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投等債A級和BBB級在實際波動上差在哪?

作者: Naastik (Naastik)   2023-03-14 23:09:45
最近正好有看到一個相關的統計,給大家參考。
2008金融海嘯時的債券違約率
A級:0.22%
BBB級:0.55%
BB級:0.75%
B級:11.03%
不入流各種C級:49.46%
COVID大流行時的債券違約率
BBB級以上:0%
BB級:1%
B級:3.52%
不入流的各種C級:47.48%
=======================
看到這個統計,我還挺意外的。
原本以為BBB和A的差距應該極大,沒想到在COVID時期BBB和A級一樣,沒有任何違約。
這或許可以用FED快速的啟動無限印鈔機來解釋。
但就算在2008的金融海嘯,BBB級的違約率也不過0.55%,甚至垃圾BB級的違約率也不過0.75%。
而一旦到了C級,就完全是另一個世界了,違約率立刻暴增到接近50%!相當可怕!
作者: seanidiot (idiot)   2023-03-14 23:13:00
評等機構只能鑑別一般生和壞學生,但對於一般生以上的鑑別度不高?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4 23:15:00
這也是到目前 之所以墮落天使債bb級的投資報酬率 是所有債券中表現最好的因為債券的報酬率就是建立在 債息跟 違約率的那個平衡點上反觀股票不是,股票是要很有future 的股票 報酬率才高
作者: wju1230   2023-03-14 23:25:00
除非迅速惡化 不然會先被降評 等爛到違約就已是爛評等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4 23:26:00
所以才要先看產業別跟護城河 通常銀行就是沒事都很好一暴雷就直接炸 這種就不會是長債好標的不然就是變化大 高競爭 快節奏的科技業 通常也不是長債的好標的
作者: ffaarr (遠)   2023-03-14 23:59:00
問題在於BBB級的大多在違約之前,會先掉到BB級。BB級違約之前也大多會先掉到B,所以看起來直接違約率不高
作者: sanfan   2023-03-15 00:07:00
之前看過這類統計會有時間線的 從違約回推某期間內的評等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03-15 00:08:00
話說,2002年BBB的default rate是1.02%。https://i.imgur.com/EnGFsLD.png 只看一開始評級的話,BBB累積違約率是7.1%,A則只有3.2%。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5 00:27:00
BBB級主要就是死在BBB-的債券上 所以我才避開BBB-的債券排除BBB-的話 只看BBB跟BBB+的話 跟A的差距就很近了累積為約率大蓋有一半多一點是BBB-的債券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03-15 00:32:00
且不提違約率,如果你買的直債從BBB被降到BB,你是賣還不賣?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5 00:34:00
我會看原因阿 是大環境 景氣循環造成 還是公司競爭力有問題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03-15 00:35:00
2021年為例,BBB有6%被降級到 BB、B或NR。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5 00:37:00
但原則上就一直抱到底了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03-15 00:37:00
賣,現賠價差跟spread。不賣,真的 default,奈何?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5 00:39:00
所以基本上 我不太買科技業 跟 銀行發的債券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03-15 00:40:00
BBB也許違約率不高。但從BBB被降級的,條件機率高很多。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5 00:42:00
像我之前有買Intel的公司債 但我最近研究intel發的2023展望 我發現intel的財務狀況 掉蠻多 所以我趁這幾天評價還沒掉的時候 然後這陣子債券價格上升的時候 以最小的代價把上個月買的Intel公司債賣掉了 換了公用事業的公司債我預判今年Intel大概率 eps要賠-1~-2元 這獲益掉很多已經超過我能容忍的極限了 剛好現在時機不錯就換掉就是今天賣掉的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3-03-15 01:06:00
冰律大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是有人已經提早知道Intel的財務狀況了?所以你突然發現Intel債券好像不錯的時候 其實是因為...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5 01:17:00
對我而言沒差 因為我買的時候 是已經掉價了intel債券所以我賣的時候 也是差不多價位賣出eps要賠-1~-2元 只是我的預判 但至少我可以趁著幾乎無損轉到其他的債券的機會 就趁機把握一下 就只是這樣就剛好搭上 這幾天債券狂漲的順風車當初看評等A就沒有看未來展望 只有看過去的財報 但後來越想越不對 就只好換 因為我是做超長期的投資只能謹慎再謹慎 這也是未來要再小心注意的地方就是要避開科技業阿總之 我本來就買的很散 intel也只有買一萬美金 佔整體資產比例很小
作者: poowoo (噗)   2023-03-15 01:47:00
在違約前就被降評,你當然看不到那個評等違約但不代表現在買的A,未來不會變成C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5 02:02:00
如果這件事有這麼可怕,講的好像一副這樣投資債券就會虧爆,那些買垃圾債的etf的長期績效早就賠的一屁股了更何況 你買市值型的股票etf,更是持有那些垃圾級的公司一大堆,那你怎麼敢繼續持有大盤型etf 豈不自相矛盾再言 長天氣的公司債etf 如果vclt也是持有一堆30年以上的長債 持有到 到期前10年才賣出,實際上vclt的績效大致算穩定,也沒有虧爆阿當然那種重壓少數幾隻公司債是高風險的投資法, 我是不贊成然後就是從存股族的經驗可以借鑒的是,這種方法 就是要盡量往不會倒的那種公司買,以上的統計表是用所有公司發的公司債的平均值的結果如果你有走過存股族的哲學 你大概可以知道要存長債的投資法 只能買那些公司的債券
作者: Tigerman001 (I am No. 1)   2023-03-15 02:55:00
我記得之前不是就跟你說不看好intel,你還跟我爭
作者: pooiuty   2023-03-15 07:02:00
冰律大雖然是買直債,但他買的公司很多,其實就等於是自組ETF了,而且還可以自己篩選風險低的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03-15 07:37:00
話說,VCLT只要被降級就會賣掉。但降級後的債券要賣掉,ETF能拿到的報價跟散戶能拿到的報價,或許會差很多。
作者: dabih (白鯨一隻~)   2023-03-15 08:16:00
covid時期 有 PMCCF 和 SMCCF 上限750B 所以數據會這樣吧?
作者: Naastik (Naastik)   2023-03-15 10:32:00
VCLT現在殖利率有4%多,雖要預扣30%股息稅率,但退稅比例有80%以上,所以實際的股息稅率大約5-6%而已。投資級的話其實也不太需要買直債,買VCLT的殖利率只差一點,但風險大為降低,而且又省事。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5 10:42:00
要講風險的 VCLT裡面 還包含 我賣掉的intel 還有很多bbb-的債券 包含財報賠錢的 如波因 而我買直債可以預先審核先替除這些風險相對比較高的如果你買的很分散像我一樣到50隻以上+有事先過濾這樣的風險比VCLT小吧 而且殖利率也比VCLT高如果債券是忽然倒閉的那種 那麼你買ETF 中了 還是會損阿又不是ETF裡面的債券 就不會中雷違約 還是有機率會阿+如果很怕違約的話 你也可以學VCLT的策略 只要手中的持債降到垃圾級之後超過半年 或一年還沒升回來 你就可以學VCLT換成別隻債券這樣我的話 如果是景氣循環影響這種的 基本上就會繼續抱如果是公司本身的長期競爭力出問題 我可能就會賣但原則上債券從投資級掉到垃圾級的價格會差很多 所以你可以考慮用掉到BBB-就賣掉的策略 因為我是不買BBB-的債券就看你但總之沒有完美的策略 各有各的優缺點
作者: Naastik (Naastik)   2023-03-15 11:16:00
問題是,我很懷疑一般人有能力去追蹤50檔債券或公司的信評/季報/財務狀況嗎?這種人大概是千中選一 XD
作者: Tigerman001 (I am No. 1)   2023-03-15 11:18:00
我看要買50種公司債也不是一般人辦得到的,因為公司債買的張數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有感的價差,所以沒個幾千萬。應該不用自己幫自己找麻煩
作者: sanfan   2023-03-15 11:20:00
要說追蹤個別公司的能力 買股票不也一樣問題嗎還不是那麼多人在買個股 風險比債券更大公司債違約了那股票也是壁紙 買股票就不怕?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3-03-15 11:43:00
樓上 有一點不同是 債券的清償順位高 就算公司倒了公司的資產清算 基本上還有機會拿一些錢回來股票基本上公司倒了就是壁紙不用每天盯阿 一年或半年 檢查一次就可以了存股族也不是每天在盯財報的阿 而且只有一開始找標的時候累 之後就是抓重點看就好不用一直盯細項阿 又不是買股票 只是確認公司的營收是否穩定 沒有暴雷 確認公司還是你之前認知的那家就好如果只用最簡單 只看信評的狀況的話 那不是很快嗎查一下就知道了 等於過濾的事 丟給信評公司去做了你只是看結果而已
作者: apple960164 (30CM不含頭)   2023-03-19 07:24:00
同老虎大,之前我也覺得intel在未來發展真的堪憂,但icelaw還是認為殖利率高而且伺服器需求仍然大,結果沒想到已經賣掉了…還好被你賽到沒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