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看歷史,認為如果不能往前看個兩三百年,往後也看個一兩百年,沒有辦法真正理
解一時一地一人一物為何這樣的道理。
今天大家在談成大對一個廣場命名的爭議,而去年最熱門的議題則是鞋子,但是若我們不
能把時光倒退個五六年,看看那時候蘇安生怎樣踹了陳水扁的屁股,那就無法真正理解丟
個鞋子會有什麼意義跟影響,也無法看到成大現在的廣場爭議跟幾天前一些學生拆掉光復
這塊校牌之間會有什麼關係。
簡單來說,無風不起浪,沒有什麼事情是憑空而生。因果關係的複雜,和因果效應持續的
長度,常常會超乎你的想像。當鞋子第一次被丟的時候,陳同學可能以為只是他一時激
動,但其實在潛意識深處,蘇安生踹陳水扁屁股的記憶持續地發功。陳同學恐怕也要事過
境遷許久,甚至還要再過數年之後,才會領悟到這鞋子又會被丟回來,不過這次被打到頭
的可能是賴神,甚至陳同學(到時後恐怕已經成為陳委員、陳議員...)自己。
類似的情節其實也在成大上映。相同的機制和交互作用,好像地球自傳、公轉一樣日復一
日地運作。當光復那塊招牌被拆下的瞬間,同學們心中的快感肯定掩蓋了深埋在潛意識裡
面的不安,他們也要數年之後才會理解,為何另一羣同學費盡了心機,要在南榕廣場的招
牌上作怪。或許是掛上一條內褲,或者塗鴉一些不堪的字句,甚至整塊招牌拆掉。這些事
件的成因,其實早在數年前已經埋下。
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同學們應該慶幸今天成大的校務會議否決的南榕廣場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