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白俄羅斯抗議愈演愈烈 中國卻與盧卡申科政權越走越近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8-15 09:29:57
標題: 白俄羅斯抗議愈演愈烈 中國卻與盧卡申科政權越走越近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5Y0KYU
2020年8月15日00:04 白樺
莫斯科—
白俄羅斯的民眾抗議示威浪潮愈演愈烈,但中國卻不希望長期執政的盧卡申科政權垮台。
當更多東歐國家開始批評中國時,盧卡申科政權對中國的重要性也在增加。
搶在普京之前 習近平力挺盧卡申科
在白俄羅斯執政長達26年的盧卡申科政權正面臨空前危機,席捲白俄羅斯全國的大規模民
眾抗議活動是否真能把盧卡申科趕下台正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而中國領導人此時力挺盧
卡申科,中國與白俄羅斯不斷密切雙邊關係,以及中國所扮演的角色目前都格外引人關注。
幾天前,當白俄羅斯總統大選結果公佈後,在外國領袖中,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最早向盧卡
申科表達當選祝賀。習近平這次甚至搶在普京之前表態支持盧卡申科,更在俄羅斯政界和
媒體討論白俄羅斯政局時被經常引用。
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媒體上公開的習近平賀信中,更特別用「鐵哥們」一詞來描述今天的
中國與白俄羅斯關係,顯示北京對盧卡申科政權的重視程度。
盧卡申科經常被許多媒體稱之為歐洲大陸上的最後一個獨裁者。這次民眾上街抗議選舉舞
弊,不滿盧卡申科長期執政。目前抗議活動的焦點集中在軍警對待和平示威民眾大規模濫
用暴力。與很多國家對盧卡申科的批評相比,這次向盧卡申科發出當選賀電的大國僅有中
國、俄羅斯和土耳其,此外還有其他獨聯體國家,以及委內瑞拉等國,從中也看出世界各
國因為價值觀取向如何選邊站隊。
中國及時雪中送炭 支持喪失民心領袖有先例
在前蘇聯地區,一些已喪失民心的領導人在抗議浪潮中垮台,但在這之前卻能獲得來自中
國的鼎力支持也有先例。被稱為中國人民老朋友的烏克蘭前領導人亞努科維奇同盧卡申科
一樣也經常訪華。在2014年的烏克蘭廣場革命中,亞努科維奇在抗議浪潮高漲之際不顧反
對派領袖警告訪問北京,並同中國簽署了多項投資和經貿協議,但他從北京回國後不久就
被民眾推翻,目前流亡俄羅斯。
中國時常在關鍵時刻及時為盧卡申科雪中送炭。白俄羅斯去年曾急需一筆資金來償還到期
的俄羅斯貸款,白俄羅斯原本希望能再從俄羅斯借債6億美元償還舊債務,但白俄羅斯與
俄羅斯關係最近冷淡,明斯克與莫斯科當時的談判都毫無結果。中國此時及時向白俄羅斯
提供了5億美元貸款。白俄羅斯財政部去年12月表示,中國的這筆貸款不附帶任何捆綁條
件,白俄羅斯可根據自己的目的使用中國貸款。
這次白俄羅斯總統大選投票前夕,盧卡申科在公開講話中也曾多次提到與中國不同尋常的
密切關係。盧卡申科特別對一家烏克蘭媒體炫耀他與習近平的交情。盧卡申科說,他早就
同習近平相識。在與習近平的會晤中,習近平提到可幫白俄羅斯開發武器,但白俄羅斯受
困於沒有資金。盧卡申科隨後向習近平報出了開發武器系統的資金數額,中國後來撥款,
兩國成功研製了能夠發射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系統「波羅乃茲」火箭炮。
白俄羅斯對中國重要性或提升
有分析認為,中國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因為北京與莫斯科在意識形態上惺惺相惜。但儘管
如此,受克格勃文化熏染的普京仍然對中國充滿戒心,盡可能防備中國。但與普京不同,
前集體農莊主席出身的盧卡申科在價值觀上更親近中國,雙方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語言。
另一個讓許多分析人士關注的問題是,在美中博弈之下,隨著許多歐洲國家,尤其是東歐
國家開始批評中國,並與美國保持一致,中國未來可能更多尋求地處歐洲的白俄羅斯的支
持,明斯克在中國歐洲外交中的重要性也因此相應提高。
與此同時,盧卡申科鎮壓民眾示威導致的不滿和憤怒情緒也在東歐地區蔓延。如果歐盟和
西方世界未來對白俄羅斯領導人實施新的製裁行動,白俄羅斯經濟將雪上加霜,盧卡申科
也會更向中國靠攏並尋求北京繼續輸血。
白俄羅斯政治學者採里克說,白俄羅斯與中國領導人在政治領域,特別是國際政治領域的
很多觀點一致,或是接近,這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未來,都是能讓兩國關係密切的重要因
素。
採里克:「比如,兩國在國際事務上都反對隨便使用武力。特別重要的是,白俄羅斯與中
國領導層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也極其相似,他們的立場都與莫斯科不同。」
一帶一路 重要一站
採里克說,多年前,白俄羅斯科技產業的投資和資金來源很多都出自俄羅斯。但如今,中
國越來越多地介入白俄羅斯科技業,可見兩國關係的密切程度。
白俄羅斯也是中國實施一帶一路項目的重要一站。盧卡申科還積極推動在明斯克郊外建造
名叫「巨石」的經濟區,以此吸引中國企業設廠投資,利用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關稅聯盟
,以及白俄羅斯與歐盟相接壤的方便條件,可將中國企業在白俄羅斯生產的產品打入俄羅
斯,獨聯體和歐盟市場。
白俄羅斯國際事務分析人士舍維佐夫說,兩國都非常重視這一項目的實施。舍夫佐夫:「
這個項目或許也是中國在海外實施的最大項目之一。'巨石'經濟區佔地90平方公里,首都
明斯克大約有300平方公里,也就是說,這相當於三分之一的明斯克,可見這個項目的規
模之大。」
因為總統大選而引發的這次白俄羅斯民眾抗議活動已持續了近一個星期,示威浪潮有繼續
擴大趨勢。更多的工廠和企業正紛紛加入罷工和抗議行列。同時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軍警
、官媒記者和電視主持人以及官員公開宣布辭職支持抗議活動的消息。
白俄羅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西耶維奇也呼籲盧卡申科下台。白俄羅斯內務部長8月
13日針對警方暴力行為向民眾道歉,但他否認白俄羅斯正在經歷一場民眾革命。
───────────────────────────────────────
白俄羅斯的盧卡申科會成為下一個齊奧塞斯庫嗎?
https://is.gd/5Ta1Jt
作者:弗林
地處歐洲腹地的白俄羅斯被認為是歐亞大陸重要的交通樞紐,亦被一些中國學者稱為「一
帶一路」的「支點國家」。由今次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引發的大規模民眾抗爭運動,仍然是
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周五當天,白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在該國執政長達26
年的盧卡申科(Alexandre Loukachenko)以80.1%的得票率第六次當選總統。與此同
時,該國民間反對盧卡申科獨裁統治的抗議仍在繼續。種種跡象表明,越來越多來自不同
階級的白俄民眾正在加入示威者們的行列,盧卡申科政權的命運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綜合消息顯示,由這一總統大選被指舞弊引發的抗議活動已在白俄羅斯造成超過7000
人被捕。目前,或許是出於對緩解國內外壓力的考量,白俄羅斯副內政部長巴爾蘇科夫(
Alexander Barsukov)在周四晚上向記者表示,會在周五早上 6 時前釋放所有示威者。
據悉,截至周五當天至少有超過2000 名示威者得到釋放。現年65歲的盧卡申科於1994
年7月第一次當選白俄羅斯總統,2001年9月獲得連任。2004年,隨着該國廢除了總統不得
連任三次的法律後後,他又先後在2006年3月大選、2010年12月大選、2015年10月大選和
2020年8月大選中連任總統,至今已經任六屆。自2000年1月26日起,盧卡申科還兼任俄白
聯盟國務委員會主席職務。由於其在任期內對國內實施鐵腕統治,因而受到國際社會和人
權組織地批評,並稱盧卡申科為「歐洲最後的獨裁者」。
上周日晚間,在初步計票結果出爐之後,白羅斯首都明斯克和其他城市街頭爆發市民抗議
並引來警民對峙,成千上萬的白羅斯人通過上街抗議的方式來拒絕承認盧卡申科再次勝選
的結果。起初民眾以和平抗議為主,但防暴警察和軍隊卻動用了閃光彈和橡皮子彈等鎮壓
武器。一些軍警並公然用靴子和警棍毆打手無寸鐵的抗議者。根據非政府人權組織「維亞
絲納」的報告統計,當天夜間明斯克的警民對峙造成至少一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據同樣
來源的數據顯示,周日白俄羅斯全國至少有300人被逮捕,其中152人在明斯克被捕,防暴
警察通宵在明斯克街頭試圖驅散聚集抗議的人們。但白羅斯內政部一名發言人則堅持表示
,示威活動當中無人死亡。
隨後的數日中,儘管盧卡申科政權出動了大量軍警試圖將示威撲滅,大批抗議人士遭到逮
捕,但反對盧卡申科獨裁及要求重點選票的聲音則仍不絕於耳。據了解,在遭到拘留的數
千人中,還包括幾十名記者。此外,通過一些被釋放的示威者在通訊應用程序Nexta 上分
享的照片等資料顯示,他們中很多人身上都有大量傷痕、淤青、紅腫,受傷部位多為背部
和臀部。示威者指他們身上的這些傷勢都是由盧卡申科當局人員所造成的。人權機構國際
特赦組織亦介紹稱,有被捕示威者描述他們被剝光衣服毆打,並受到強姦威脅。周五凌晨
,在明斯克的拘留中心外,數百名被拘留的抗議者家屬拿着食物及毛毯翹首期盼,其中許
多人在與被押親人團圓後淚流滿面。
其中一名獲釋的俄羅斯記者特里貞科( Nikita Telizhenko)並公開了過去三天親歷拘留
所的情況。據悉,他本人現時已回到俄羅斯。特里貞科介紹指,在被拘留期間很多人都被
迫以人疊人的方式睡在地上,地上則有血跡和排泄物,且連續多時不被允許使用廁所,甚
至不能改變躺姿。他還稱,期間看到了一些嚴重受傷、四肢骨折和嚴重瘀傷的人,他們無
獲適當治療,更遭到警員毒打。同樣被捕的28歲女演員安德烈亞諾娃(Daria O. Andre-
yanova)則告訴《紐約時報》稱,「(拘留所)牆壁很厚,但我們還是可以聽到尖叫聲。」她說,「當我們提出放風的要求時,他們會打開一扇門,往我們身上潑一桶水。」
31歲的尤拉娃(Aleksandra V. Yurova)在周日投票結束後也遭到拘留。據她介紹,關押她
的牢房大約8平方米左右,中間有一張桌子,有馬桶卻不能衝水。牢房裡所有囚犯共用一
瓶水,可添水。「牢房設計是關4個人,結果裡面關了18個人」她說。尤拉娃被關了一晚
之後獲釋,可能是因為她還有一個年幼的孩子。她的伴侶也被拘留了,她說之後一直沒有
他的消息。周三,尤拉娃來到拘留所試試運氣。她說,「我再也不想生活在這裡了,「這
裡的狀況太可怕了。」
此前,盧卡申科先表態稱,大選後的抗議活動是由「外國勢力」、「外國操縱的走卒」所
發起的,他強調執法部門不會退縮,並堅稱其仍然獲得民意的廣泛支持。盧卡申科還提出
將不會允許在白俄羅斯上演烏克蘭的"廣場革命"。烏克蘭「廣場革命」指的是該國示威者
在2013-14年間,通過長達93天佔領首都基輔獨立廣場最終迫使親俄羅斯總統下台的政治
運動。但是,連日來盧卡申科政權的暴行和蠻橫加劇了公眾對當局的憤怒。每天白俄境內
有成千上萬的人參與示威抗議,通過網絡平台流傳出的視頻資料可以看到,一些地方警察
和被派往鎮壓示威及維持秩序的武裝人員有所動搖。
此外,還有不少選擇公開露面的白俄軍警以將制服扔進垃圾桶的方式,表達對當局的不滿
及對示威者的支持。他們將錄製好的視頻上傳網絡,不少人表示自己不願違背入伍時捍衛
憲法和保衛同胞的誓言。與此同時,反對盧卡申科獨裁的呼聲並逐漸在工人群體和婦女群
體中得到響應。在白俄羅斯工業重地若季諾市(Jodzina )的別拉斯卡車廠內,參與罷工
的工人們高呼抗議運動向盧卡申科發出的信息——「下台!」。周四下午,成千上萬的人
走上該市的主幹道,其中大部分是身穿白衫的女性,她們揮舞着鮮花抗議警察的暴力行為
。「鮮花好過子彈,」一個標語寫道。
此外,流亡立陶宛的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Svetlana Tikhanovskaya)則
呼籲民眾繼續於本周末在全國舉行和平示威,並提出成立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委員會,致
力落實權力轉移。僅僅在數月前還是政治素人的她發表講話,質疑盧卡申科當局選舉舞弊
,並要求政府停止暴力並展開對話,又呼籲支持者在網上聯署,要求重新點票。而在官方
方面,白俄羅斯內政部長卡拉耶夫(Yuri Karaev)周四晚在接受國家電視台採訪時說,
「我想承擔全部責任,並以人道的方式向這些人道歉。我不是嗜血的人,我也不想發生任
何暴力。」他還承認,當局的執法部隊向記者使用武力。他稱,「反對針對記者的任何暴
力行為,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在(警民)雙方之間來回跑,不要故意衝進危險!」
另在國際方面,五位聯合國人權專家周四就白俄羅斯局勢發表聯合聲明,強烈批評該國警
方在具有爭議性的總統大選後,對和平抗議者及記者實施暴力和進行大規模的拘留。他們
呼籲國際社會向白俄羅斯施壓,要求其停止對本國公民的攻擊。這些專家們指出,白俄安
全部隊似乎不尋求與抗議者對話,也不允許他們行使和平集會自由的權利。被上傳的視頻
片段顯示,防暴警察和便衣男子不分青紅皂白地毆打路人,包括未成年人和志願護理人員
。專家們認為,抗議的起因是有關係統性違規行為和違反國際選舉標準的可信報告,這些
行為破壞了總統選舉。專家們強調,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人都不應因和平參加抗議而受到
人身傷害或刑事拘留。
此外,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周五亦通過推特指出,經
過歐盟27國外長會議地討論後,歐盟宣布不接受白俄羅斯的這一選舉結果,並將對在大
選中參與舞弊和暴力鎮壓示威者的相關人員加以制裁。對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發推文評價稱,「(歐盟)外長們一致通過將對相關人士進行額
外的制裁,這非常好。歐洲必須積極地促進其價值」。此前,正在對中、東歐進行訪問的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三在與捷克總理巴比什舉行會談後表示,美方希望白俄羅斯人民能得
到他們所要求獲得的自由。
正是在這一對於他的政權來說,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盧卡申科已將32名被指是前來干預白
俄大選的俄籍人士送還於俄羅斯。此前,白俄羅斯護法機關7月29日逮捕了33名企圖在白
俄羅斯總統選舉前進行破壞活動的俄羅斯籍武裝人員。隨後,俄方表示被拘留人員系過境
白俄羅斯前往他國,其被拘留毫無理由,要求白方儘快將他們釋放。值得一提的是,當白
俄羅斯總統大選初步結果被公布後,在外國領導人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早向盧卡申
科發出當選祝賀。習近平這次比俄總統普京更早發出的賀電,並在俄羅斯政界和媒體討論
白俄政局時被多次提及。
而針對盧卡申科政權的下一步和其個人的命運,分析人士指,當下正是白俄羅斯在過去20
多年來未有的政治機遇之時。盧卡申科政權內是否有人會利用這一機遇,順應民意將其趕
下台則令人拭目以待。與此同時,盧卡申科拋出像巴爾蘇科夫似的高官以棄卒保車,迴避
責任的把戲是否能得逞,同樣值得各方的繼續關注。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