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PublicIssue 看板 #1JfPNNn_ ]
作者: forevergood (PTT黨~黨工) 站內: PublicIssue
標題: [討論] 教改最終的意義
時間: Sat Jun 21 22:25:25 2014
曾經是基層教育從業人員的我,
也參與教改、寫過教育專刊,
並受過優良教育人員表揚,
我想我來談教改或許比版上99.9%的人還適合。
不敢說我懂得很多?
但是我要讓你們知道,未來在下一個教改20年後,
什麼樣的教育文化會是台灣主流。
回顧教改20年,當初國內有一群從美國歸國的人提倡教改,其中最著名的是李遠哲,提
倡已能力取代學歷的思維,不要只注重在死知識專研,而是去了解活用,這完全是美式
教育思維,一個重視實驗、體認的教育學習。與此同時,還有一位已故的教育部長附和
並認同此論調。
在那時孕醞這種教育思維的學校誕生《新竹實驗中學》,這是一所講求實驗探索,講求
認知學習的學校,這個學校的教學是沒有教材的(也不是說沒有,部分是用妨間教材,
部分是教師自編),它是採用類似大學模式的上課思維,體認的方式。不僅如此,學校
還設有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Appling Program),也就是所謂〈國際課程〉,採用大
學師資在高中端作教學。
回顧新竹實驗中學草創之初的招生窘境,大家還是迷戀老省中(建中、北一、竹中、竹女
),到現在擠破頭的爆炸發展,可說是相當成功案例,爾後因新竹實中辦學的優異鼓舞,
南科實中、中科實中又陸續設立,不僅如此,一堆私立學校也仿效《新竹實驗中學》的
教學理念孕醞而生。可說台灣教改這20年來,實驗中學可說是台灣教改當中,少數幾個
成功案例,也成為現在台灣教改發展的主流。
回顧過往滿分700的聯考年代,那是老師打的兇、罵的兇,還有許多奇奇怪怪的處罰方式
,但是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就是為了我們的成績和升學,但也造成一種扭曲和病態人
格出現,比如說:老師常常會在意自己班上學生成績,跟別班的學生成績做比較,不管
是良性還是惡性,都造成學生扭曲人格發展,變得對於成績非常在意,甚至會忽略其它
發展;同學間,有時為成績和排名而勾心鬥角、斤斤計較,這樣的教育是好的嗎?
有重視多元學習?均衡發展嗎?人格是不是也扭曲了!
還記得我國中老師曾經教過幾屆聯考榜首,讓她成為別人口中的好老師,而她的教育方
式就是打罵、逼迫,一分打一下,還有一堆罰寫。甚至為培養學生汲汲營營的精神,在
班級經營上,她選擇讓學生為成績勾心鬥角、差異化認同模式,讓學生因在意分數高低
和排名,而互相不信任,有時為爭奪成績高低而彼此不信任,扭曲常人發展人格。
同樣當時的教改,為了紓解學生升學壓力,竟重覆日本教改曾經失敗的經驗,廣設高中
和大學,結果導致社會價值觀更扭曲,更加功利主義,甚至到後來人人有大學念,也不
加思索讀大學的意義,變成洗學歷的跳板,很快文憑貶值,並且也造成一堆學生有僥倖
心態,不在專注在學問的扎實。在放大去看,人人有大學文憑也造成我國產業發展供需
失衡,一堆低階技術人才流失,高階技術人才過剩,讓一堆工作等不到人,也讓一堆人
失業,但是為何會造成的?制度嗎?心態?價值?
所以我們要反問,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一個學問製造機、補習所、還是人才培訓中心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全人化的教育思維,這是一個最完美教育體制的實現,唯有如此,
這種功利主義心態、產業發展供需失衡、病態人格的教育養成才能消失。
要說全人化教育,那就期待下一次我為大家做解說,我會再告訴大家會考的設計和意
義是什麼?請大家期待,後續更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