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婉瑋·偉大而非正義的鐵腕領袖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560636
東南亞國家不乏以鐵腕著稱的政治領袖。他們造就了現有的政治制度,而從另一個角度說
,也是政治制度給予他們發揮了強人特質。
杜特爾特從6月30日出任菲律賓總統以來,鋒芒畢露。為了兌現競選時的承諾,他定下6個
月內完成剷除罪犯的目標,所以緝毒行動在全國雷厲風行。
然而為了在短時間內實現目標,他允許警察部隊便宜行事,對疑犯就地處決,與此同時,
民眾也可以私刑處決罪犯。目前已有近1000名疑犯被斃命。
聯合國與人權組織對他的做法有很大的異議,但根據菲律賓的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他說
到做到的態度讚賞有加,對總統的信任感也提升到90%以上。
按理,跳過司法審訊的程序而直接處決嫌犯,是不合法的行為,讓民眾處決毒販更是法治
國家所不容許的。可是杜特爾特在競選時已表明會用如此激烈的手法治理國家,菲律賓的
人民也是衝著他這一點投票支持。對於長期生活在毒梟橫行丶叛軍隨時出沒的菲律賓民眾
而言,過多的思考人道主義和道德價值對改善生活像無實際幫助,所以他們寧願總統用這
種簡單粗暴的手段肅清社會。
民眾的期待讓杜特爾特有充足底氣把“私刑處決疑犯”變成了道德問題,為其擺脫法律責
任;把國際組織的質疑歸為乾政,為其擺脫人道主義的批判。
威權的政治環境給予杜特爾特有如此的表現。而杜特爾特只是其一,新加坡的李光耀丶印
尼的蘇哈多丶菲律賓的馬可斯丶馬來西亞的馬哈迪丶泰國的披汶等等,都曾是鐵腕領袖的
第一把手。在他們當中,杜特爾特與馬哈迪有所相似。
兩位都來自非權貴家族,所以敢於挑戰權貴;在外交上沒有西方的包袱,所以敢於挑戰曾
經的殖民母國的底線。
馬哈迪執政時期有“最後購買英國貨”(Buy Britishlast)和向東學習的政策丶抵抗西
方國家的干預丶鼓吹構建亞洲經濟體;杜特爾特執政以來,在外交上開始採取中立的態度
,日前不但炮轟聯合國,還以美國警察濫殺黑人的醜聞反諷西方的人權,更一度揚言要退
出聯合國,與中國丶非洲國家共組新的國際組織。狂人的一時氣憤所言,表露了菲律賓將
不再看“殖民母國”的臉色。
不過,除了杜特爾特,現在還有哪位國家領袖在用這種蠻勁發展國家和外交的?從緬甸轉
型開始,我們相信東南亞在朝向民主轉型,只不過杜特爾特也甩了我們一巴掌,原來東南
亞還在野蠻與文明的交界處。
東南亞的偉大政治家們都需要歷史從道德與政治兩層面去考證,從道德判斷,他們的手段
可能非正義,但從政治看,他們即實現了改革,也扭轉了國家命運,算得上是偉大領袖。
杜特爾特將來也會面對這樣褒貶參半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