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寒山:挨罵是做大國最小的代價
這兩天南海這麼熱,大夥都在說。好像不說兩句都不好意思混了。其實,說的人這麼
多,能說清楚的一點都不多。法理問題一說就囉嗦,而且也沒人愛看,所以就不說這個了
。
有人說,這次仲裁案結果明顯對我們不利啊,他們不是合起夥來想欺負我們嘛。
有點這意思。我們當然堅持認為,仲裁庭非法、無禮,結果我們也不認。但在很多事
不關己的第三方看來,這樣的新聞可能就簡化成一句話:中國政府不承認國際法庭裁決。
一些人覺得,似乎我們丟面子了。
各人看法不同,見仁見智吧。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佔著的島礁,一個也不會交
出去。雖然美國軍艦該來還是得來,但我們該趕他們走還是得趕。
往遠了看,這麼多年,我們解決了挨打問題,又解決了挨餓問題,現在到了解決挨罵
問題的時候。但實際上,這個問題更難解決。因為我們是大國,更要當大國。大國就要挨
罵。比如《天龍八部》裡少林寺玄慈方丈有個私生子就得自殺不是。人家打不了你、餓不
死你,只能玩命罵你,通過罵你讓你亂陣腳。
我們有時候太在意別人的喜怒哀樂。別人誇獎,我們才會覺得辦得成功。別人批評兩
句,就覺得很沒面子,甚至火冒三丈。
這背後的原因很複雜。有文化原因,我們的文化講究內斂,不習慣公開批評別人,自
然也不習慣別人批評自己。有國力原因,近一百多年來,我們一直比較弱,裡子丟得太多
,所以面子更要保全。有發展階段的原因,我們從弱到強,以前弱時自然聽安慰比較多,
現在強了壞話就來了。
這個世界仍是叢林法則,靠的還是實力說話。作為大國,或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別
管別人說啥;或者縮手縮腳,為了不挨罵啥也別做。但想做事又想不挨罵是不可能的。
挨罵其實是做大國最小的代價。因為面子不好看是次要的,裡子受傷是主要的。
比如說花錢。這兩年國家對領事保護的重視被提到了極高的位置。王毅部長說了,中
國公民的腳步走到哪裡,我們的領事保護就要跟到哪裡。
中國公民可是哪兒都去。2015年邁出國門的有1.2億人次,差不多10個人裡面就有一
個出去轉一圈。除了個人以外,企業呢?有三萬多家。投資呢?不太清楚,反正是不少。
這幾年哪兒出事了都有中國人。利比亞內戰、也門內戰、尼泊爾地震、馬航失踪,就
連前些年戴高樂機場頂棚掉下來都有中國人遇難。
小國、弱國可以說管不了這麼多。做大國就要出手。所以飛機、輪船、大巴、軍艦、
軍機,這些在撤僑時都得上。利比亞那次大撤僑將近3.6萬人,考慮到距離,工程量可就
大了。
另外,別的不知道,馬航那次了解一點。因為飛機上三分之二是中國人,我們出飛機
、動艦船、調衛星、派小組,錢可沒少花。人回不回來,這錢也得花。做大國,國民就有
大國的期待。
花錢還不是最狠的,人命最重要。今年我們在非洲的維和人員就兩次遭受嚴重襲擊。
一次在馬里 1死4傷,前兩天在南蘇丹 2死5傷。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因為以前我
們沒派出這麼多維和人員。這次在南蘇丹是我們首次派出成建制的步兵營。
從概率上講,出去的人多了,出事的概率也多了。
當然,這也是大國的代價。能力大,責任就大。不能光說GDP超過10萬億美元了,那
聯合國會費、維和經費、維和人員這些該分攤的都得跟著攤了。
70年以前,我們二戰中犧牲2100萬人,我們在聯合國安理會也贏得了否決權這個大國
標誌。70年以後,我們要當大國,仍要承受大國的代價:要挨罵,要出錢,要出力,甚至
要犧牲。
國家利益有很多,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有里子,也有面子。都很重要,但做大國
不可能都保得住。南海很重要,但讓別人裁一下也沒那麼重要。下次長點心眼和技巧,讓
他罵不出來或者罵得不那麼難听就是了。(作者駱寒山系海外機構工作人員)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world/2016-07/917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