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辦展扭轉大眾迷思 愛滋與一般慢性病無異

作者: ken0619 (ken)   2018-02-13 12:47:27
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
華視
辦展扭轉大眾迷思 愛滋與一般慢性病無異
「你怎麼會得愛滋啊?你是不是不道德?」除了刻板印象帶來的誤解,具備專業知識的醫療人員,也可能因懼怕而將愛滋感染者區隔在診間之外。愛滋權益促進會舉辦「『+』味人生 愛滋權促會20週年故事展」,希望能進一步與大眾對話,化解因缺少認識而產生的傷害。
社會大眾對感染者的恐懼造成愛滋污名化,使社會充滿「假友善、真歧視」的氛圍。攝影/潘曉山
愛滋病患者身上的污名化標籤
「我去看牙齒的時候,每次都被排在最後一號,診椅、用具都會用保鮮膜包起來。」愛滋感染者Erick苦笑的說。即便Erick定期服藥,身體內的病毒量幾乎為零不具傳染力,專業的醫療人員仍將Erick看作一個「未知的危險生物」。
感受到社會對愛滋的恐慌,Erick跟著愛滋權促會走進校園,和學生討論相關議題。他發現許多大學生擁有「同志才有可能得愛滋」、「性生活很亂才會得愛滋」的迷思,認定自己終身不可能成為感染者。事實上,不安全性行為才是性愛過程中導致愛滋感染的原因,「這是不分性向的,但異性戀通常沒有這種自覺。」而許多愛滋患者更是在一對一的性關係中受感染。
Erick親切地解釋,愛滋病不像社會大眾想像的那麼容易傳染,且是可以用藥物穩定的慢性病。 攝影/潘曉山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包含共用針頭、母子垂直感染、血液感染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所造成的大量體液交換。
「+味人生」策展人范順淵說,大眾習慣將「性」作為對愛滋患者的指責,「性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美好的事情,每個人的需求也不一樣。」若人們對性感到羞恥,選擇避而不談,或以負面角度解讀,只會阻礙性知識的傳遞,無助於減少愛滋。
能夠以藥物穩定控制的愛滋病,和B型肝炎同屬體液傳染的慢性病。在醫療技術的進步下,定期服藥並於六個月內檢測不出病毒量,感染者就不具傳染力,可以共用餐具、進行安全性行為。若感染者的性伴侶還是擔心感染問題,近年來國際倡導的Prep藥物,於性行為前服用能將感染機率再壓低。
醫護人員與愛滋患者間的矛盾
現今法律規定,見血的醫療過程中,愛滋感染者必須主動向醫護人員告知病情。雖然感冒、喉嚨痛不在規定範圍內,但某次Erick因感冒看診時,仍主動告知愛滋感染者的身份。醫師愣了幾秒鐘,手上那支用來壓舌以便觀察喉嚨狀況的木棒,在離口腔30公分的位置作勢比劃了一下就開藥處理。即便告知自己是已服藥控制的感染者,醫療人員仍因恐懼而做了不適當的診治。
感染者也會面臨醫療單位以不合理的理由婉拒治療,或是提出過度的防護要求。權促會辦公室主任葉伽語舉例,「曾有感染者到復健科復健,被要求戴上手套,任何一寸皮膚都不能接觸到復健器材。」
葉珈語說,愛滋病毒其實很脆弱,離開宿主後暴露於空氣中超出30秒,就會完全死亡。若是見血的醫療過程,醫護人員按照一般程序的清潔和消毒即可,時常接觸重大傷患的院所則依循院內感控流程。
愛滋權促會除了服務感染者,協助解決權益受損、生活和醫療問題,也提供社會大眾諮詢管道。針對不合時宜的政策進行監督和倡導,促成法令修改,保障感染者的權益。醫療方面,也到醫療院所、相關科系,與醫療從業人員討論醫療現場遇到的愛滋相關問題,希望逐漸形成友善愛滋患者的醫療環境。
辦展說故事 解開大眾對愛滋的誤解
「同樣是血液傳染的B型肝炎,我們會說乖乖吃藥就好了;希望未來大眾對愛滋也能是同樣的態度。」Eric希望透過學校教育,分享正確的愛滋知識和衛教觀念,慢慢改變社會對愛滋的態度。
愛滋權促會舉辦「+」味人生20週年故事展,翻轉社會大眾對於愛滋病感染者的偏見。攝影/潘曉山
愛滋權促會舉辦「『+』味人生 愛滋權促會20週年故事展」,首次以展覽形式與一般民眾接觸和對話。展場以感染者故事為主軸,搭配訪談影音、遊戲、導覽解說、謠言釋疑整理等方式,讓觀展民眾對愛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策展人范順淵說,有位路過展覽的婦人,「她發現是講愛滋的展覽,全身發抖,說好可怕!好可怕!」在范順淵的耐心對談下,婦人才慢慢認知到,過去所聞的愛滋感染事件只是經過加油添醋的誇大謠言。
令范順淵驚喜的是,有不少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逛展。導覽時,更有家長叮嚀孩子,「這些愛滋的事情很重要,你們要認真聽。」這正是愛滋權促會所期待和努力的方向:現今社會對愛滋的態度難有大幅改變,但可以從下一代的教育扎實做起。
正如葉珈語所強調的,「感染者需要的是大眾公平的接受,不用去同情,也不用以特別機制對待;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
策展人范順淵認為展覽以對話的方式,能讓每個看展的人對愛滋的相關知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攝影/潘曉山
採訪側記
十多年來的教育,學校用愛滋患者軀體潰爛的照片,來告誡孩子不要嘗試吸毒、不要危險性交,卻很少提及愛滋本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可見「用什麼方式帶孩子認識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原本以為很少人會關注愛滋,也相信許多家庭會視這樣的議題為「敏感議題」,但隨著父母帶著孩子到訪,人潮擠滿了剝皮寮小小的展間,也替愛滋議題重新注進希望。
http://news.cts.com.tw/vita/campus/201802/201802121913458.html#.WoJtUkF-XYU
作者: LFD (壞掉的LED)   2017-02-13 12:47:00
op
作者: jamesyu545   2017-02-13 12:47:00
五樓中了 ADSL
作者: kent (老肥宅)   2017-02-13 12:47:00
慢性病會傳染嗎
作者: impact999 (塵埃)   2018-02-13 12:48:00
現代黑死病 OK?
作者: bmchaos   2018-02-13 12:48:00
甲甲噁到靠北
作者: kyoiori100 (凱子)   2018-02-13 12:48:00
甲味人生 嘔嘔嘔嘔嘔
作者: zxcvbbb ( )   2018-02-13 12:49:00
除了輸血跟垂直感染 哪一個不是亂來得愛滋的?
作者: hosen (didi)   2018-02-13 12:51:00
沒藥醫的傳染病好嗎還是性病,比淋病,梅毒還丟臉
作者: GPX2020 (ㄒㄒ)   2018-02-13 12:54:00
保鮮膜?? 希望牙醫拒收甲甲 我才不要跟甲甲看同一家
作者: ziggyzzz (觸手與蘿莉阿斯)   2018-02-13 12:58:00
噁心展
作者: pokyhoyo (POPO)   2018-02-13 12:59:00
原來只是慢性病嚇我一跳...下次有雜交趴就去參加~
作者: Bobcat (工兵之友)   2018-02-13 13:00:00
連醫護人員這種醫專業人士都這麼怕了 還說什麼小感冒喔可惜沒辦法酸醫生不讀書齁
作者: SoFanCy (fancy)   2018-02-13 13:02:00
幹,甲甲都去死一死
作者: Bobcat (工兵之友)   2018-02-13 13:05:00
想到昨天的新聞 還想把女同性戀拖下水 結果被回答 國內尚無女女性交得愛滋的案例
作者: jengjye (建)   2018-02-13 13:05:00
病毒會死亡耶...
作者: scott0002 (sc)   2018-02-13 13:39:00
就是 在醫療安全這點討厭這些人 真的噁心的心態 洗腎糖尿病是會傳染嗎? 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