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6-06-16 00:21:09本次的最終出席人數是32人,
扣掉講者及組務後,出席人數佔有效報名人數約八成。
未來這系列聚會將定位為『文化參與活動』,
在聽講之外,並會逐漸在其中加入實際交流、體驗、技能培養等『實作』特色。
組務會把這次聚會的心得、照片及收據資料置放於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ultureandtaiwan
朱家安講麵神:
http://ppt.cc/74HXE
低頭的馬雅人:
http://ppt.cc/UlP3Q
收據(本次成本=4500場地費+3200講師費):
http://ppt.cc/xXREY
(P.S.朱家安的照片好少,組務只收到一張,有人幫忙救一下嗎....XD)
若當天參與組聚的朋友願意幫忙,
可以協助進行我站內信的問卷,
有照片跟心得也請不吝傳給我。
有好心的朋友,在參加這次組聚後給組務這樣的建議:
『希望我們未來選擇政治暗示性較少的地方』,
(這個意見對組務是個很好的警惕)
組務在選擇場地時,主要是由交通跟講者習慣去挑選,
並非代表組務特別支持某類政治立場欲拿來宣揚,
不過在不同文化脈絡下,難免會讓人有政治暗示的聯想。
所以組務可能更傾向這樣的主張:
『文化的留存需要傾聽,與其冷漠的選擇一個與任何脈絡都不相干的抽離場域,
不如以開放的心來傾聽更多元的文化脈絡』
(即便可能會有政治上的聯想,但絕不會特別側重任何一面)
這次許多中南部的朋友也反應不能參與的遺憾,
我想下次的草案,大致特色如下:
一、能夠北中南三地同時進行,參與者可以就近累積同好與人脈
二、這次目標預計是總共七十人
三、有一些競賽性質融入其中(例如影片直播的同步比賽)
四、場景選擇孔廟等區域
五、可能有服飾換裝等活動
六、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些有用的傳統技術
七、每人參與的費用會顯著減輕,但大家如果願意帶些熱情和好料分享,我會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