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16000984-260309
烏克蘭和中國軍工技術交流已久,解放軍許多軍工技術均出自烏克蘭科學家之手,包括大
型艦艇的動力系統、大型運輸機設計、坦克發動機和空對空飛彈等相關技術,甚至有外媒
稱:「沒有烏克蘭就沒有現在中國的國防成就」。
環球網報導,中烏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已20年之久,雙方軍工交流密切,去年4月烏
克蘭農業巨頭ULF公司和中國中工國際工程公司簽署價值40億美元的合約;5月則簽訂民用
飛機發動機合作協議,烏方更期盼未來能成為中國的頭號軍工合作技術伙伴。
人員、技術無保留輸出
中國同時是烏克蘭軍事工業第一大消費國,烏克蘭先後向中國出口了約30類的軍工技術,
且目前在華的軍工研發技術人員,烏克蘭籍的工程師就達幾萬人,中國幾乎從烏克蘭拿到
了想要的全部軍工技術。
報導指出,中烏軍工合作,始於蘇聯解體時期,當時人心惶惶,工廠、機構大量倒閉,軍
工領域許多專家、教授失業,收入銳減。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大量一流的工程師陷入貧困
,美國、德國、以色列、日本等國科研機構紛紛派出專家前往俄羅斯、烏克蘭,以優厚條
件招攬人才。
由於蘇聯時期中蘇友好的淵源,一些留蘇專家學者透過學術交流、個人交情等多種形式,
從烏克蘭請到了大量頂尖專家學者進入中國科學院,間接取得了蘇聯先進的軍工技術。
中烏軍工合作,除了由「瓦良格」號修改成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外,各型發動機的研
發方面最為突出,包括有「中華神盾」之稱的「052D」型驅逐艦所使用的「DN/DA-80」輪
機、主戰坦克使用的柴油發動機「6TD-2E」、「獵鷹-15」使用的「AI-222」等,均來自
烏克蘭工程師之手。
青出於藍 陸更勝烏國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指出,進入21世紀後,因經濟窘迫,烏克蘭同意轉讓全部技術,
使得中國在軍工設備製造實力大躍進。各軍工公司自行改良後的各型發動機在可靠性、維
護性、維修周期、使用期限等,均超過烏克蘭原裝,甚至可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