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zboy (tzboy)
2025-01-21 10:52:30院長大人曰:
修辦道者用菩薩戒來要求自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戒說穿了,就是你在本位上、本份上該遵守的規範、該盡到的責任。」
「戒律是定義在自己的本份與本位上,我該做的,我不敢不做;
我不該做的,我不敢做,這就是戒的宗旨,來自於一個本我。
假如我只是一介眾生小人,那我也沒有所謂的戒與禮可言;
但,我若是一個修行人、辦道者,那我就不可不用菩薩戒來要求自我。
事不關己則避,不想惹禍生煩,這只是眾生普遍的保身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
愛惜自我所有,慳吝財法不施,這只是眾生普遍的自私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
讚揚自己長處,批評他人短處,這只是眾生普遍的比較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
懶惰懈怠停頓,安於飽食終日,這只是眾生普遍的凡夫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
人若冷面對我,我便冷面對他,這只是眾生普遍的報復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
菩薩就是慈悲的化身,所以,
人家有建議時不接納他,人家責備時不感謝他,
人家怨惱時不關心他,人家說話時不傾聽他,
人家生病時不照顧他,人家錯誤時不諫正他,
人家起疑時不溝通他,人家結氣時不理會他,
人家嫌疑誹謗同修時不解釋導正他,
就是離了菩薩慈悲的本懷,就是犯了菩薩戒,就是失了菩薩位。
菩薩乃是攝一切應知之法,渡一切應渡眾生,乃願與一切眾生皆為同修,
而能同處、同時、同心、同見、同戒、同道、同解脫、同感一靈,這是不外其人、
不外其事、不外其物。
這等心量是天下眾生皆與我同此靈性,即是聖人之本性,如此即為菩薩戒也。」
心得:
仙佛慈語,大腦負載不了那麼多,
不如就我能力所及的,勉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