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分析:中美應對貿易戰避險策略有何不同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5/24/n11278526.htm
貿易戰時至今日,美國是儘量避免擾民,中共則鼓譟全民備戰;
美國擔憂貿易戰影響民眾生活,增加百姓負擔,中共則生怕落下一個民眾,
全民表態仇美(效忠中共)才行。(STR/AFP/Getty Images)
https://i.imgur.com/60icI3A.jpg
更新: 2019-05-26 1:40 AM
標籤: 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談判, 關稅, 仇美宣傳, 劉鶴
【大紀元2019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
美中貿易戰打了一年多,在經歷驚慌—從容—再緊張的循環後,
越來越多的民眾更理性地看待貿易戰,試著對比思考——
中美兩國政府應對貿易戰可能帶來的影響策略完全不同。
美國是儘量避免擾民,中共則鼓譟全民備戰;
美國擔憂貿易戰影響民眾生活、增加百姓負擔,
中共則生怕落下一個民眾、全民表態仇美(效忠中共)才行。
兩種風格代表了兩種社會體制。
紐約時事評論員朱明表示,
「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哪個國家都是靠勤勞、靠自己,養家餬口。
但多年的中共政治宣傳讓人以為中共給了飯碗,
愛國就等於恨美國、恨日本、恨法國,
中共宣傳風一刮,煽動國人不加思索地站到中共的立場上。」
他建議說,中國人要分清中國不等於中共,同時不妨換位思考——
為何美國如此應對貿易戰,哪一種避險策略才對老百姓真正好。
國富民強需要讓百姓休養生息
西方的傳統自由經濟理念,其實跟中國古代的「休養生息」政策不謀而合——
同樣講政府省刑罰、薄賦稅、輕徭役,與民休息。
再簡單一點,就是政府不折騰民眾,更不要瞎折騰。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是一位民選總統、同時也是一名成功的商業大亨。
他上任兩年多,美國經濟出現了非常喜人的好勢頭,
他給企業和個人減稅、鬆綁法規、縮編政府人員,使得就業創歷史紀錄;
同時,因擔憂開支太高,他還取消了2018年11月的美國大閱兵。
川普的執政理念「美國優先」準確反映了大多數普通民眾的心聲,
是美國草根民眾用選票把川普送入白宮、讓主流媒體在大選夜慌忙更換頭版。
也許有人講,對華貿易戰是川普政府首先發動的,中方是被動迎戰。
事實上,自從美國幫助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隨著中美貿易逆差逐年攀升,
不公平的貿易模式已給美國造成民眾失業、社區凋敝、產業不興、
政府多年入不敷出的現實難題。
而川普本人以及內閣成員從來對外釋放的信號都是:
美國必須糾偏過去的錯誤對華政策,
兩國應回到正常的貿易關係上來,這對美國以及中國都有好處。
而具體要求就是「對等」,希望中國對等開放市場、對等對貨物徵收關稅,
同時停止知識產權盜竊。
所以,如果非要說川普「折騰」,他「折騰」的對象是「中共」。
「美方的要求並不是反華,保護知識產權也不是反華,
要求終止強制轉移技術更不是反華的。」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曾這樣說。
「事實上,改革人士會說這是為中國人著想的要求,因為這將有助於他們的經濟,
而不是傷害他們的經濟。」
踐行「以民為本」重視承諾
此外,川普政府在踐行的「美國優先」政策體現在「以民為本」施政理念。
孟子提倡的「民本論」認為,民眾是一切政權的根本和關鍵,如果國君要令國家強大,
就必須能夠「保民」。
川普對華政策的最新在線調查顯示,他在對華政策上重視的承諾跟大選時保持高度一致。
這些問題分別是:
是否相信美國優先政策、會帶回工作承諾、帶給未來更強有力的經濟
以及保障長期經濟增長,還有
「是否應拒絕對中共妥協」、
「要求中方有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機制」、
「保護美國免受他國(例如:中共)盤剝」等。
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的清單分布有更清晰地說明問題。
如表1所示,川普政府最早一波500億美元關稅清單主要是對機械以及電子產品進行徵稅,
加稅對象分別為180億美元以及171億美元。
第二波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針對的是耐用品,比如:
家具(292億美元)、電話設備(229億美元)、金屬製品(160億美元)
以及其它電子產品(157億美元)。
這類商品彈性較大、價格高,消費者可以少買或者推遲消費、繼續使用舊的。
最後一波剩餘約3,000億美元的對華關稅清單才正式大舉切入直接消費品,比如:
手機(446億美元)、電腦(411億美元)、服裝類(352億美元)、
玩具(255億美元)、鞋類(143億美元)。
這一波產品是民生產品。
表1 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清單(單位:10億美元)
中國進口商品清單 500億美元 2,000億美元 餘下約3,000億美元
食物和農產品 6 1
工業品
化學品 0 9.9 5.1
塑膠製品 2.2 9.8 7.9
木製品和紙製品 6.7 3
毛皮 7.4 0
金屬製品 0.9 16 8.6
紡織品
服裝類 35.2
鞋類 14.3
其它紡織品 5.3 2.2
玩具 25.5
家具 29.2 2.7
機械製品
電腦 1.5 7.9 41.1
印刷機 0.8 0.1 5.3
空調 1.8 0.8
冰箱 0.5 1.6
其它機械製品 15.2 27 6.1
電子產品
手機 44.6
電話設備 22.9
電視和監控設備 0.1 11.4
照相機 0.8 1.9 3.3
電熱器 1.2 4.1
其它消費類電子產品 1.6 7 8.6
其它電子產品 14.7 15.7 9.2
汽車、自行車及配件 2.2 11.6 0.8
可視以及醫學設備 5.1 1.4 5.5
其它 1.1 6.7 15.6
總和 46.6 197.2 261.9
(來源:美國商務部。大紀元製表)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曾公開對華關稅清單甄選以及豁免申請流程,
遵循基本幾個的原則:
按照徵收關稅對美消費者的可能影響以及有無替代來源國等因素,
從小到大排序進行篩選;
同時,剔除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破壞的特定產品(主要是消費品)。
準確說,美國對華祭出的加徵關稅清單做了精心挑選,非「拍腦袋決策」,
更不是以傷害中國為目標。
但因美中多年的貿易不平衡,美國作為買方、持有的貿易逆差此時反變成優勢,
有足夠彈藥對待中共的報復清單。
但是對比中共的兩輪報復清單,
第一次500億美元清單就直接把民生產品、生活必需品包括進去,比如:
動植物產品、水產品、食品、飲料等,此外還有汽車及零部件、化工品、
能源產品和醫療設備等。
美國大豆首當其衝受到衝擊,2018年連續多月對華出口減為零。
中共此舉是為了打擊川普的傳統票倉,並藉助此舉意圖讓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翻盤。
到第二次的600億美元報復清單則更甚,
加入了更多肉類、小麥、葡萄酒和液化天然氣等能源產品,
電腦、B超診斷儀等機械產品也在其中。
需要補充的是,中國是農業淨進口國,很多進口的農產品為日常消費品,
不管價格高低,消費者都必須購買足夠的數量,
唯一的區別是中共政府用威權讓消費者閉嘴。
對民生和能源產品等缺乏彈性、且無法替代的商品加關稅,
只緣於它們屬於美國出口中國的重要商品種類,
短期內雖然可能對美國農業和能源行業造成傷害,但始終有一點,
最終買單的仍然是中國老百姓。
因為中國是買方市場、美國是賣方市場,在貿易均衡的情況下,從來都是賣方占上風。
英國《經濟學人》對美國加徵的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25%)分析後發現,
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可能需要承擔約5%的關稅,而中國則需要承擔20%;
同時,關稅導致中國出口量最高下降42%。
中共該學學川普 當領導把自己當窮了
川普的淨資產由2015年的45億在兩年的總統生涯後,跌至31億左右,
在全球富豪榜排名715位。
當總統帶給他的是資產縮水,同時還得忍受另一黨在施政中的百般刁難。
《紐約時報》曾報導說,連川普的岳父都想不通,
川普為何要去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總統)工作。
而對比中共高官,當官把自己或者家人當窮的好像沒聽說過。
反倒是,不僅外媒爆料,就是中共自己的打虎,也披露多位中共幹部的貪腐淫亂醜事。
有人說,美中貿易戰比的是誰的疼痛忍耐力強,但雙方靠的方法則完全不同。
還有人說,美國總統川普是出於2020年連任需求、才這麼做。
「其實,不用去挖空心思揣摩美國,共產黨真關心民眾,就應該少折騰老百姓,
不妨跟美國拉平——
美國怎麼補貼,中國就怎麼補貼,別讓老百姓緊著褲腰帶跟它幹。」
朱明補充說。
另一方面,中國陷入經濟困境早成定局,
幾頭灰犀牛(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波動)早就存在,
中國經濟也從來就是膨脹—調控—緊縮—再膨脹—再調控—再緊縮,
小/中病從來沒斷過。
而這次就著美國宣布加徵關稅,
中共官方借機輿論宣傳、妄圖順手將困境歸咎於美國貿易戰的做法,也並非高招。
大陸經濟學家賀江兵告訴「德國之聲」,從正面解讀,
美國其實是對中國開了一帖解決經濟危機的藥方。
如果中國真能切實按照對等的貿易協議來執行,讓外企、國企和民企平等立足,
保障外資准入和知識產權,這對中國經濟是有利的,
「這並不是簽不平等條約」。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