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鍾漢威/律師(德國)】 2014.01.08 04:11 am
近年來,台灣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優勢、為了缺乏人才的問題而頭痛,在陷入一場與經濟體
系相似的南韓的壕溝戰時,讓人看到台灣企業無論是升級轉型或是創新產品時束手無策的
窘境。奇怪的是台灣處處大學,卻沒看到人才質量有明顯提升。因為台灣人才培養失敗是
系統上錯誤,並不是個多建大學就能改變的事實。
台灣家長還是有保護過度的趨勢,子女成長與社會發展嚴重脫節。另外台灣的父母仍然對
職業選擇多數有錯誤偏見,選校不選系,上大學不上專校。醫生律師是好職業,音樂藝術
只能是興趣,賺錢是成功,為了理想嘗試是失敗。偏見由下往上傳遞,造成社會對專業學
校錯誤的價值觀。不重視孩子興趣,重視社會地位,造成「虎媽」式的變態壓力逼子女放
棄自己的選擇。台北放眼到處都是大學,但是學生沒有念書的熱情,只有應付的無奈。
國家政策的忽略更使得制度缺陷雪上加霜。考試成績好並不代表一個人能夠作為企業的人
才。實務業上的挑戰除了業務的知識外,還需要能夠面對失敗的社會經驗、與其他人合作
的溝通能力、談判的手段、處理人事問題的智慧等等,大學課本中所教的理論與實務業界
中需要的能力天壤之別。
只在圖書館、補習班和電腦前長大的低頭族,在大學畢業前除了逛街沒有和社會接觸的經
驗,不管成績再好,頭銜再漂亮,對台灣企業及經濟發展是沒有價值的。台灣國家發展的
未來不能只靠會考試的媽寶和博士生。
台灣人才培養的問題需要多方面的措施解決:一、短期內改變考試內容及教學方式,以激
發創新力為測試重心。二、中期矯正大學結構,理論教學需要實務業經驗補充,引進德國
雙軌培養方式,在大學念書同時在實務業裡做能力培養。另外資金補助專業培養,鼓勵青
年自立踏入社會。三、長期宣傳大學外職業選擇,改變封建意識形態。
教育系統改革是沒有數字的政績,卻是對國家根本最有效的投資。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4108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