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17122
2.新聞來源︰
自由就是好
3.完整新聞標題
※ 請完整轉載標題 請勿修改與編排 ※
出示會議紀錄 一吐怨氣/防疫保單 業者︰保險局要求賣的
4.完整新聞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保險業者提供二○二○年五月十九日「法定傳染病防疫商品相關議題」會議紀錄。(記者
李靚慧翻攝)
〔記者李靚慧、高嘉和/台北報導〕儘管十二家銷售防疫保單的產險業者均已宣布接受數
位健康證明申請理賠,但業者私下仍一肚子怨言。根據業者提供的二○二○年五月十九日
「法定傳染病防疫商品相關議題」會議紀錄,當日決議就是「請產、壽險公會針對本次受
疫情影響之民眾,分別邀集業者研議開發設計適合之保險商品」,證明業者是在金管會保
險局要求下研議開賣防疫保單。
宅神朱學恒昨也為產險業發聲指出,業者當初配合金管會政策,研發、開賣防疫保單,現
在防疫政策轉變,業者面臨生存危機,主管機關仍要業者處處配合放寬,對防疫險面臨的
龐大道德風險視而不見。
產險業者並指出,去年五月疫情升溫,多家產險業者停售防疫保單,引發立委關切;當時
保險局長施瓊華緊急約十四家業者「喝咖啡」,希望業者在風險控管額度內,試算能否提
高銷售限額。
政策轉為與病毒共存 理賠暴增業者吃不消
業者指控,後續配合銷售防疫保單,今年三月底疫情再度升溫,四月上旬業者驚覺疫情發
展有異,盼在四月十八日踩煞車停賣,但金管會卻不准,導致最後受理至四月二十日,多
家公司最後兩日就遭保經代業者灌入一、二十萬張保單,國內防疫政策也很快由「清零」
轉為「與病毒共存」,暴增的理賠讓產險業面臨生存危機。
業者更質疑,此波停售潮充斥高比率的道德風險。在核保過程中,發現四成屬於重複投保
,明台產險更抓出一人同時投保十一家的案例;此外,也發現許多一整疊送件筆跡完全相
同、明顯由保險經紀人代簽的「假保單」,比率多達三成。
有民眾抱著獲利心態 一人同時投保十一家
產險公司歸納防疫險投保亂象,一是民眾懷疑染疫後緊急投保,因多數業者在四月之前都
維持投保後隔日生效,有民眾在快篩陽性或接觸確診者後趕快投保,導致後來產險業者紛
紛將生效日延長至投保後第五日。
另一種道德風險則是保險經紀人或民眾邀約投保,因保費僅需數百元,匡列就可獲得五萬
元的理賠,被認為「好賺」,早在台產銷售防疫神單時就已發生,此次確診多輕症,停售
前也發生不少業務員代客戶緊急投保的情形。此外,還有嚴重的「重複投保」現象,部分
民眾抱著獲利心態,有多少家就保多少家,再想辦法被匡列以領取理賠。
業者表示,重複投保可經由壽險業的同業通報平台查詢,代簽名也並非今日才發生,只不
過以前疫情輕微時,業者大多「睜隻眼閉隻眼」,現在疫情嚴重,要以此不予核保,自然
得面對客戶的抗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
5.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尷尬了 原來這種圖利民眾的保險是由金管會要求業者開發的 所以金管會不是智障
他是為了圖利人民 真正為人民著想的好政府 所以保險業者其實也是受害人?
不過真正的受益者就是買保險的民眾拉 大家一起領錢領起來! 我去旁邊畫沙
因為我沒有 QQ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