拘泥於文字本身而忽略背景的解讀是沒有意義的
儒教本身從漢武帝開始
就是要創造文明中心 以滿足被招安的蠻族酋長需求
達到帝國與蠻族酋長雙贏的目的
因為原始部落都是施行部落貴族的制度
這意味著大酋長地位並不是絕對的
所以帝國給予大酋長「君君臣臣」這樣的文化洗腦工具
幫著大酋長鞏固地位 同時也綁定部落與帝國的關係
這也是唐代為何李克用與北邊的黨項人
特別擁護唐王室的原因
回到主題
朱熹本身是高地蠻族出身
故而必須要探討的是他的家庭背景
從朱熹母親被全名記載來看(皇帝母親都沒有辦法被全名記載)
這必然是一個母系掌權的高地部落
然後我們都知道 宋代到南宋以後
推廣儒教的方式
就是以男尊女卑的方法
來攏絡高地蠻族酋長
所以囉 朱熹跟著這一段的風潮
也開始「從野蠻走向文明」
然後他對於經文的理解 本身就像符號一樣
隨著他的部落發展 開始到處傳遞
所以重點並不在於朱熹個人對經文解釋的對錯
而在於繁衍與擴張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