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7)尊崇道家

作者: lightwish (輝願)   2016-07-21 00:24:25
網址:http://big5.zhengjian.org/node/153536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7)尊崇道家
作者: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正見網2016年07月06日】
第三節 尊崇道家
真道輔唐
唐代道家修煉得以廣泛弘揚,求道訪道者非常之多。名醫孫思邈一生以修道和行醫濟世為
務,造福世人不計其數,被後世稱為“孫真人”和“藥王”。太宗身邊不乏道家修煉真人
輔佐,如王遠知、薛頤、李淳風、袁天罡等等皆是當時名道。
唐高祖李淵尊崇道家。岐平定、王遠知等道士宣稱奉老君之旨,向其密告符命。關於老子
護佑李氏的傳說,從李淵起兵至登上皇位,一直不絕。
據《舊唐書‧高祖本紀》、《混元聖紀》和《歷代崇道記》等書記載:大業十三年(617
年),李淵與隋武牙郎將宋老生交戰於霍邑,適“會霖雨積旬,愧運不給”,就在此時,
忽有霍山神稱奉太上老君命來告訴李淵“必得天下”,並且“八月雨止,路出霍邑東南,
吾當濟師”。這樣,到“八月辛巳,高祖引師趨霍邑,斬宋老生,平霍邑”。
《混元聖記》亦稱,李淵“大業十三年丁丑,老君降於終南山,語山人李淳風曰:唐公當
受天命。”李淵取得帝位後,據《唐會要‧尊崇道教》載,“武德三年(620年)五月,
晉州人吉善行於羊角山,見一老叟,乘白馬朱鬣,儀容甚偉,曰:‘謂吾語唐天子,吾汝
祖也。今年平賊後,子孫享國千歲。’”李淵聽後,即在羊角山建老君廟,將其作為自己
祖先加以祭祀,又將浮山縣改為神山縣,羊角山改為龍角山,並多次親至老子祠拜謁以示
崇敬,確認和老子一脈相承之血緣關係。
唐高祖李淵所定奉道家為皇家宗教之崇道政策,亦為太宗繼承。
太宗尚未登基之前,就與道士們有密切交往。當時,以法琳為首之佛教徒擁護李建成,而
以王遠知為首之道教徒卻擁護太宗。王遠知,是隋唐時期揚州人。其母親在白天睡覺時,
夢見靈鳳集其身上,於是有孕,有僧人曾告訴其父說,兒子出生後將是大方士。王遠知自
幼機警聰明,博學多才,拜明師求學修道,名重朝野。隋煬帝當晉王時,在揚州召見王遠
知,王遠知頭髮一會兒變白,一會兒變黑,讓人驚異。隋煬帝登基後,向他行弟子禮,向
他詢問有關神仙之事。隋煬帝要去揚州時,王遠知告訴他不宜遠離京城,隋煬帝沒有聽從
,結果在揚州被部下發動兵變縊殺。
唐高祖李淵還未顯達時,王遠知便將天命暗暗透露與他。武德四年(621年),太宗進駐
洛陽期間,專程去拜訪洛陽玉清觀住持王遠知。當時,太宗和房玄齡著平民服裝拜訪王遠
知,王遠知先前並不認識這二人,迎接他們說:“此中有聖人,得非秦王乎?”太宗大吃
一驚,這位高人果然名不虛傳,於是以實相告。王遠知說:“即將做太平天子之人,一定
要好自珍重。”太宗登帝位後,繼續崇道政策,對王遠知器重非常,想委以重任,只是在
王遠知力辭之下而作罷。《舊唐書‧王遠知傳》載:“太宗登極,將加重位,固請歸山。
至貞觀九年(635年),敕潤州於茅山置太受觀,並度道士二十七人。”又降璽書稱王遠
知“操履夷簡,德業沖粹,摒棄塵雜,棲志虛玄”。
直到貞觀九1年(635年),當王遠知預言早已變成現實,而一切都已成為往事,太宗依然
懷念王遠知。他為此公開頒布了一道詔書,盡顯對這位世外高人懷念之情。詔書中說:“
朕昔在藩朝,早獲問道,眷言風範,無忘寤寐。”(《舊唐書‧王遠知傳》)
滑州道士薛頤,亦向太宗密告符命,謂:“德星守秦分,王當有天下,願王自愛。”對薛
頤,太宗在登極之前即授太史丞,累遷太史令。貞觀(627一649年)中,薛頤上表請為道
士,太宗為其“置紫府觀於九嵕山,拜頤中大夫,行紫府觀主事。又敕於觀中建一清台,
候玄象,有災祥薄蝕謫見等事,隨狀聞奏。”(《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列傳第一百四
十一》)
太宗於貞觀六年(632年),命修太上老君廟於亳州。(《混元聖記》卷八)太宗並親自
主持參與《道德經》研究與弘揚。貞觀十三年(639年),太宗詔國子祭酒孔穎達,沙門
慧凈、道士蔡晃入弘文殿談論儒、釋、道三教。貞觀十六年(642年),高麗遣使來唐學
道教,太宗命道士敘達等八人前往講授道教經義。(《三國史記‧高句麗本記》)
和西域諸國交往中,有伽沒路國。王玄策至此國,其國王遣使貢獻奇珍異物及地圖,並請
中國老子像及《道德經》。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太宗下令玄奘和道士成玄英將《道
德經》翻譯為梵文,由王玄策將老子《道德經》傳入西域諸國(今印度)。(《舊唐書‧
西戎》)
唐書載“道”
太宗命魏徵等人撰寫的《隋書‧經籍志》中關於道家的記載,如“道經者,雲有元始天尊
,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所以說天地淪壞,劫數終盡,略與
佛經同。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窮桑之野,授以
秘道,謂之開劫度人。然其開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龍漢、開皇,是其年號。其
間相去經四十一億萬載。所度皆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
帝及諸仙官,轉共承受,世人莫之豫也。所說之經,亦稟元一之氣,自然而有,非所造為
,亦與天尊常在不滅。天地不壞,則蘊而莫傳,劫運若開,其文自見。凡八字,盡道體之
奧,謂之天書。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輝照耀,驚心眩目,雖諸天仙,不能省視。天尊
之開劫也,乃命天真皇人,改囀天音而辯析之。自天真以下,至於諸仙,輾轉節級,以次
相授。諸仙得之,始授世人。然以天尊經歷年載,始一開劫,受法之人,得而寶秘,亦有
年限,方始傳授。上品則年久,下品則年近。故今授道者,經四十九年,始得授人。推其
大旨,蓋亦歸於仁愛清靜,積而修習,漸致長生,自然神化,或白日登仙,與道合體。其
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菉》,次受《三洞菉》,次受《洞玄菉》,次受《上清菉》。菉
皆素書,紀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諸符,錯在其間,文章詭怪,世所不識。受
者必先潔齋,然後繼金環一,並諸贄幣,以見於師。師受其贄,以菉授之,仍剖金環,各
持其半,雲以為約。弟子得菉,緘而佩之。”(《隋書》卷三十五《經第三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