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來源:自由時報
記者署名:蕭玗欣
新聞標題:航空界人士:華航更名 恐招中國阻擾
新聞內文: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華航應否改名引發熱議,航空界人士分析,華航改名不是不可
行,但更名事涉航權、航線、時間帶可能都要重新再來,過去的品牌名聲須重建,更重要
的是恐怕會引發中國阻擾等國際政治效應,是否值得這樣做需評估。
航空公司改名已有先例,二○一六年港龍航空宣布改名為國泰港龍航空,但仍維持獨立營
運;一九九六年全美航空(USAir)與英國航空終止合作,改名為US Airways,目前已歇
業。
航空界人士表示,航空公司改名涉及層面大,例如航空公司成立後須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註冊取得專屬代碼,連全球航班系統的
訂位、售票都會變動。
此外,航空公司更換名稱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航權及時間帶,以美國、日本來說,牽涉的問
題為時間帶,一般航空公司都想爭取白天班抵達、晚班離開,好的時間帶大家都在排隊,
而時間帶分配原則上有「歷史優先權」的概念,一旦更換名稱就可能遭退出原本的時間帶
。
航空界人士表示,最重要還是更名後的政治影響也可能隨之產生,例如更名為台灣航空後
,其他國家受中國影響,可能談好的航權產生變數。他強調,華航要更名不是不可行,但
會非常麻煩。
扁時期華航企業工會就曾估計,更名後航機重新烤漆、商標等成本,可能達十億元,華航
內部當時也有過評估報告,最後因後續衍生政治成本難以預算而作罷。
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365495
非常麻煩?
這種大事何必怕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