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ram (saram)
2024-09-28 17:34:00原先,官話是官話,官話濫是官話濫.大清體制崩潰,皇帝變成戲子王公,軍閥輩出,他們用不著說官話,也說不好.現代化的場面通用語(也就是後來國語,普通話)逐漸在識字族群中開枝散葉.更有意思的是,文人普遍寫起文白相交的白話文來.這就是語言學家探討的官話濫.替代官話.有人乾脆就用"官話"一詞形容北方都會裡男人們的通用語言,如北京話.如果要認真,你所謂的北方官話區,就是講官話濫區.至於書信體,我看過台灣早期的一些名人的文章(多為雜記,信)就和中國當時文人寫的很近似.(我可以肯定中台之間語言不通)即使是受日本教育的台灣文人也能以文字與大陸人溝通.如辜政甫,林獻堂,蔣渭水...這些名人.他們一定讀過紅樓夢三國演義這些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