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台灣是下一個香港?北京與世界的對賭
新聞來源: https://is.gd/YOb7j9
華盛頓 —
台灣會是下一個香港嗎?自香港實施港版國安法後,許多觀察人士都關注距離香港不遠、
中國宣示將不惜使用武力統一的台灣將面臨何種前途。有學者認為,北京正在賭國際社會
只有口頭譴責而不會採取實際行動,如果真是這樣,台灣就會成為下一個香港。
上星期美國《外交政策》期刊公佈一個對港人的網絡調查顯示,在近900名受訪者當中,
有一半考慮要離開香港,而台灣是他們的首選,其次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由於擔心港版國安法已經使北京對香港的「一國兩制」實際上成為「一國一制」,包括英
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在為可能有更多港人移入進行準備,台灣政府也為此設立一個專門辦
公室,為有意到台灣生活就業及投資的港人提供諮詢與協助。
北京當局已經警告台灣,不得插手香港事務,搞亂香港謀求台獨。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稱
,「任何插手香港事務、攻擊『一國兩制』、分裂國家的企圖注定失敗。」
美國聖母大學政治學教授許田波(Victoria Tinbor Hui)說,無論台灣是否協助有意離開
的港人,包括提供庇護或居留權,或甚至只是給予道義上的支持,她都認為台灣會是北京
的下一個目標。
「香港和台灣已經被連結在一起,但不是因為香港或台灣人民的原因。」觀察香港多年的
許田波說,港人以前大多不會碰觸西藏、新疆或台灣議題,但奇怪的是,現在「北京卻把
它們帶到一起」。
許田波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由於港人一直以來都認為北京需要以香港來作為未來統
一台灣的「一國兩制」示範,因此他們原來也對「一國兩制」模式極有信心,但「現在『
一國兩制』基本上已經死了,台灣和香港的命運也就被連結在一起了。」
不過她說,北京對香港的手法其實是有跡可尋,早在習近平上任前的2008年北京奧運開始
,北京就對西藏的抗議進行鎮壓,接著是新疆,現在是香港,因此台灣更是岌岌可危。
「北京在打賭世界只會譴責它在香港的作為,但他們也只會做和以前在西藏和新疆問題上
一樣的事,那就是只有口頭的譴責但沒有實際行動。所以,如果世界真的不採取行動,台
灣就會是下一個。」
許田波對美國是否有能力協防台灣感到擔憂。她說,中國在其近岸的整體軍力與美國在西
太平洋投放軍力的能力相比,「那個軍力平衡已經改變」,如果中國真的對台灣發動戰爭
或侵略,即便美國有意願也很可能救不了台灣,因此她認為,美國與日本、韓國及其他夥
伴的協調合作對台海安全也極為重要。
許田波說,北京會對香港採取嚴厲手段是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威懾作用,讓港
人產生寒蟬效應,但從這星期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初選來看,「即便他們被噤聲也不表示
他們沒有在抗拒」,因此當前重要的問題在於,全世界是否能與美國同步調對中國發出強
而有力的信號。
「這很重要,因為如果只有美國採取制裁併實施更廣泛的行動,那麼,即便美國願意對中
國採取更嚴厲和強硬的行動,而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其他盟友卻不願跟隨,北京可以轉向歐
洲,與他們深化貿易協定或做其他事情。所以重要的是,現在我們不僅有英國、澳大利亞
和新西蘭,歐盟也加入,只有這樣才能把中國孤立。」
特朗普總統這個星期簽署《香港自治法》並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後,美國政府也開始準備對
侵犯香港人權的官員實施制裁。
先後擔任過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的格林(Michael Green)及麥艾文(Evan
Medeiros)認為,儘管這種做法短期內無法恢復香港自治,但國際社會一致的強力回應,
將可縮小這些制裁的衝擊並有助於形塑北京對台灣問題的思考。
格林和麥艾文近日在《外交事務》共同發表的文章裡對台灣可能成為「下一個香港」感到
擔憂,因為 「中國正在試探(其行為)不受懲罰的極限」,儘管對中國實施制裁必然會對
美中關係及香港人民造成衝擊,不過他們說,美國可以縮小這些負面影響的程度,包括以
漸進、小範圍方式開始,並且與其他國家同步進行,加強與歐洲及亞洲國家的協調。
這兩位前白宮官員說,習近平似乎已經對蔡英文定調,雖然是錯誤的,但或許已經是他的
結論。「他和其他中國領導人還在視美國及國際意志來評估對台灣更強硬的成本與效益,
正因為如此,美國對香港國安法一事的反應非常重要。」
但是格林和麥艾文說,即便是高明的外交和軍事準備都無法保證台灣的安全,「除非美國
能向北京清楚傳達它對台海兩岸關係的意圖、政策與關切」,因此他們認為美中高層國安
官員應該恢復小布什及奧巴馬時期彼此間坦誠的戰略對話,「作為前白宮國安會資深亞太
主任,我們可以證明那些對話的價值與極限。」
除了與中方的對話,格林和麥艾文也認為美國應該與台灣合作發展不對稱防衛能力,那種
能力能夠真正威懾中國對台灣重要基礎設施的攻擊。五角大樓也應該進一步協助台灣軍方
改善其後備及動員系統,因為這對台灣軍方的長期軍力非常重要;與此同時,美國也應低
調地強化與日本及其他有能力盟友的合作,以便能對各種與台灣有關的突發狀況進行準備
。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