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駐美大使秦剛履新:推動關係回正軌 「中美關係大門已開不會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7-30 07:37:11
標題: 駐美大使秦剛履新:推動關係回正軌 「中美關係大門已開不會關」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MKzhtL
https://i.imgur.com/1bH7Yrq.jpg
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左二)周三(28日)抵達美國。當晚秦剛召開中美記者會表示,
他將同美國各界架起溝通、合作的橋樑,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確發展軌道。
(新華社)
【明報專訊】
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周三(28日)從上海飛抵美國履新。他甫抵華盛頓即向中美媒體發
表講話,表示中美關係處於新的緊要關口,何去何從關乎兩國人民福祉和世界未來;他將
與美國各界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確發展軌道,同時祝願美國早日戰勝疫情。
明報記者
秦剛出使後,新華社報道,國務院昨公布任免名單,免去秦剛的外交部副部長職務。秦剛
此番出使美國,接替超齡任職、駐美8年的崔天凱,成為中國第十一任駐美大使。崔天凱
已於6月23日離任回國。
盼與美各界溝通 祝早日戰勝疫情
據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消息,秦剛抵美當晚,在發言中提到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稱基辛格在50年前秘密訪華,叩開了中國的大門,「我相信,中美關係的
大門已經打開,就不會關上,這是時代潮流,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他表示,中美正進
入新一輪相互發現、認知和調適中,尋求新時代彼此相處之道;中美關係處於新的緊要關
口,既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也有巨大機遇和潛力,何去何從,關乎兩國人民福祉和世界
未來;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美關係,是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期盼。
秦剛稱,他將按照中美兩國元首除夕通話精神,與美國各界架起溝通、合作的橋樑,維護
中美關係的基礎及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確發展軌道,「讓相互
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和平共處的中美相處之道由可能變成現實」。他最後祝願美
國早日戰勝疫情,人民幸福安康。同日,他向在美中國留學生致信,稱望他們成為促進中
美友好的民間大使。
秦剛抵美後,新開了個人twitter,發出的第一條帖文稱:「已抵達美國,期待在這個國
家接下來的時光」。後又發帖表示,他將在居家隔離14天後開展工作。外交部發言人華春
瑩亦在twitter發布短片,祝福「秦剛大使」順利抵達大洋彼岸。
乏駐美經驗 曾任職UPI北京分社
與1980年代以來歷任駐美大使不同,秦剛未曾派駐美國,履歷上與美國交集極少。但據澎
湃新聞,他加入外交部前曾在美國合眾國際社(UPI)北京分社擔任新聞助理,「熟知外
國媒體運作規律」。同時作為外交部禮賓司前司長,他多次陪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包
括在2015年陪同訪美,深得習的信任。《紐約時報》援引熟悉中國事務的白宮前官員何瑞
恩(Ryan Hass)稱,秦剛非常注重「領導人如何被描述及公開露面所傳達的形象」。
美駐華大使去年10月離任 懸空至今
《華爾街日報》4月最早引述消息稱秦剛或獲任命駐美大使,但直至其前日抵美之前,中
國官方一直沒有予以證實。而美國前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去年10月屆
滿離任後,職位懸空至今,美方尚未確認新大使任命。現時美國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由副
助理國務卿米德偉(David Meale)出任,他剛於本月12日起履職。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
系教授王義桅認為,美國內部意見太多,估計總統拜登一時半會也不能派出駐華大使,「
我們沒必要等」。
國際關係學者:緩和中美局勢 大使作用有限
中國前副外長秦剛接替崔天凱,擔任駐美大使。內地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認為,大使的角
色,對於緩和當前中美局勢的作用「相當有限」。
時殷弘對本報表示,中美關係自上屆特朗普政府開始不斷緊張,現今已進入「全面競鬥」
階段;前任駐美大使崔天凱從經驗、人脈、外交風格等各方面而言,可謂傳統上最出色的
駐美大使,但仍無法緩解中美持續交惡局面,「我個人(來說)對秦剛多大程度上能顯著
緩解局勢不抱太多期望」,強調中美關係惡化程度太深,且短期內難見修復可能。
「中美進敘事之爭 秦溝通能力好」
對於秦剛缺乏對美外交經驗而成駐美大使,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系教授王義桅表示,目前
對美工作是中國外交工作全局的重點,駐美大使人選要兼顧國內政治和國際局勢等變化,
綜合考量。
王義桅稱,秦剛在外交部禮賓司任職時曾多次陪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被視為與習最親
近的外交人員之一,比較能把握、理解習近平的外交精神和指示。王還指出,駐美大使不
僅要積極跟美國各界接觸,改善關係,也要能講好中國故事、理念、態度,因中美已進入
「敘事之爭」,而秦剛「溝通能力很好」,又具備「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能力。
秦掌禮賓司推改革 官媒讚「剛猛不失睿智」
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曾是外交部最年輕的副部長,他生於1966年3月,天津人,畢業於
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1992年進入外交部西歐司任職。1995年至2010年間,他3
度被派駐英國,曾任駐英大使館公使。他兩度出任外交部發言人,2014年起任禮賓司司長
,2018年升任副部長,分管歐洲地區事務和新聞、禮賓工作。
《北京青年報》旗下微信公號「政知圈」刊文稱,秦剛任外交部發言人時,常有媒體評價
他的答問「剛猛而不失睿智」。文章提到,秦曾回應關於「戰狼外交」問題,稱中方「面
對針對中國的各種瘋狂攻擊,中國外交官當然要站出來說不」,「有人無故無理罵人,還
不讓別人還嘴,豈有此理?!」
「上觀新聞」作者「官錦台」撰文提及秦剛的幾則軼事,稱2005年秦第一次主持記者會時
,「非常友善,發布完之後,下台跟所有中外記者一一握手」。偶爾,秦還邀請記者去外
交部附近酒店喝咖啡聊天。
創國家主席接受遞國書儀式
在禮賓司時期,秦剛帶來幾項「改革」,創造了包括國家主席接受外國新任駐華大使遞交
國書儀式,國賓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國事活動三軍儀仗隊納入女兵等。
───────────────────────────────────────
秦剛:中國新任駐美大使 熟悉外媒的習近平親密助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8010492
中國官方證實,原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的秦剛已抵達紐約,將接替崔天凱出任中國駐美國
大使。
現年55歲的秦剛曾在中國外交部負責新聞和禮賓事務。他曾多次言辭犀利地回擊外國記者
對中國的質疑。他還被視為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得力助手。
美中兩國的關係目前正處於數十年來的最低點,使得此次大使人選備受關注。在秦剛出發
的前一天,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到訪天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進行
會談,但雙方重申了現有立場,沒有達成具體成果。
崔天凱上個月結束了他在華盛頓的八年任期,68歲的他是中國任期最長的駐美大使,已超
過退休年齡。他在北京和華盛頓都被認為是一位經驗豐富和受到尊敬的人物。
抵達美國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消息,當地時間周三(7月28日)下午,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
抵達紐約,受到中國駐美國使館公使李克新、駐紐約總領事黃屏等外交官的迎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四(7月29日)凌晨也在其個人推特賬戶上證實,秦剛已啟程
赴任,並祝他旅程「安全和順利」。
在抵達美國後,秦剛便向媒體發表演講,他表示希望與美國各界架起溝通、合作的橋樑,
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確發展軌道」。
「中美關係的大門已經打開,就不會關上……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美關係,是兩國人民
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期盼,」他用英文說道。
他還表示,中美文化和制度不同,目前進入了「新一輪相互發現、認知和調適中」,兩國
在尋求新時代彼此相處之道。他還分別引用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話,
強調任何困難都可能被解決。
外界關注到的一個細節是,相比於中國其他的外交官任命,秦剛的此次赴美屢新顯得頗為
低調。直至其抵達美國之前,中國官方媒體都未按照慣例,發佈有關他被任命的報道。
今年4月,秦剛將擔任中國駐美大使的消息最早由《華爾街日報》披露,但中國官方一直
沒有予以證實。在周二(7月27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當被問及相關問題時,發言人趙
立堅表示:「我們將適時公布有關的消息」。
在抵達美國的同時,秦剛註冊了推特賬號。他在一條推文中稱,自己將在官邸進行14天的
自我隔離,盡快開始工作。
秦剛是誰?
秦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外交官,已在中國外交系統任職30多年。中國外交部公開信息顯示
,他曾三度派駐倫敦,在中國駐英大使館擔任參贊、公使等職務。
他為人熟知的經歷是其在2005年和2011年兩度擔任外交部發言人,期間負責主持例行新聞
發佈會。他是最早一批發表尖銳言論捍衛中國的外交官之一,也常在發佈會現場與記者辯
論。
2007年,他曾在記者會上回應有關中國國務院發表的《2006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問題時,
表示希望向美國贈送一份「禮物」——儒家典籍《四書五經》。他稱,希望美國學習孔子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
在2009年的一次記者會上,當秦剛被BBC記者問及有媒體報道中國當局要求境內生產銷售
的電腦預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時,他突然反問記者說:「你有孩子嗎?」
「如果你有孩子,或今後將要有孩子,我想你能夠理解廣大家長對互聯網上有害信息傳播
的擔憂和關切,」他說道。
2008年,在外交部記者會上,當被問到「槍與玫瑰」(Guns N'Roses)樂隊發行了一張名
為《中國式民主》(Chinese Democracy)的新專輯時,秦剛不屑一顧。
「據我了解,很多人不喜歡這類音樂,因為它太嘈雜,噪音太大。」接著,他意外地對記
者說:「我想你應該是一個成熟的成年人了吧?」
在2015年,他成為了禮賓司司長,負責中國對外活動和典禮事務,並在2018年被擢升為當
時最年輕的外交部副外長,分管歐洲事務和新聞、禮賓事務。
不過,與自1980年代以來的歷任中國駐美大使不同,秦剛並沒有與美國打交道的經驗,也
沒有派駐過美國,儘管在1992年加入中國外交部之前,曾在美國合眾國際社(UPI)北京
分社擔任新聞助理。中國媒體「澎湃新聞」稱,這可能使得秦剛「熟知外國媒體運作規律
」。
他是「戰狼」外交官嗎?
作為駐美大使,秦剛的前任崔天凱並沒有太多中國外交界近年盛行的「戰狼」言行,被視
為是風格較溫和的外交官代表。
崔天凱在去年接受美媒訪問時曾表示,揭開新冠病毒的來源是科學家的工作,而非外交官
,這被認為委婉地與當時積極散播病毒來源於美國實驗室陰謀論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
堅保持距離。
這讓外界關注,此次秦剛的赴美上任是否會改變此前崔天凱的聲調,加劇中美在包括新冠
病毒溯源和其他問題上本已十分明顯的分歧。
特別是,在今年2月的一次外交部吹風會上,當被問起「戰狼外交」的問題時,秦剛曾表
示:「如果我們看一看當前有的國家和有的人對中國進行的毫無根據、毫無底線的抹黑詆
譭,他們恐怕都不能用'戰狼'來形容,那簡直就是『惡狼』」。
「但鑒於中美關係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結構性因素的制約,如國內壓力和戰略競爭,一
位大使在影響兩國關係方面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他對路透社說道。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則對《紐約時報》表示,在習近平2015年
訪美期間,秦剛「在他覺得有必要的時刻會毫不猶豫地激怒他人」。何瑞恩時任國家安全
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中國事務負責人。
「秦剛非常關注領導人如何被描述以及領導人公開露面所傳達的形象,」何瑞恩說。「他
在習近平對白宮進行國事訪問時尤其如此。」
秦剛一直被外界視為是習近平一個非常信賴的助手,曾多次陪同習近平外訪。2016年,秦
剛曾幫助習近平籌備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據參加峰會的人向《華爾街日報》憶述,展
開主場外交的習近平有一次轉過身,半開玩笑地問秦剛,能否在連軸轉的日程中休息一下
,引起現場一片笑聲,緩和了氣氛。
不過,相比於經常使用挑釁性言論主動發起攻擊的趙立堅、盧沙野等中國「戰狼」外交官
,秦剛被視為在講話時更加謹慎和有分寸,在嚴肅政治議題外也更加溫和。他鮮有在新冠
病毒溯源等爭議性問題上發言。
美國駐華大使空缺
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政期間,中美關係急劇惡化。兩國在新冠病毒起
源、香港和新疆人權等多個問題上隔空交火。拜登上台後,兩國關係並未如一些觀察人士
期待的那樣得以改善。
兩國的較量無處不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三(7月28日)在新德里
會見了被北京視為分裂分子的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代表。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
長王毅高調會見了在美軍撤離後大舉攻城掠地的阿富汗塔利班的代表。
秦剛的近期工作可能包括勸說美國同意北京向謝爾曼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包括取消對中國
官員的制裁、對赴美學生的簽證限制以及對在美中國媒體和外交官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自美國前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在去年10月卸任以來,
美國駐華大使一職一直空缺。
據多家美國媒體此前報道,華盛頓計劃任命前美國駐北約代表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
las Burns)擔任駐華大使。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