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請寫出完整媒體來源!例如中國時報、TVBS等,沒寫者一率刪除。
BBC中文網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a.(該新聞是否超過三天?搜尋一下有沒有OP?)
b.(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劣退,貼廣告會被劣喔!)
台灣綠營學者將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座談
陳志芬
BBC中文網記者
更新時間 2014年6月2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6:37
張志軍訪台行程,早上參觀汐止厚德里活動中心。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率團訪台展開第二天行程,除了與剛宣佈競選連任的國民黨籍新北
市長朱立倫會面外,晚上將與十名台灣學者舉行閉門座談,綠營學者在受邀之列。
雖然其中九人被視為藍營或親藍營人士,但也有一位學者來自綠營,他是民進黨前中國事
務部主任、現任清雲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賴建發。
顏建發是台灣東海大學社會學碩士、博士,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後研究,曾任民進黨
中央黨部政策會執行長,中國事務部主任等,陳水扁執政時代出任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
主任委員。
至於另外九名受邀與張志軍座談的台灣學者包括:90多歲高齡的退輔會前主委、新同盟會
會長許歷農、淡江教授王高成,世新教授王曉波,統盟執行委員紀欣,台大教授包宗和,
政大教授朱新民,淡江教授林金源,師大教授範世平,淡江副教授楊景堯。
據相關人士透露,受邀的學者名單原先由大陸國台辦擬定,以泛藍學者為主,有台灣學者
建議陸委會方面考慮邀請綠營學者,讓張志軍多理解台灣不同的聲音。最後張志軍抵台後
, 雙方同意,陸委會最後公布學者名單。
台灣陸委會方面已經安排座談會將以比較輕鬆的方式進行,同時已經跟大陸國台辦溝通過
,指受邀的學者專家有綠營的學者,張志軍對此表示理解。
聽不同聲音
綠營的顏建發近期曾經表示,「太陽花學運」對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都有影響,學生運動
表面上是「反服貿」,深層因素則是擔心「中國因素」對台灣的衝擊,隱然存在「反中」
情緒。
對於民進黨的角色,顏建發認為,民進黨已進入體制內運作,就民主政治運作而言,政黨
的角色不能被模糊,政黨想要執政就不能過於激進。
另外,93歲的許歷農是一位退役陸軍二級上將,曾經擔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後來因為
不滿李登輝而與趙少康退出國民黨並另創新黨,近年來則致力於促進兩岸交流,並擔任促
進兩岸統一的新同盟會會長。
至於世新大學兼任教授王曉波本身是研究中國哲學的專家,但近年來專注於研究兩岸關係
。其家庭背景也與中共有淵源。其母親章曼麗曾經是中共台灣工作委員會成員,在1953年
因蔡孝幹「共諜案」被捕並遭處決,王曉波的父親也因此案被判7年監禁。
王曉波本人在七十年代也曾經因為支持「保釣」運動被台灣警備總部逮捕,雖然後來獲釋
,但也因此失去了在台大的教職。
今年一月,台灣教育部修改歷史課綱曾被民進黨批評為要「矮化台灣」,而這一項目的主
要負責人正是王曉波。
另一位藍營經濟學者林金源,上月出席一個關於台灣競爭力論壇提出過,台灣應該思考綠
營台獨與藍營獨台之外的第三條路。
他指出藍營在政治上拒絕統一,經濟上提倡交流。這是自我矛盾又缺乏說服力的方向,難
怪藍綠版圖此消彼長,因此藍營的困境也是台灣的困境。
張志軍這次訪台,林金源認為,對兩岸是意義不一。大陸而言,張志軍訪台目的是延續交
流、釋出善意、防止台獨。
對台灣而言,執政黨基於現實利益考慮,希望透過交流提升台灣經濟發展。統派則是希望
透過交流,化解兩岸對立。台獨派根本不歡迎張志軍來台,寧可付出經濟發展停滯的代價
也在所不惜。
張志軍此次以官方身份訪台,不乏與綠營人士交流的機會,其中包括將在高雄會晤民進黨
籍市長陳菊,而大陸對民進黨及台灣其他綠營黨派的政策是否有新動向也成為關注焦點。
(責編:蕭爾)
3.新聞連結:
(超過一行或有中文網址請縮個網址! 板規內文有提供縮網址網站)←看完可刪除此行
http://ppt.cc/sR3D
4.備註: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劣文"請注意")
BBC下去領2000 標題殺人 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