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2015-10-20 18:23:47※ 引述《Yui5 (唯控)》之銘言:
: ※ 引述《rpg (rpg)》之銘言:
: : 之前把人關在裡面,每個人沒有消費10000元不准出來
: 跑去26的新浪網找相關消息,
: 底下香港人的回文:
:
: 笨貓HK[香港]
: 事實是:內地二男女團友(男5女均53歲)因購物及吸煙問題與內地女導遊(32歲)
: 爭執拉扯,由店內拉拉扯扯打到店門口,男的貌似病發忽然暈倒在地,送院後不治
: 身亡。似乎並無香港人參與打鬥。
:
: 禁煙區吸煙,被制止後先動手然後病發倒地,
: 426不意外?又找到一個八卦
:
: 用户c8h56pxu0x[香港]
: 大陸團友在深圳報大陸團300元人民幣香港3天遊,大陸旅行團夠黑了吧?大陸團友夠
: 貪心了吧?不購物,還在禁煙區抽煙,然後被內地女導遊指責,3個大陸人在香港打
: 架,你們丟人還丟得不夠嗎?還反過來罵香港人?繼續把無恥進行到底吧!
:
是的, 事實就大概這樣.
其實香港和臺灣很像, 制度和政策本身就不負責任, 粗放式的開放巨量的顧客, 結
果產生了一大堆這種用賠錢的團費, 去迫你高額消費的, 帶詐騙性質的旅行團. 以
中國大陸的宰旅客的方式, 在香港坑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消費, 然後弄出一大堆爭
執, 旅客們來到消費了, 錢都落在那些人口袋裡, 然後帶著被騙的怨憤回去.
這種香港沒得到利益, 卻使旅客受害的, 然後再透過不正當的方式, 以黑店的方式
謀取暴利的所謂旅遊業, 就是令香港開到到處都是珠寶店, 以及藥房的理由.
我那些當出入境人員或海關的朋友, 很早就已經說, 這種不負責任的政策必然會出
事, 他的受益者是一群既得利益者, 資產擁有者, 他們可以從這種暴利中, 提高租
金和資產增值. 反而使香港的產業進一步萎縮.
很多香港的店子, 都不是因為生意不好而倒掉, 而是因為生意太好, 引致業主認為
該地值得大幅加租, 把店子趕走, 就改做這樣的生意. 這種做得好的東西反而要被
殺雞取卵, 根本已去到病態. 光是擁有物業, 就能夠取得天價的租金收入, 比你做
甚麼工作都要好. 相對而言, 社區的機能卻不斷的萎縮, 連回收場都會變成珠寶店
, 只要有那些刻意把人帶去的旅行團, 再奇怪的偏辟的住宅區, 都可以變成賣奢侈
品的地方.
過度壓迫的工作令服務員過度疲勞. 香港的食店很多都直接開 24 小時, 而且香港
的最低工資和臺灣是差不多的, 大家都知道臺灣的生活成本比較低, 那你想想如果
香港最低工資和臺灣差不多, 那些人是過怎樣的生活. 所以他們的態度越見惡劣.
就算被人碟子用摔的, 我也感到不爽(有時我是連吃的心情也沒有了), 但我理性知
道這些服務員不是得利者, 他們也經常被人發洩(特別是「有錢就大爺」的那些人)
, 得利是從這些惡劣的薪金和高昂的租金中, 坐著領取巨額收入的業主們. 只要你
擁有一個店子, 你的收入就是別人辛苦工作薪金一個月的十倍百倍. 那些態度惡劣
的服務生, 回家可能就只是在睡一個臺灣廁所大小的地方, 明天起床再為交租而努
力.
這樣的制度和政策, 實際上沒有有利經濟, 上層的收入有進無出, 積蓄大量的財富
的他們, 也不會想要消費回流中下流. 他們要不是把錢拿到外國奢侈地花, 就是想
要兼併更多的物業, 因為這太好賺, 反而令迫遷, 收樓的行為變得更凶殘和激進.
這些錢沒有令大家的生活變好, 只是令大家的生活更不像人, 也令更多有錢的二世
祖, 少爺, 莫名其妙就有巨大收入, 而活在一個與其他香港人更隔離的夢幻世界.
正如我那些朋友預言, 早晚不是香港人打死大陸人, 就是大陸人在香港打死香港人
, 因為這樣的制度和利益結構下, 根本服務和消費的都是受害者. 然後引致更大的
衝突.
這次真的爆出這樣的事情, 行凶和受害雙方, 都不是香港人. 這樣至少不會被兩地
的衝突含糊了視線, 當然, 自然會有人看到香港就直接覺得是香港人打死大陸人,
老實說也不用跟他們辯解, 尷尬的也不過是說的人自己.
一味說這種政策就有利「經濟」的人, 我看他們根本就不懂經濟, 這種單向的流動
, 實際上並沒有刺激經濟, 這些並不是正常的旅遊業, 他不是建立在對異地風情文
化的欣賞, 和令消費者感到愉快上. 反而是建立在惡劣的行程, 居住環境以及強迫
消費上, 旅客只會感到反感, 被騙和厭惡. 服務者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不僅沒有改善
, 倒轉過來還在惡化.
結果就是令香港人和大陸人互相討厭.
我想臺灣如果發生這情況, 也是差不多的結果.
因為這種利益架構是一種雙重壓搾.
商業原本就應該建立在雙方滿意的互惠上,
這個生意卻是建立在誘騙和強迫上.
根本就是邪魔歪道.
而從中搾取了的利益, 也無助地方的發展, 只是強化了資產的集中, 最終反而使產
業萎縮和階級更難流動---當然那些可以坐著甚麼都不做, 收入就能從此不斷增
加的人, 他們不會懂, 也不想懂.
當然就算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那些得益者還是不肯承認, 這種不負責的粗放, 不是
振興經濟的方法, 他們還是會繼續顧左右而言他, 把責任推去任何人身上, 都不會
放在政策觀念的短視與錯誤上.
這世界哪有比只要坐著就可以數鈔票這麼輕鬆快樂的事情? 真的是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