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中央社
中韓FTA 台產品恐節節敗退
發稿時間:2014/07/13 09:57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3日電)中韓FTA預估年底達陣,台灣輸陸工業產品恐節節敗退
,經濟部雖喊出貨貿協議「一定要談得比韓國好」的目標,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仍躺在立
院,要縮短影響程度,恐難如登天。
經濟部工業局統計,2013年台灣輸往大陸的工業產品共1563億美元,如中韓自由貿易協定
(FTA)年底簽署並生效,推估台灣在大陸市場中,會有24.7%、386億美元,包含鋼鐵、
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工業產品商機,因關稅及與韓國產品重疊性高
,將面臨比較嚴重的影響及威脅。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表示,以大陸市場的市佔率觀察,工具機(韓5.75%,台9.5%)、面板
(韓36%,台31%)、紡織(韓7.3%,台6.4%)等,台韓都在伯仲之間,加上這些產品大陸
的關稅都是5%起跳,一旦中韓FTA拍板生效,台灣每年輸陸約31.6至84.2億美元工業訂單
,可能被韓國搶走。
值得注意的是,據日本貿易振興會(JETRO)估計,中韓FTA生效後,日產品遭取代金額約
53億美元;原先日企競爭投資台灣,視為擺脫日本國內困境和通向中國大陸市場潛在橋梁
的「紅利」,也可能因此生變。
杜紫軍坦言,已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遲未生效,會使得陸方在貨貿談判「遲疑」,擔
心是否重蹈服貿覆轍,加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院也還未定案,就算經濟部希望將貨貿和
中韓FTA的生效期程拉得「愈短愈好」,還是會受到實質的困難。
他說,原先預計服貿協議去年6月簽署後,貨貿同年下半年談完,並經立法院通過,自今
年1月1日起開始降稅,貨貿可望較陸韓FTA提前1年至1年半生效,「這是最好的狀況」。
不過,隨著服貿卡關,影響貨貿談判進度,經濟部開始調整貨貿談判策略,目標是絕對不
能輸給韓國,一定要談得比韓國好。
至於台灣憑什麼可以比韓國拿到更好的條件?杜紫軍指出,國際談判就是交換,台灣的問
題是籌碼不多,談判人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質經濟效益仍是台灣考慮重點。
另外,他指出,台灣和大陸的產業鏈關係密切度優於韓國,台灣輸往大陸的貨品多數是零
組件,如給予台灣較好的關稅條件,等於是間接幫陸企降低成本,支援大陸產業發展,這
也是可以著墨的談判空間。1030713
3.新聞連結: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407130040-1.aspx
4.備註:
原先可以比韓國快一年,搞到現在變成平手
台灣人真的是死好
沒受到教訓都不知道現實殘酷,寧可在toyota上裝快樂也不要au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