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白話及注釋

作者: a876352000   2014-09-23 01:17:02
王智隆居士著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原文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白話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注釋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
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
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
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
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
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
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
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白話》
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法會上聽了上述修行已有成就的二十三位佛弟子,談自己由於修所修法
門而得成就的那個圓通法門後,因時節因緣已經成熟,所以就同他一起共修的、分別有著
五十二種修行位的無量大菩薩們,同時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世尊跟前,恭敬地跪下去,
用頂禮佛足的最高禮節:雙手著地,掌心向上,把頭磕地於兩手之間,表示用自己的雙手
捧起佛足,高高舉過頭頂敬禮。禮拜完後,恭敬地向世尊釋迦牟尼佛表白自己的修行體會
說:
我以清淨自在功德神通力,回憶起在無量久遠的年代、早在像恒河裏沙子那麼多的大劫前
,有一尊佛,因為佛的大願及眾生根機的成熟,所以顯現在世界上,他的名號稱為無量光
佛。在這整整一個大劫的長時期裏,有十二位如來依次出現在世上。第一尊佛就是剛講過
的無量光佛,依次有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清淨光佛、
歡喜光佛、解脫光佛、安隱光佛、不思議光佛,而最後一尊佛的名號稱為超日月光佛。這
位超日月光佛,同前邊十一尊佛一樣,都親自教導和傳授給我同一個法門,這個法門的名
號稱為念佛三昧。
現在以兩個譬喻來說明念佛法門。第一個譬喻是:譬如有二個人,是親友關係。有一個人
特別關心另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一直在想念著另一個人;而另一個人卻不放在心上。
有時他們兩人相逢,有時他們兩人相見,但由於另一個人沒有思念的心,所以即使碰到了
,也同沒碰到一樣,擦肩而過;即使對面看見了,也同陌生人一樣,轉臉就走。這是比喻
佛一直在想念眾生,要想度脫眾生,而許多眾生因為業障太重,智慧太淺,暫時同佛無緣
,所以佛也難以度脫他們。倘若這兩個人相互憶念,甚至互相間都想得很苦,都想早日見
面,見了面後根本不願再分開,這樣的話,直至終生想念,甚至發願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好像影子跟人一樣,再也分不開。這是比喻眾生由於佛的世世教化,開發了智慧,發願要
最終成佛,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兩人總不分開。這是第一個以親友關係作的譬喻。
第二個譬喻是:十方一切如來,憐憫和思念眾生,就如同慈母思念自己親生的子女一樣,
這是最偉大的母愛,其中絲毫不摻雜任何私心。但是由於子女的愚昧、任性,只想放蕩遊
戲,不想歸家同受母子親情的歡樂,跑得遠遠地,連個音信也不通,害得老母親想煞也是
枉然。這是比喻佛一直在想念眾生,要想度脫眾生,而許多眾生因為業障太重,智慧太淺
,暫時同佛無緣,所以佛也難以度脫他們。倘若子女也因長久流浪在外而思念起自己的母
親,而且思念的心情也同母親思念子女的心情同樣迫切的話,那末母子們終生想念,甚至
發願生生世世永不分離,那末母子們也永不會分開。這是比喻眾生由於長久流浪生死,痛
苦異常,受到佛的教化後,開發了智慧,發願要最終成佛。這是以母子關係作比喻,要比
上一個譬喻更進一層。
倘若眾生的心裏一直在憶佛、念佛,表現在行動中也是時時處處口念佛號,身作佛事。這
樣長期堅持下去,快的話,一年、半年,甚至幾個月、半個月,可以見到佛;慢的話,在
這一輩子臨終的時候也必定能見到佛,離開佛總是不遠的。非但如此,也不需要再用其他
種種方法或法門,例如去學密、學禪,掐訣念神咒、打坐參話頭,只要把一句佛號牢牢溶
在心中,無論行住坐臥、無論喜怒哀樂,無論閒暇繁忙、無論得意失寵,心佛永不分離,
久而久之,功夫到了,自然就達到密宗的三密相應,禪宗的明心見性的'心開'境界。這情
形正好比身上塗抹香料的人會散發出香味一樣,這就叫做'香光莊嚴'啊!這就是以佛的功
德香、以佛的功德光來加持到你身上,令你身上也同樣有佛的香氣和光明,這是多麼了不
起的事啊!
我在菩薩道行道修行時,就是修的念佛法門。以清淨的念佛心,得以證到「無生法忍」。
由此「無生法忍」步步深入,最終成為補處菩薩。依照我的本願,現在就在娑婆世界,以
阿彌陀佛大願的威力來加被,以我本身菩提願力作接引,令所有真正發心、具足信願行的
念佛人,都最終歸入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清淨佛國中去。
世尊!您要是問我:最好選擇甚麼樣的圓通法門,可以使修行人能最迅速、最有效地得到
成就。事實上我覺得,最根本的選擇就是甚麼也不選擇。對外,不選六根種種形相(如眼
、耳、鼻、舌、身、意等根相);對內,不取六根種種根性(如見、聞、覺、知等性),
只'依'一個清淨精明的自性(事實上只是名'依'而已,清淨自性早離能所了也),便可把
六根統統管住了。以清淨的佛號為淨念,進一步說,以無雜念為淨,以不執念為念,這便
是淨念。在事相上,時時處處憶念不捨;在理相上,達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便是相
繼。能按照這個方法堅持去做的話,一旦功夫到了,自然就進入念佛三昧的正定境界,自
然就顯示出清淨的自性如來,同佛一樣,無二無別了。真能這麼做到的話,那才叫真正的
第一呢!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注釋》
1)大佛頂:指楞嚴咒,即本經所誦之白傘蓋佛頂咒。白傘蓋,梵云:悉怛多般怛羅,譯作
大白傘蓋,以譬佛之大悲光明遍覆整個法界。
2)如來:梵語多陀阿伽度,譯作如來,佛的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來三
界垂化者,是應身如來。
3)密因:如來之果德名秘密藏,入此秘密藏之因行名密因。密者,本經所說之陀羅尼,此
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密,密即因也。又,密因者,為佛菩薩之本地也。佛菩薩之本地秘
而人不能明,故云密因。《同義疏》曰:「真聖利物終不可測,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聖
真因唯聖自證,故云密因,未學之前不可輕說,陰有遺付者,不顯稱也。」
4)修證:修者,修行、受持也。受持者,受者,接受,無論何時何處,執受不放也;持者
,持守,牢牢把握而不放也。故知受持者,非一時一地之功用也,乃精進也。又,執者,
兼聞、思雙慧也。以聞法、思法之慧,立信極樂、願往生之德。持者,即修慧也,以聞思
雙慧為基,行真修實行之行。故知「受持」一詞,聞思修齊備,信願行具足也。證者,印
證也,以佛所說之經教、修法;以佛菩薩或修證有信之祖師、大德認可等,表徵自身修行
之層次階位也。
5)了義:對於不了義而言,顯了分別說示究竟之實義,謂之了義。了義不了義者,乃方便
(不了義)真實(了義)之異名也。《寶積經》云:「若諸經中有所宣說厭背生死、欣樂
涅槃,名不了義;若有宣說生死涅槃二無差別,是名了義。」
6)菩薩:菩薩,梵音「菩提薩埵」之簡稱也。「菩提」為覺,為道。「薩埵」為有情,為
眾生。又譯作開士、高士、大士等,總名為求佛果之大乘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也
。有自覺、覺他兩義:於己,則上求佛道,上求菩提以自覺;於人,則下化眾生,以菩提
法覺、化眾生也。故菩薩者,有覺悟之眾生也;能覺悟眾生之眾生也。
7)萬行:萬行者,種種之修行也;菩薩萬行者,修菩薩道也。菩薩道者,修菩薩六度(布
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萬行,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圓滿自利利他
之二利而成佛果之大乘行道。
8)首楞嚴:新云首楞伽摩,譯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究竟。佛所得三昧之名,萬行之總稱
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堅固也,以譬佛德之堅固,諸魔不能怖也。一切事究竟者,指佛德
之究竟也。
9)經:通題也,契經之簡稱也。佛所說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所具之機,故稱
契經。經者,徑也,入道之通途也;經者,經緯也,以種種理令萬事經緯分明,有條不紊
也;經者,常也,歷萬世而不變之真理也;經者,線也,貫串種種事理以成文者也;經者
,攝化也,攝化種種根機眾生令入佛道也。復有,湧泉:義味無窮,至心持誦,可得無量
義味也;出生:能生妙善,常誦經者,自可依仗經力,化剛為柔,變愚成智,罪滅福生,
成就善法也;繩墨:能為世出世間之楷模,猶木匠之繩墨,立定規矩方圓,以楷定正邪也
;顯示:能示正性,令讀誦者因之而開示悟入也。
10)大勢至:梵名摩訶那缽,阿彌陀三尊之一,侍於阿彌陀佛之右脅,主佛之智門者。菩
薩之大智至一切處,故名大勢至。真言以為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觀無量壽經》曰:「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童子教》曰:「觀
音為師敬,寶冠戴彌陀;勢至為親孝,頂戴父母骨。」
11)念佛:通常分念佛為四種:一、持名念佛,亦名散心念佛,於日常行住坐臥中,念佛
菩薩名號不斷也;觀像念佛,觀佛菩薩像令心攝於一處也;觀想念佛,凝心不動,想像諸
佛國之境界也;實相念佛,觀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之理也。另有「定散事理」四
種念佛:一、定業念佛,即上述之觀像及觀想念佛也;二、散業念佛,即上述之稱名念佛
也;三、有相(事)念佛,即上述之定、散二業念佛也;四、無相(理)念佛,即上述之
實相念佛也。而淨宗主要倡導者,乃散業之持名念佛也。《往生要集》云:「明尋常念佛
者,此有多種,大分為四:一、定業,謂坐禪入定觀佛;二、散業,謂行住坐臥散心念佛
;三、有相業,謂或觀相好或念名號,偏厭穢土,專求淨土;四、無相業,謂雖稱念佛欣
求淨土,而觀身土即畢竟空,如幻如夢,即體而空,雖空而有,非有非空,通達此無二,
真入第一義空,是名無相業。」
12)圓通:妙智所證之理曰圓通。就所證之理體而言,體性周遍為圓,妙用無礙為通;就
能證之行門而言,以覺慧周遍為圓,通入法性為通,謂為圓通。《楞嚴經》圓通之名目乃
據後義,即能證之行門,有二十五種。經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問,陳述各自修證之圓
通法門。
13)天竺:印度之古稱。《西域記》曰:「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毒,或云賢豆,
今從正音,宜云印度。」《玄應音義》云:「竺今作篤,或言身毒,或言賢豆,皆訛也,
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說云,賢豆本名因陀羅婆他那,此云主處,謂天帝也。」
14)沙門:又作娑門、桑門、沙門那,譯曰息、息心、靜志、淨志、乏道、貧道等。新作
室摩那弩、舍羅摩弩等,譯作功勞、勤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也。原不論外道、佛
徒,總為出家之都名。《注維摩經》云:「肇曰,沙門,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
勤行趣涅槃也。」《大經慧遠疏》云:「沙門,此翻為息,息諸惡故。」《法華玄贊》曰
:「沙門息義,以得法故,暫爾寧息,亦息惡也。」《慧苑音義》云:「沙門此云止息,
謂止息一切諸不善法。又曰劬勞,謂修一切劬勞苦行。又曰聽聞,謂多聞薰習是常業也。
」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
15)般剌密帝:梵僧名,譯曰極量,中印度人。唐神龍元年,在廣州之制旨道場譯《首楞
嚴經》十卷。詳見《宋高僧傳》二。
16)法王子:佛於法自在,故稱法王。《法華經 譬喻品》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維摩詰經》云:「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又,西藏喇嘛之職位,亦稱法
王,起自元世祖封八思巴為大寶法王。菩薩為生育於法王佛陀之家者,故總稱曰法王子。
經中多稱文殊為法王子者,以其為釋尊二脅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大智度
論》云:「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也。」
17)同倫:倫者,類也。同倫者,即同類也。《禮記 曲禮下》曰:「擬人必於其倫」。鄭
玄注:「倫,猶類也。」《易》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故曰「聲氣相應」,名為
同類。若依《華嚴》,則有八十四同。此處作同道、同修解,謂為同修佛道之道友也。
18)五十二:五十二者,數也。表勢至念佛一門,能攝信等五十二位諸法行故。五十二法
行者,一、十信位: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即攝十信法行;二、十住位:住在三昧,觀佛
實相,即攝十住法行;三、十行位: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即攝十行法行;四、十向位:
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即攝十向法行;五、十地位:心地觀佛,地如佛地,即攝十地法行
;六、等覺位:憶佛念佛,去佛不遠,即攝等覺法行;七、妙覺位:心想佛時,是心即佛
,即攝妙覺法行。十信乃至十地為五十位,等、妙二覺為二位,共成五十二位也。而此五
十二位之菩薩眾,則其數無量,皆為大勢至菩薩之同倫也。
19)頂禮佛足:五體投地,以吾之頂禮尊者之足,亦稱頭面禮足,頂禮佛足,以我所尊,
敬彼所卑,表敬禮之極。
20)白佛:白,表白,向佛陳說,恭敬發問,表白自心的意思,又讚歎佛的話語,也稱為
白佛。
21)恒河沙:恒河沙即是指恒河沙數,譬如數量極多。云何以恒河作譬喻耶?一為恒河之
沙既細且多;二以恒河為佛出生之地,佛弟子遊行之處,盡人皆知故。
22)劫:梵語稱劫波,譯成「分別時節」,指不能用年、月、日、時來計算的極長遠的時
節。或以世界成、住、壞、空一周所須時間為一劫,或以大、中、小時為一劫。小劫者,
以人壽八萬四千歲起算,每過百年減一歲,直減至人壽十歲,為一減劫,合一千六百七十
九萬八千年;反之,從人壽十歲起,每過百年加一歲,直加至人壽八萬四千歲,為一增劫
。增劫、減劫都稱小劫。十次增減,合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大劫。通常稱
劫即指大劫,合一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
23)佛:佛陀之略,譯作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二義:覺察煩惱,使之不為害,乃
一切智也;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名覺悟,乃一切種智也。覺復有自
覺、覺他、覺行圓滿之義:自覺者,簡別於凡夫、外道;覺他者,簡別於二乘;覺行圓滿
者,簡別於菩薩。又,經中通常以此稱本師釋迦牟尼佛。
24)出世:有二解,一、謂如來之出現於世也。無機不興,根熟則現也。《賢愚經》曰:
「如來出世實復奇特,令一切眾生皆獲利益。」二、超出世間入於涅槃,亦謂之出世。如
《大智度論》曰:「一人出世,多人蒙慶。」《心地觀經》曰:「諸佛子等應當至心求見
一佛及一菩薩,如是名為出世法要。」
25)無量光:十二光佛之一。以佛法身無量,所證一切種智無量,此智所發之光明自亦應
無量也。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
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此處直指智慧即光明,智光不二,此光即是真實慧也。又,
宋大慧禪師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佛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是法。」光能宣法,此
乃光之用也。故知此無量光一名,既顯佛法身(體)之無量,亦顯佛光明(相)之無量,
更顯佛說法功德(用)之無量也。
26)十二如來:阿彌陀佛之光勝於一切諸佛。《無量壽佛經》云:「阿彌陀佛光明善好,
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
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
超日月光、不思議光。」今此十二如來,即彼往昔恒沙劫前之十二如來也。《九品往生阿
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曰:「是內坐十二曼陀羅大圓鏡智寶像,其名曰:一切三達無量
光佛、遍覺三明無邊光佛、智道三明無礙光佛、六真理智三明無對光佛、色善三明光焰王
佛、一覺三明清淨光佛、普門三明歡喜光佛、入慧三明智慧光佛、光色三明不斷光佛、明
達三明難思光佛、五德三明無稱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
27)念佛三昧:三昧,梵音,舊稱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
心行處、息慮凝心、等持、等念、現法樂住等。定者,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
者,以正法為規接受所觀之法,故曰正受;調直定者,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
故曰調直定;正心行處者,端正心之念流,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慮凝心者
,止息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等持者,平等保持心念,故曰等持;等念者,諸
佛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現法樂住者,能現定中之法樂且令住者,故曰
現法樂住,乃正受之異名也。《智度論》曰:「諸行和合,皆名三昧。」《大乘義章》云
:「以心合法,離邪亂,故曰三昧。」《唯識論》曰:「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
依為業。」《探玄記》云:「三昧此云等持,離浮沈,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
住一境,故名持也。」「定」,在四禪以上,斷色界煩惱,「正定」斷無色界煩惱。念佛
三昧者,亦稱寶王三昧,乃念佛三昧之美稱也。以念佛三昧為三昧中之至寶,故名寶王三
昧。依《會疏》所云,以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為念佛三昧。《無量壽經》四十
八願中有「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即此謂也。
28)乖異:乖者,背戾、違逆,不和諧;異者,反常,異常也。乖異者,指人性情怪僻、
異樣、反常,不可以常情測度也。
29)十方:四方、四隅及上下二方共稱十方也。四方:東、西、南、北;四隅:東南、東
北、西南、西北也。
30)憐念:憐者,憐憫;念者,憶念。憐念者,《三昧經》云:「諸佛心者,大慈悲是。
」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如心,欲拔其苦。莫以己之罪惡,疑佛
見棄,自生疑阻。當知佛心,專於逆苦眾生之中,種種救度。
31)眾生:梵語薩埵,新譯有情。有三義:一、初生時共生,以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不
分男女尊卑,而眾共生此;二、由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三、經眾多生死。
32)逃逝:逃者,不辭而別;逝者,一去不返也。逃逝者,喻愚頑眾生,不唯不信佛念佛
,仰且毀佛謗佛。以不信故,造諸惡業,自甘墮落於三惡道中,受無量眾苦也。以是之故
,雖佛慈悲,念念相憶,終無益也。
33)歷生:經歷多生多世也。
34)違遠:違者,違背,背離;遠者,遠去。指逃子背離慈母,越去越遠。
35)憶佛:憶者,憶念也。六道眾生,戀慕如來,猶如幼子思母,窮子念父,亦如佛之思
生,則能感應道交,永不離佛也。又,憶佛者,憶念佛之名號、佛之相貌、佛之無緣大慈
、佛之無盡大悲、佛之無限光明、佛土之無量莊嚴、佛國聖眾之無量智慧善行、佛之無量
功德等等也。
36)當來:將來,未來。
37)不假方便:不需要借用種種方便之意。方便:方者,方法,指解決問題的手段;便者
,便利,使事情順利得到解決的種種措施也。又,方者,方域,指一定的地區,為了教化
大眾,需適應當地的風俗習慣;便者,便宜行事,指依當時之環境條件隨機應變以適應環
境也。又,佛菩薩一時濟度眾生的權謀稱為權;權即方便,方便即權。
38)心開:心解開悟也。開悟者,開智以悟理也。心智閉塞,則未解真理。開者,心解真
理時,方顯幽隱之理,說名曰「開」。心開者,以念佛心,入佛知見,圓滿菩提,歸無所
得,是名念佛心開也。
39)香光:香者,五分法身之香也,戒香清淨,即發慧光,喻智、斷二德也。戒香喻斷德
:香能辟惡,有除穢義,故喻斷除自他一切煩惱雜染也;光者,慧光喻智德:光能除暗,
故喻以三智之光破除眾生一切無明業障之暗也,自利利他,令一切眾生皆得成就佛道也。
此以念佛之功德,以佛之香光功德莊嚴而自莊嚴,故名香光莊嚴。莊嚴,見下注。
40)莊嚴: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又,以惡事積身亦云莊嚴,如《觀無量
壽經》云:「以諸惡業而自莊嚴。」有四種莊嚴:戒、定、慧、陀羅尼(持善不失,持惡
不生也。有法、義、咒、忍四種陀羅尼)。
41)因地:修行佛道之位也,相對於成佛之位為果地或果上而名。《圓覺經》云:「說於
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楞嚴經》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42)無生忍:忍者,安忍也。理本為不生不滅,今但言不生,亦名無生。菩薩於無生之法
,安忍而不動心,謂之無生法忍。無生法忍亦稱觀察法忍,觀察諸法深理而安然忍可者。
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不生。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智度論》云:「
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又,「乃至作佛
,不生惡心,是故名無生忍。」《大乘義章》云:「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
無生忍。」《仁王經良賁疏》曰:「言無生者,謂即真理,智證真理,名無生忍。」
43)攝:具吸收、取得、引導、感召、饒益、管束、鎮伏等義。此處是引導、感召、饒益
之義。
44)淨土:為金、銀、琉璃、玻璃等七寶所成之種種莊嚴,且無四趣、五濁之雜穢者也,
為佛、菩薩及得度眾生(聖者)所居之處。淨土有報土及化土之分:報土為佛、菩薩歷劫
修清淨行所感之果報也,有自受用淨土(佛土)及他受用淨土(地上菩薩)。化土乃佛為
眾生而變化之淨土也,為地前(初地以前)菩薩及得度眾生所居之處。《維摩詰經》中詳
述十七種淨土及往生淨土之八法。
45)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此六種身心所具之業器也。根之義,以此六物能造
善惡諸業,由業生報,因報招苦,如根之能助他生長蔓延,故目之為根。又,善業者,雖
能生妙果,而以業之故,輪轉生死,終遭苦報,故曰「由業生報,因報招苦」也。
46)淨念相繼:清淨之念,時時處處相續而不斷也。淨者,正信不疑,無垢無染曰淨;淨
念者,清淨之念也。一心繫佛,餘念不生,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是名「淨念」也。相繼
者,於事相而言,時時處處憶念不捨;於理相而言,入於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之境,是名
「相繼」。寂者,達真如理體而不動名「寂」;照者,以般若真智觀照萬法,了了分明名
「照」。
出自報佛恩網http://book.bfnn.org/books/0009.htm
作者: se2005 (se2005)   2014-09-23 10:35:00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大勢至菩薩!
作者: yaqqq (^^)   2014-09-25 17:07:00
隨喜
作者: erincy   2014-10-02 23:07: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