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2-04 08:25:15標題: 路透:拜登將簽令審查供應鏈 減依賴中國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krbwdk
【明報專訊】
路透社周三(3日)引述消息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將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政府審查關
鍵供應鏈,以確保美國在技術和原料方面不要太依賴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金融時
報》指雖然有關行政命令沒點名中國,草案卻採用「大國之間的競爭」等暗指中國的字眼。
草案稱「大國間競爭」 沒點名中國
中美外交關係在特朗普主政下日益緊張,引發美國在口罩、檢測用品及生產疫苗原料等方
面亦出現短缺,阻礙該國應對新冠疫情的行動。路透社引述4名知情人士透露,上月20日
接任美國總統的拜登計劃採取行政措施,要求審查美國關鍵供應鏈,確保美國製造商從中
國等競爭對手中獲得所需的工業供應。
消息指相關措施將着眼於政府承包商和私人企業,旨在確保美國能夠提供應對新冠疫情的
商品,以及其他關鍵技術與原材料。該行政令將作為期100天的詳細審查,此後多個政府
部門在一年時間內作進一步審查,並採取相應行動。兩名知情人士稱,這些部門包括白宮
國家安全委員會、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和商務部,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聲稱看過拜登即將簽
署的一份行政命令草稿。有官員表示,拜登在競選期間承諾的行動將於「未來數周」實施
,預料會獲跨黨派支持。白宮拒絕評論事件。
《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官員稱,雖然這項行政命令不會單獨點名中國,但該草案使用了「
大國之間的競爭」的字眼,華府不時使用這種字眼來暗指中國。報道指一些拜登官員曾表
示認同前總統特朗普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但不滿他決策混亂及輕蔑美國盟友的態度,令
事情適得其反。
共和黨議員促拜登交代對華立場
此外,美國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全體共和黨議員周二(2日)去信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
利文,促請拜登政府提供明確對華立場。霍士新聞引述信件內容報道,議員在信中指雖然
獲拜登提名的部分官員曾在不同場合就中國問題表態,但他們仍感到困擾,質疑蘇利文未
有說明具體策略,例如政府計劃如何延續美國過去4年的措施,以保護美國免受中國威脅
的影響。
(路透社、金融時報、霍士新聞)
───────────────────────────────────────
「習拜」未通話 白宮:有策略地接觸 華學者:反映美着眼與盟友溝通
https://is.gd/IEHVo9
【明報專訊】
美國政府換屆近兩星期,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在周二(2日)的新聞簡報會上
,被問到總統拜登(Joe Biden)何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時表示,美國會有策略
地與中國接觸;目前無法預測何時會打電話。中國國際關係專家認為,這顯示拜登仍需時
間觀察美國國內民眾反應、與國外盟友溝通,中國也無必要急於通過通話恢復兩國關係。
拜登1月20日就任後,已先後與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英國首相約翰遜、俄羅斯總統普京與
日本首相菅義偉等多國領袖通話,何時將與中國領導人溝通受到國際關注。據白宮周二發
布的新聞簡報會紀錄,普薩基對此回應稱,美國與華接觸的方式以及對中美關係的處理需
戰略佈局;美國將努力確保從自身優勢位置出發處理與中國的關係。
普薩基:中美關係處理需戰略佈局
普薩基表示,目前不能預測雙方領導人何時會打電話,但一旦有相關安排,將通知各方並
發布通話紀錄。她補充說,美國的策略是與伙伴和盟友合作,來決定何時是正確時機。她
又表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將是多層次的,拜登將優先處理氣候、經濟、安全問題,「他
(拜登)在總統交接時這樣講過,當然他與其國安團隊談到廣泛的議題,也包括中國」。
公開報道顯示,自1980年美國大選以來,中國領導人開始建立向當選美國總統發去賀電的
傳統,更從2004年小布殊(George W. Bush)當選後,在發賀電基礎上再通電話表示祝賀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勝選後,習近平當天給特朗普發去賀信,並於當年11月14日致電
交流。如今「習拜」尚未通話,屬打破這一延續多年的慣例。
路透:延續特朗普強硬態度
路透社對此發表評論稱,這暗示拜登政府不急於與中國接觸。評論指出,儘管拜登政府尚
未全面闡明其對華戰略細節,但它已表明,將大體上延續前總統特朗普採取的強硬態度,
並誓言要「在競爭中擊敗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昨接受本報訪問時分析指,拜登目前還無法馬上展
示與中國和解的姿態,原因在於拜登不能對特朗普時期政策「一刀切」,要觀察民眾反應
,尤其是照顧支持特朗普的選民的關切,也需要跟盟友溝通,等美國面臨的社會、經濟問
題等逐步「通氣」,才有條件與中國領導人通話。「(不通話)主要是給他們(美方)時
間。」
華學者:不通話是給美方時間
王義桅表示,中方此前已多次表達「喊話」願意改善中美關係的立場,但前提條件是美方
尊重中國核心利益。他認為,中國也無需急於通過通話與美方恢復關係;通話不能不提雙
方矛盾,但提了則破壞雙方關係。他說,「中美關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凍了4年
多,(雙方矛盾)不是一下能解決。」
明報記者
───────────────────────────────────────
博明向拜登政府進言:不要跌入中國的談判陷阱
https://is.gd/fq9CHN
2021年2月4日06:38 美國之音
華盛頓—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週三(2月3日)發表離任後的首次公開演
說,向拜登政府進言,希望他們不要跌入中國的談判陷阱。
博明周三在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The Steven J. Gree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組織的一次論壇上說,中國在談判時非常善於採取
拖延政策,而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方一個重要的策略就是不允許中國把談判的時間拉得
過長。
「對於美國來說,我們要對中國施壓,盡快解決中國正在進行的那些危害於我們的國家安
全、繁榮和民主的事情,」他說,「所以,不要落入北京一次又一次設置的陷阱,也就是
試圖引誘美國進行長期的、正式的中層談判。」
在特朗普政府之前,美中進行了多年的戰略經濟對話(US-China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但是在解決貿易不平衡方面並沒有取得顯著的成績。
博明說,在2017年,前任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為內閣展示了一張圖,顯示了20年間「美中陷
入的這些各種對話,然而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和中國的知識產權侵犯卻不斷升級」。
博明在講話中還談到新冠病毒起源的問題。他認為中國政府的做法使得全世界可能「永遠
無法得知病毒到底是出現的」。他表示,前國務卿蓬佩奧在即將卸任前發布了一份文件,
裡面介紹了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目前全部掌握的信息清單。「文件中有一點新的信息,那就
是中國軍隊在武漢病毒研究所扮演的角色,而在此之前這從未被披露過」,他說。
他說,清單中還談到了武漢病毒研究所內部在2019年11月就發生了類似流感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博明的夫人是一位病毒學家,曾在美國疾控中心的實驗室工作多年。博明說
,「我的夫人對我對這場危機的理解很有幫助」。
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在1月6日國會遭衝擊當天從特朗普政府辭職。他被稱為「對華
冷戰的設計師」,同時也被視為「相對傳統而保守的國際主義者」。
博明畢業於馬薩諸塞州大學,專業是中國研究。畢業後進入新聞界,先後擔任路透社和華
爾街日報的駐華記者,在中國工作和生活近10年。後來他轉行進入海軍陸戰隊,積累了國
家安全方面的經驗。
2017年博明加入美國國家安全團隊,參與起草了國家安全戰略文件,把中國明確定位為美
國的戰略競爭對手,對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變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