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緬甸啟動民族和解進程的契機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9-06 18:31:53
緬甸啟動民族和解進程的契機
http://www.zaobao.com.sg/zopinions/editorial/story20160902-661728
緬甸8月31日起召開全國民族和解大會,希望通過這個稱為“21世紀彬龍會議”的歷史性
大會,終結長達60多年的民族衝突和內戰。20個地方武裝組織中有17個派代表出席會議,
但若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和果敢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這三個被排斥於和談之外的組織,
因不願先放下武器而缺席;在大會召開前,緬北一些地區地方武裝組織同政府軍又爆發新
一輪衝突,也使各方期待的大會蒙上陰影。
此次大會規模空前,除了軍方和政府代表外,“21世紀彬龍會議”能夠召集來自緬甸各地
少數民族武裝、議會、各政黨、社會組織、觀察員等1600多人與會,各國駐緬甸使節、聯
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中國外交部亞洲事務特使孫國祥等也出席開幕儀式,標誌著緬甸和平
進程進入了歷史性階段。
潘基文認為“21世紀彬龍會議”是“很有希望的第一步”,緬甸國務資政翁山淑枝在會議
一開始就承諾,政府將保證叛軍在和談中的平等權利及應有的尊重。歷屆緬甸政府先後用
武力或和談方式都無法全面終結內戰,自今年4月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正式入
主緬甸新政府後,民盟政府一直把實現全國和解、平息內戰作為首要任務,去年10月中先
和八支地方民族武裝組織簽署全國停火協議,並促成31日的全國民族和解大會。
旨在推動國內民族和解的“21世紀彬龍會議”,是實現緬甸國家和平的一次機會。不同民
族武裝組織與政府軍之間的長期衝突,如果依然找不到終結的途徑,緬甸的和平進程將無
法正式啟動,也是緬甸外交部長的翁山淑枝更再三強調,如果沒有國家和平,緬甸就無法
全面發展,包括改善人民生活,創造就業機會。
不過,為期四天的會議不一定就真能帶來和平,因此會議或將延長一天,甚至今後有可能
每六個月召開一次,直至全國實現和平為止。緬甸自1948年獨立後,地方少數族群與中央
政府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形成長期對抗和持續武裝衝突局面,因此要取得真正和平,的
確需要如潘基文所說的,與會者必須有耐心、有決心和妥協精神。換言之,各方必須認識
到武力解決不了民族問題,只有通過談判和協商才能結束長期內戰並實現和平。
緬甸總督執行委員會代表與緬族、撣族、克欽族和欽族領導人,在1947年2月12日於北部
撣邦境內的彬龍小鎮簽署協議,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同意建立緬甸聯邦,各少數民族地
區在國家政治中享有充分自治,然而,緬甸至今仍未建立一個真正的聯邦制。翁山淑枝在
大會開幕講話中承諾,希望和談最終促成緬甸的聯邦制,讓少數族群有地方自治權力,不
過她沒有具體說明是怎樣的一個聯邦國家。
過去緬甸軍人政府多用武力來解決民族武裝問題,現在選擇政治對話具有像徵意義,對這
個面對複雜民族宗教問題的國家而言,全國民族和解大會不僅是一次歷史性聚會,更是一
次向民主政體轉型進程的嘗試。各方代表必須在本次大會或未來的會議中,表達出構建國
家和平的積極態度,及爭取民族和解的意願,因為這對緬甸實現穩定與發展至關重要。
但是,寄望通過一兩次大會或會議,就解決獨立以來困擾歷屆政府的難題是不太現實的想
法,緬甸國內的民族矛盾和衝突是個長期問題,其他待解決的難題還包括地方安全、政治
代表權、宗教文化、國家礦產資源共享等。
翁山淑枝有能力在執政五個月內把大部分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召集到談判桌前,已經是一大
進展,她所領導的新政府為實現和平嘗試過各種方法,而有了開始就會有希望,只要各方
願意坐在一起談判,不斷增進相互信任了解,就有可能找到各方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儘管
這預計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達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