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mordelcor (heyheyhey)》之銘言:
: 說那麼多?
: 看清事實啦
: 前同事今年學費支出開始每年過一百萬了
: 要持續十年 (沒加其他才藝費)
: 另一個同事親人請二個台籍看護一個月15萬
: (再幾年就要賣房子了)
: 現在年輕人可能自己都養不起了
: 生小孩出來也是害他們而已
: 不生其實才是對自己和社會最負責的事
: 不生才是對政府最大的貢獻
: Ok?
奇怪了
我身邊一堆兩人加起來六萬養小孩的 有的還養兩個
是現在人養小孩的觀念太奇葩吧
什麼才藝都要學
什麼都要補
學校一定要念私立的
這樣付不出來要怪誰啊
怪自己打腫臉充胖子吧
房價貴 怎不說現在利率是二十年前的一半?
我身邊那堆六萬仔 是苦了點 也沒窮死餓死
各種補助的申請方法他們超在行的
我也是家裡窮養長大的
但有多窮? 不過就沒學才藝沒補習學校全念公立的 食衣住行也沒有缺過
現在的智商還不是屌打四趴仔日子爽爽過 有比較差嗎?
: ※ 引述《snh48spush (后里趙子龍)》之銘言:
: : 原文吃光光
: : 主要還是社會的價值觀改變
: : 以前的人觀念認為小孩是財富
: : 因為早期農業社會需要人力
: : 人力越多自然生產力上升
: : 但是現在呢?
: : 除了原PO說的小孩是拖油瓶
: : 會影響到兩人世界外
: : 最大因素還是這世代的年輕人價值觀的改變
: : 原因有很多啦
: : 主要還是產業結構與傳宗接代觀念的改變
: : 早期農業社會強調家庭人力
: : 農業時代的大家庭可是有很多粗重的工作要完成
: : 男性人力有其價值
: : 且幼兒死亡率較高
: : 教育成本並不高
: : 多生幾個成為常態
: : 但是到了現在
: : 工作型態早已改變
: : 農業縣市沒啥可以餬口的工作這些縣市的年輕人註定跑到工業區、科學園區或都市找工
: 作
: : 家庭型態也從大家庭逐漸變成小家庭為主
: : 不過這也衍伸出臺灣的農業很缺人手,這個就先不提
: : 家庭型態隨著家庭結構的縮小(傳宗接代)的歷史包袱業已式微
: : 個人主義至上、兩性平等落實早年只要看到有「七仙女」
: : 幾乎可以推知這家人致力於傳宗接代
: : 直到要生到兒子為止
: : 如果真的生不出個子
: : 媳婦可是會被歧視
: : 甚至於被迫容忍老公納妾
: : 時至今日
: : 生男生女一樣好
: : 子女遠赴他鄉工作
: : 遠離家族的羈絆
: : 聽不到每天有人碎碎念
: : 家族的影響力大減
: : 已經很少有人還抱持著老一輩傳宗接代的概念了
: : 不過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並沒有隨著時間改變
: : 早期要考上明星高中或是大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 : 錄取率幾乎是微乎其微
: : 但是因為政策的失敗
: : 大學設立的泛濫
: : 人人都可以讀大學
: : 高等學歷的文憑價值降低
: : 很多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再去考研究所洗學歷
: : 很多人因此就浪費十年
: : 導致進入職場時間延後
: : 職場的即戰力平均年齡上升
: : 買房、結婚、生子所需費用必須晚幾年才能籌足
: : 因此晚生成為趨勢
: : 但女性生育年齡也是有其限度從15到49歲七個區間都在生
: : 演變成15到39歲的五個區間
: : 再逐漸縮小成僅有20至44歲五個區間
: : 年紀愈大顧慮會愈多、思考會愈周延,自然而然就少生了
: : 解決問題很不容易
: : 但是咱們要先打破的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維
: : 兩性平等、脫離農業結構、高學歷等因素
: : 導致晚婚、不婚的結果
: : 在兩性平等與脫離農業結構的今日
: : 恐怕是不可逆的結果
: : 比較可以改變的一點
: : 就是降低高學歷的迷思
: : 打破高學歷、好工作、高收入、成功勝利組的關聯性迷思
: : 人生的成功應該源自於多重因素的評價
: : 像是與家人聊天、打球的時間來決定人生是否成功
: : 而非單單比較薪資的多寡
: : 避免讓最佳生育年齡因為不必要的學歷而不斷延後
: : 兩性平權是應該要做的
: : 但是台灣有這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還是沒有改變
: : 這就是主要因素
: : 我認為可以從這方面下手
: : 讓勞工即戰力平均降低並重新定義高等學歷的價值觀
: : 不要讓高等教育成為年輕世代浪費青春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