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對抗氣候變遷 延時COP26終於達成折衷性全球協議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1-14 09:11:39
標題: 對抗氣候變遷 延時COP26終於達成折衷性全球協議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1140004.aspx
(中央社格拉斯哥13日綜合外電報導)
歷經兩週痛苦協商後,將近200個國家今天支持一項對抗氣候變遷的全球性協議,但仍未
達至科學家所稱為抑制危險氣溫上升所必須採取的措施。
富裕國家在格拉斯哥(Glasgow)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
COP26)氣候峰會,仍被指控未兌現資助脆弱國家的承諾,那些國家面臨乾旱、海平面上
升、野火以及暴風雨等威脅。
地主英國的COP26主席夏瑪(Alok Sharma)於馬拉松談判尾聲告訴與會代表:「現在已到
做決定時刻。你們的抉擇將會攸關重大。」
但印度和中國於最後一刻堅持,最終協議文本的化石燃料相關措辭必須淡化。
當達成最終協議時,熱淚盈眶的夏瑪說:「我要為協商過程的發展致歉,我深感抱歉。」
夏瑪接著敲槌宣布通過最終協議。
出席氣候峰會的各國代表肩負維持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2015 Paris Agreement)所設定
目標仍能達成的任務,即達成抑制全球升溫幅度介於攝氏1.5至2度之間。他們被賦予的任
務還包括,為面臨氣候變遷相關乾旱、洪水以及海平升上升等風險最高國家,尋覓必要資
金。
觀察家表示,今天達成的協議,距離避免危險升溫以及協助各國適應或補償災難所招致損
害等,仍遠不足夠。巴黎氣候協定主要建構者杜比安納(Laurence Tubiana)告訴法新社
,「COP未能提供正在受苦人民立即協助」。
最終文本敦促各國,加速努力「逐步減少」(phase down)未減量燃煤電廠以及「逐步淘
汰」(phase out)低效率化石燃料補貼。排放大國中國和印度反對提及前述汙染性燃料
,且最終協議文本的措辭相較於先前版本草案,遭到明顯淡化。
最終協議也呼籲所有國家,藉由於2022年前提交新國家計畫來加速削減排放,較巴黎協定
同意時程提前3年。
但受到以美國和歐洲聯盟為首富裕國家抗拒,最終文本對任何具體金援機制略而不提,那
些金援機制旨在協助已因氣候變遷蒙受損害的開發中世界,僅轉而承諾未來會針對此課題
進行對話。
雖然東道主英國表示,它希望COP26讓抑制升溫攝氏1.5度以內能達標,但聯合國科學家上
週評估表示,各國的最新氣候計畫正讓地球邁向升溫攝氏2.7度。
最終協議提及,富國也未能兌現10年前承諾,每年掏出1000億美元協助脆弱國家,「令人
深感遺憾」,並敦促富國緊急付清欠款且直到2025年。
最終協議也承諾將會倍增金援,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全球升溫。
但開發中國家表示,氣候峰會達成不均衡協議,太側重「減輕危害」,即各經濟體如何能
於2050年前捨棄化石燃料並達成淨零排放。
(譯者:劉學源)
───────────────────────────────────────
第26屆氣候變化大會最後一刻達成「妥協性」協議 聯合國秘書長稱其「重要一步,但仍
需繼續努力」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1/11/1094442
2021 年 11 月 13 日
氣候變化與環境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談判在向後延長一天后,近200個國家週六在蘇格蘭的格拉
斯哥通過了一份成果文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該文件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利益、
矛盾和政治意願。
古特雷斯在為期兩週的會議結束時發布的視頻聲明中說:「這是重要的一步,但還不夠。
我們必須加快氣候行動,以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1.5攝氏度的目標。」
古特雷斯補充說,現在進入「緊急模式」,結束化石燃料補貼,逐步淘汰煤炭,為碳定價
,保護弱勢社區,並兌現1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承諾的時候了。他說:「我們在這次會議
上沒有實現這些目標。但我們為今後取得進展奠定了一些基礎。」
古特雷斯還向年輕人、土著社區、婦女領袖以及所有領導氣候行動的人表達了期望。
「我知道你們很失望。但是前進的道路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有時候會走彎路。有時候遭遇
艱難險壑。但我知道我們最終能夠抵達目的地。我們在進行人生最重要的一場戰鬥,這場
戰鬥必須取得勝利。我們將永不放棄,絕不退縮,繼續向前。」
協議梗概
這份名為《格拉斯哥氣候公約》的成果文件呼籲197個國家在明年於埃及舉行的第27屆締
約方大會上報告他們在實現更大氣候目標方面的進展。
大會取得的成果鞏固了在這個十年全球致力於加速氣候行動的共識。
中國和印度在談判的最後一刻,中國和印度提出就淘汰煤炭的措辭進行修改。當天早些時
候散發的草案文本的措辭為「逐步淘汰有增無減的煤碳發電和化石燃料低效補貼」。週六
最後通過的文本措辭修改為「逐步減少」煤炭使用。
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主席阿洛克·夏爾馬(Alok Sharma)在向與會者通報這一最新進
展時情緒激動,幾乎落淚。
夏爾馬為「進程以這種方式演變」表示道歉。他說,他理解一些代表團會對更強有力的措
辭沒有被寫入最終協議「深感失望」。
這份成果文件還要求政府為更新減排計劃確定更為緊迫的最後期限。
關於發達國家為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行動提供資金這一棘手問題,案文強調需要「從所
有來源調動氣候資金,以達到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所需的水平,包括大幅增加對發展中
國家締約方的支持,使總的數額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
1.5度「脈搏微弱」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Patricia Espinosa)表
示:「談判從來都不容易……這是共識和多邊主義的本質。
她說,針對過去兩週內宣布的每一個承諾,人們都期望實施計劃和執行細則會隨之而來。
她表示,在採取適應行動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她呼籲人們「享受所取得的成就,但也為
未來做好準備。」
與此同時,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主席夏爾馬錶示,各代表團可以「可信地」說,它們已
經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的目標保持在可及範圍內。
「但它的脈搏跳動的很弱。我們只有信守承諾,它才能得以生存,前提是我們將承諾轉化
為快速行動,實現《格拉斯哥氣候公約》中提出的到2030年及以後提高雄心的期望,縮小
仍然存在的巨大差距。我們必須這樣做。」
他隨後再次引用了巴巴多斯總理莫特利的話。莫特利在會議早些時候曾表示,對於巴巴多
斯和其他小島嶼國家來說,「兩度升溫意味著死刑。」對此,夏爾馬要求代表們繼續努力
,讓融資流動起來,促進適應行動。
他最後說,人們在格拉斯哥創造了歷史。
他說:「我們現在必須確保我們接下來需要所採取的行動將使我們在《格拉斯哥氣候公約
》中做出的莊嚴承諾變為現實。」
「不是最糟糕」的結果
在大會最後一次進展總結全體會議上,許多國家哀嘆商定的一攬子決定邁出的步伐還不夠
。一些人稱之為「令人失望」,但總的來說,他們認識到,考慮到各國的分歧,在這個時
候達成協議是平衡的。
尼日利亞、帕勞、菲律賓、智利和土耳其等國家均表示,儘管存在不完善之處,但它們總
體上支持該案文。
馬爾代夫首席談判代表以一種苦樂參半的口吻表示,「這是一個漸進的步驟,但不符合所
需的進展。對馬爾代夫來說,承諾太過遙遠。這項協議沒有給我們帶來希望,」
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表示,該文本「是一份強有力的聲明」,並向代表們保證,美國
將建設性地參與關於損失、損害和適應的對話,這是讓各國達成一致的兩個最棘手的問題
。來自新西蘭的首席談判代表表示,「這份文本代表了『不是最糟糕』的結果。」
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的其他主要成就
除了政治談判和領導人峰會之外,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還召集了約5萬名與會者通過在
線和麵對面的方式交流創新想法、解決方案、參加文化活動以及建立夥伴關係和聯盟。
會議期間,還宣布了許多令人鼓舞的消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代表著世界90%森林面
積的1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承諾到2030年停止和扭轉森林砍伐。
還有就是由美國和歐盟牽頭的甲烷承諾,根據這項承諾,100多個國家同意在2030年前減
少這種溫室氣體的排放。
與此同時,40多個國家——包括波蘭、越南和智利等主要煤炭使用者——同意放棄煤炭。
煤炭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之一。
私營部門也表現出強烈的合作意願。近500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同意將其所管理的約佔全球
的40%的130萬億美元資產投資方向與《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原則保持一致,包括將全球
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此外,出乎許多人意料,美國和中國承諾在未來十年促進氣候合作。在一份聯合宣言中,
他們表示已同意就一系列問題採取措施,包括甲烷排放、向清潔能源的過渡和脫碳。他們
還重申了保持1.5攝氏度目標的承諾。
關於綠色交通,100多個國家政府、城市、州和主要企業簽署了《關於零排放汽車和麵包
車的格拉斯哥宣言》,到2035年在全球主要市場停止銷售內燃機汽車。至少有13個國家同
時承諾到2040年停止銷售化石燃料驅動的重型汽車。
過去兩週做出了許多「較小」但同樣鼓舞人心的承諾,其中包括11個國家成立的「超越石
油和天然氣聯盟」(Beyond Oil and Gas Alliance)。愛爾蘭、法國、丹麥和哥斯達黎
加等國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發起了這一首個類似聯盟,旨在設定國家油氣勘探和開采的結束
日期。
氣候行動簡要回顧
簡而言之,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是幾十年來聯合國協助幫
助避免所謂迫在眉睫的氣候緊急情況的努力中的最新和最重要的步驟之一。
1992年,聯合國在里約熱內盧組織了一次名為「地球峰會」的重大活動,會上通過了《聯
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在該條約中,各國同意「穩定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以防止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的危
險干擾。如今,共有197個國家加入了該條約。
自1994年該條約生效以來,聯合國每年都召集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舉行全球氣候峰會或「
締約方會議」(COP)。
今年本應是第27屆年度峰會,但由於新冠疫情,去年應該舉行的第26屆締約方會議延至今
年舉行。
───────────────────────────────────────
減碳措辭減弱 COP26成果打折
https://udn.com/news/story/122538/5890726
https://i.imgur.com/SgODi5a.jpg
聯合報 編譯陳韋廷/綜合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次締約方會議(COP26)十三日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協
定」,關於減碳及淘汰化石燃料補貼的措辭力道雖有所減弱,仍是歷來第一份提及化石燃
料的聯合國氣候協議。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峰會取得的成果多過預期,但不及原先希望,
不過一年後各國若提交更具雄心的減排計畫,全球升溫仍可能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之內。
峰會數個方面上強化巴黎氣候協定,首先是認識到一點五度目標的重要性,科學界也有了
二○三○年碳排須減半,以及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的共識。
此外,最終文本要求各國明年底前「重新審視並加強」二○三○年的減排目標,與會各國
最終也批准讓巴黎協定運作更加透明與有效的規範,顯示全球在必須應對氣候變遷的態度
上持續加速轉變。其他峰會成果則還有美中發表聯合聲明促進氣候合作、減少甲烷排放、
停止森林砍伐和逐步停售燃油新車。
不過,當近兩百國與會代表離開格拉斯哥時,仍面臨他們兩周前抵達該城市時的相同問題
。他們幫未來關鍵十年制訂的氣候計畫與承諾,加起來仍不足以達成巴黎協定設下的升溫
限制目標。
BBC報導,在峰會召開前,預估全球在二○三○年碳排放量是五二四億噸,經過各國在
峰會相繼承諾減碳,如今預估二○三○年碳排放量可減為四一九億噸,但距離控制升溫在
一點五度的二六六億噸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編譯李京倫/綜合報導
聯合國氣候峰會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協定」,但印度最後一刻就燃煤發電改關鍵詞,中國
大陸附和,令人擔心更難達成遏制暖化目標。
印度針對煤電提出把「逐步淘汰」改為「逐步減少」。淘汰是禁止使用,減少是減少用量
。大陸和印度分別是世界最大和第三大碳排放國。有幾個國家對此極度失望,因為煤電是
全球最大廢氣排放來源。
美國氣候特使柯瑞說,各國除了接受印度的要求別無選擇,否則大會無法達成協定。他堅
稱該協定對世界來說是好消息。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在聲明稿中說:「脆弱的地球仍搖搖欲墜,我們仍在敲氣候災難的
大門。」
瑞士環境部長索瑪魯加認為在煤電上改變字詞為「逐步減少」後,將更難把全球升溫幅度
限制在攝氏一點五度內。
地主英國的峰會主席夏瑪十四日接受BBC專訪說,協定是「脆弱的勝利」,大陸和印度
「將必須解釋自己對最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國家做了什麼」。
夏瑪說,他的角色是就最終協定「建立共識」,「我不會說我們失敗了,那是歷史性的成
就」,他堅稱協定「使人類仍有可能控制升溫幅度在攝氏一點五度」。
───────────────────────────────────────
搭私人飛機與會、協議「拖」稿演出…史上碳排最高的氣候大會
https://udn.com/news/story/122538/5890730
聯合報 特派記者林奐成/格拉斯哥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屆締約方大會(COP26)總算達成協議,但過程「拖」稿
演出,談判代表英國時間十三日直至下午五時,都還遲遲未能就協議達成共識。且根據英
國媒體報導,COP26愈慢結束,產生的碳足跡就愈高;專家計算,格拉斯哥大會產生的碳
排放量,將比上一屆馬德里氣候大會整整多一倍,更將成為史上碳排最高的氣候大會。
根據《蘇格蘭人報》報導,英國政府聘請的COP26永續顧問公司Arup近日發布報告指出,
本屆大會的碳排放量將達到十點二五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其中六成排放來自與
會人士搭乘的國際航班,包括許多代表團人士搭私人飛機。
該報告還點出本屆COP的碳排放來自幾個面向:活動開始前的商務籌備旅行,以及藍區
與會者在旅館和場區使用的能源、垃圾與水資源等。
COP26的碳足跡更逼近格拉斯哥機場去年全年碳排放量的三倍,也超過以往的氣候大會。
以二○一九年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的大會為例,排放量為五點一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是本
屆的一半,而二○一五年巴黎第廿一屆大會則為四點三萬公噸。
更令人憂心的是COP大會碳足跡年年上升。二○○九年,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第十五屆氣
候大會,排放量僅為二點六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P26 各國代表最終未交出讓世人滿意
的減碳承諾,但大會卻已產生的巨大碳足跡,勢必遭到環保人士抨擊。
───────────────────────────────────────
氣候大會協議未定 化石燃料補貼續爭持 草案最新版增模糊表述 專家質疑留「取巧」漏

https://is.gd/sChm4J
https://i.imgur.com/kDp6zjT.jpg
在聯合國氣候大會最新一輪全體會議舉行前不久,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左)與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右)在翻譯陪同下商討。(法新社)
【明報專訊】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未及在原定香港時間上周六(13日)凌晨2時達成協
議,相關談判「加時」直至香港時間今日凌晨1時仍未見分曉。在昨日公布的協議草案最
新版本,尚有保留原先要求各國明年升級氣候承諾和分階段剔除化石燃料補貼等有爭議的
表述,但增添了或可助其他國家「取巧」的模糊表述,惹來環保專家質疑。中方最新發言
未有像印度和南非般點名質疑化石燃料補貼的條文,但強調文件須作少許修訂以達至「平
衡」和「務實」。
華未質疑燃料補貼 稱文本須平衡務實
原定在香港時間昨晚10點半後重啟的新一輪全體會議,稍經拖延後才開始舉行,各國代表
輪流發言。中國代表團團長趙英民表明目前文本肯定不完美,但中方無意尋求重寫,認為
只需要小量修訂。他強調中方準備好跟各方合作,希望合作制訂「平衡、務實和堅定的文
本,反映各方關切」。路透社在這輪會議前引述消息人士指,當前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
國及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一直阻撓最終協定文本列入反對化石燃料補
貼的用語。不過,據外媒引述趙英民的發言內容,他未有點名提到這議題。
印度指各國應按自身步速減排
對比之下,另外兩個碳排大國印度和南非的代表就點名提到化石燃料補貼的議題。印度代
表質疑「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和「浪費式消耗模式」才是氣候變化的元兇,表明每一國
家都可以「自身步速」達至本身的減排目標,又反問:「如何有人期望發展中國家對煤炭
和化石燃料作出承諾?」南非代表同樣公開質疑有關化石燃料補貼的部分,強調「一套模
式通用於所有國家並非良好的解決辦法」,但未具體提出替代方案。
昨日公布的最新協議草案文本,與此前版本相仿,整體顯示力圖平衡氣候脆弱國、工業強
國、為經濟發展而消耗或出口化石燃料的國家等各方的訴求。外界焦點落在會否首次有氣
候大會協議提到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和化石燃料補貼,最新版本仍有保留相關條文,即為呼
籲各方「致力加快逐步淘汰不減排的燃煤發電和低效的化石燃料補貼,承認有需要支持邁
向公平轉型」。
可是最新版本比上一個版本多出了「不減排的」(unabated)、「低效的」(ineffici-
ent)和「公平轉型」(just transition,指協助發展中國家擺脫煤炭等化石燃料)等字
眼,惹來環保專家質疑留下取巧餘地。例如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全球副主任佩雷斯
・西雷拉指出,所有化石燃料都是「低效」,根本毋須特指逐步取消「低效」補貼。
氣候融資捱批 美:有建設地參與對話
另一爭議焦點落在富國給予太平洋島國等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融資,協助它們適應氣候變化
的影響。例如中方代表團團長趙英民接受新華社訪問時,便將矛頭指向發達國拖欠原本承
諾給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援款。《巴黎協定》原有相關規定,但迄今未能真正
落實,最新草案強調需要調動所有資源集資以達《巴黎協定》目標。惟對於抵償氣候變化
造成的人命傷亡、財物損失,文本只強調擴大行動及支援那些脆弱國家,例如提供融資和
興建抵禦到氣候變化的建築物等,卻沒有提出分配多少資源和資金。
有與會代表向法新社稱,草案文本原有方案要求創建設機構專責管理氣候變化帶來的損失
和破壞,但被傳統溫室氣體排放國所推翻。代表發展中國家的「七十七國集團+中國」談
判團團長托雷(Amadou Sebory Toure)表示,該方案由代表地球七分之六人口的全體發
展中國家所提出。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發言時表明支持草案文本,又追加保證指美方會有建設性地參
與有關抵償傷亡損失以至適應氣候變化的對話。
(綜合報道)
協議落實成關鍵 專家倡條文加辣促守約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曲終人散,但各國如何落實協議和承諾才是關鍵。有氣候環境法專家
認為還是要通過法律手段,例如制定更強而有力條文、把氣候承諾列入雙邊貿易協議等,
才可能使列國兌現減排承諾,但過於進取的話,很多國家可能會放棄參與。
國際協議向來依賴政治策略和施壓來確保合作而非以懲罰相逼。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
德分校國際環境法專家古魯斯瓦米(Lakshman Guruswamy)指出,各國自行訂定減排目標
的「國家自定貢獻」只是自願措施,協議如無法律約束力,根本沒方法落實或強制執行協
議,自然難以令減排難有進展。
條文過辣恐降參與意欲
1997年《京都議定書》就是具有法律約束力和懲罰機制的氣候協議,以2012年為期,限制
37個發達國履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承諾,並規定不達標者須被罰款。問題是各國須在
本國立法確認(ratify)才能生效,過程需時,不少國家要到2005年才開始生效,例如美
國更在限期屆滿時也未來得及確認,加拿大則在2011年見罰前退出。
有專家指出,2015年《巴黎協定》同具法律約束力,要求近200個締約國合作控制全球氣
溫較工業化前上升不超過2℃,理想目標是1.5℃,但協定容許各國按自身能力和經濟發展
訂定減排目標,而且沒有硬性要求達標,結果迄今能把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立法自我規
管的國家,只得歐盟27國、英國和新西蘭等少數。美國俄勒岡大學學者米切爾(Ronald
Mitchell)直言,《巴黎協定》如有加入更強硬守則,各國早就放棄加入,「毫無疑問,
(協議)過於進取會令參與減少」。
可借貿協逼遵守氣候協定
雖然在國際法層面,退出協定或未能兌現承諾並無法律後果,但難免要面對國際壓力。《
巴黎協定》設有每5年一次「盤點」承諾履行等機制,可藉此顯示哪些國家進度落後,形
成「同儕壓力環境」。有專家提出,可在其他具法律約束力的協定或雙邊協議加入援引國
際氣候協定。例如歐盟要求從2024年起,所有新訂貿易協定均會表明,作為締約方的發展
中國家倘達不到《巴黎協定》等環境公約條款,就會被撤貿易優惠待遇。聯合國環境署今
年1月數據顯示,提出氣候訴訟的國家由2017年的24國增至去年的38國。
(路透社)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