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給健康的人打的,不是用來治療的
打完疫苗到有抗體產出、防止重症都需要14-21天
這段期間感染到武漢肺炎,疫苗不就浪費了
所以應該要給感染風險較低的縣市優先施打
確診病例較多的縣市,封城待病例降低後再行施打
這樣比較不會浪費疫苗呀
要講如何分配疫苗,這樣比較有道理吧~
※ 引述《clione33 (小豆豆)》之銘言:
: 為何疫苗要分1到11類? 就是疫苗不足,必須以面對病毒的風險由高往低排。
: 事有輕重緩急,風險越高的人,自然給他先注射疫苗。
: 同樣邏輯套用到75歲以上的老人,當疫苗不足的時候,是否也應以面對病毒
: 的風險由高往低排,給熱區較多的疫苗,讓他們先頂著先。
: 前天公布數量的時候,傻眼了,居然所有的縣市以固定比例分配,昨天被mur後
: 又加了個10%(才7千多劑)。
: 真的很無言耶。濁水溪以南的縣市,本周根本都快進入清零階段了吧。
: 就好像翻船,有些人在水裡載沉載浮快淹死,有些人坐在救生艇上神定氣閒
: 結果船長把救生圈依比例分給水裡及坐在船上的人。寧可看水裡有人快沒頂
: 也不願將艇上相對不那麼急需的救生圈拋出去。
: 看著南部長輩開開心心地去打針"打健康",讓我們這些成天生活在恐懼之中
: 害怕長輩死去的人眼裡,真是....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