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經] 《五戒相經箋要》第七集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22-04-10 15:14:57
五戒相經箋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集)  2009/5/20  中國山東省海島金山
寺  檔名:WD11-003-0007
  《五戒相經箋要》,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上一集
講到五戒戒相中戒體、戒行。最近有學院的同學提出,什麼叫戒體;昨天也收到一位同學
來信,想要受五戒,看學院有沒有辦三皈五戒。目前如果在中國地區的同學,你們有時間
可以到山東慶雲海島金山寺,可以臨時安排給大家傳授三皈五戒的儀式。我個人建議,我
們最好是把這部《五戒相經箋要》學習過一遍,對整個五戒的內容,它的受持、開遮持犯
,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再來受戒也不遲。
  講到戒,如果依照南山三大部的《行事鈔》,把戒分別為四個方面:戒法、戒行、戒
相、戒體。戒法就是戒的條文、功能、作用、功德等,比如說我們現在講的五戒,或者沙
彌十戒、具足戒,每一條戒有很明確的條文,這個就是戒法。戒體,如果受比丘戒,得戒
體是做三番羯磨這個時候,這是講受具足戒、比丘戒,三番羯磨這個時候是要登壇受戒。
過去我們在戒場受戒,登壇,一壇三個人,這是講具足戒是在三番羯磨時得戒;受五戒是
在三皈依的時候得戒。因此我們要受五戒,必定先受三皈依,是在正受三皈的時候得五戒
。因此我們上淨下空老教授給人傳授三皈五戒,皈依證前面印的是三皈依,後面就是五戒
。有的人只受三皈依,就照前面三皈儀式來舉行;有的人發願受五戒,還是要從三皈依開
始,不能沒有三皈依就直接受五戒,因為五戒是在三皈依時候得戒體的,後面我們看到經
文會有一些說明。怎麼叫得戒體?「依法觀想」。依什麼法?佛講的戒法,每一條我們都
很清楚。依法觀想,在正受的時候「納受戒法於心」,納是接納,受是受持,接受過來了
,這個時候就得到戒體。有關這些方面我們講到經文還會提到,因為這又關係到懺除業障
這方面的問題,我們進入經文再來學習。
  戒行是受戒之後行為表現,表現在生活行為上,他的戒行清淨,這個就是戒行。戒相
,相是事相、相狀,「五戒、十戒各有其相」,就是在什麼情況之下,你做了就是犯戒,
相狀是不可悔還是可悔,相狀就是事相,狀就是當時的狀況。在經文裡面,佛也舉出幾個
例子,我們讀到經文就明瞭了。這是確定到底有沒有犯戒,沒有犯戒叫開緣,那個不犯。
犯了戒,輕重、大小不同,犯了是可悔還是不可悔,可悔就是可以接受懺悔的,不可悔就
是不可以接受懺悔。根據這些事相、當時的狀況,來判定可悔、不可悔或者無犯,這個都
是根據戒相,這就叫戒相,戒相也就是斷定開遮持犯的。因此我們持戒、還是犯戒、還是
無犯,這都必須在戒相上進一步去了解。所以明瞭戒相之後,才能夠守戒。
  因此我們在前面也跟諸位同學報告弘一大師的《律學大意》,弘一大師勸大家,關於
盜戒,等到戒相我們真正搞清楚、明白了,再受,可以稍緩。在五戒當中偷盜這條戒的戒
相是比較微細、比較繁雜的,因此我們要明瞭戒相來守戒心才踏實。現在很多人受了戒,
他沒有學習戒學,自己沒有學習,也沒有聽人說明,受了戒等於沒受是一樣的,對於戒律
這方面是一無所知,到底是持戒還是犯戒也不知道。有一些人受了戒回來,也沒有去學習
戒學,往往依自己的想法,認為是這樣的。因此有很多人受了戒回來,也產生很多困擾。
困擾產生,難免大家就會有疑惑,到底他現在是持戒還是犯戒,這樣做對還是不對,反而
心得不到清淨,因此我們才有必要來學戒,我們學一條就去做一條,這是最踏實的。
  下面也有舉一個例子,把戒法、戒體做一個比喻,「戒法如藥方,依藥方去拿藥,必
須要煎、要喝,喝了藥才能治病。沒喝之前,藥是藥,你是你,沒有作用;若喝了就能發
生功效,治你的病。戒亦同然」,戒也是這樣的,「了解戒法(藥方)」,了解戒法就好
像開出藥方。藥方開出來是不是就能治病?還是不能治病,你要依這個方子去抓藥、煎藥
、喝藥,才能治病。所以「要有戒體才有作用」,有戒法,要有戒體,它才產生作用,「
喝藥就如同納受戒體」,就是你接受了。「未納受戒體之前,戒是戒,你是你」,好像藥
方開出來,我們也沒有去抓藥,也沒有煎藥、沒有喝藥,藥方是藥方,跟我們還是不相干
的,沒有作用。「受戒納受戒體之後,身心充滿此無作戒體,即有防非止惡的功效」,要
犯戒的時候,它自然會產生作用,來提醒你不能犯戒,這是戒體的功能。以上我們就把戒
法、戒體、戒相,簡單報告到此地。
  下面我們要進入人題,這裡寫的是「人號」,就是一般講的人題。一般講經,把經題
介紹過之後,介紹人題。本經註解沒有介紹經題的通題跟別題,我們此地也簡單的做一個
補充。我們這部經,「佛說優婆塞五戒相」,這八個字是本經的別題。「佛說優婆塞五戒
相」,這是別題,別就是區別,跟其他經典不一樣的。就如同我們寫文章,每一篇文章都
有一個題目,題目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就叫別題。「經」這個字叫通題,凡是佛說的,
不管大乘經、小乘經,長經還是短經,統統叫經。經這個字是我們中國人對聖人的言語行
為,記錄下來尊稱為經。我們中國古人對經是非常尊重的,只有聖人講的話才稱為經。聖
人以下的一般講傳,像《左傳》、《公羊傳》、《榖梁傳》,這是賢人講的。所以經這個
字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聖人這些言教、身教最尊重的。一旦稱為經就是不能改變的
,就像我們佛門經典一樣,一旦冠上經它就是真理,真理是永恆不變的。所以佛講的都稱
為經,菩薩講的叫論。論有討論的空間,可以討論,所以菩薩作的叫論。這一方面是謙虛
,一方面也是尊重,菩薩作論。一旦稱為經,一定要經過佛的認可,佛的法印認證,才能
稱為經。所以在三藏裡面,有經律論,律是佛制的,除了佛之外,菩薩都不能制訂戒律。
經是佛講的,另外有四種人也可以說經,只要他講的跟佛的法印相應,都可以稱為經。論
是菩薩造的,我們常常聽到的《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
造的,這些稱為論藏。
  經這個字的意思也很多,如果我們同學在網站上常聽我們淨老教授講解,應該大家都
聽過,經有貫、攝、常、法四個含義。貫是貫穿,每一部經從頭到尾,整個脈絡有條不紊
,它是一貫的,一點都不亂。而且經的文字也做到不增不減,多一個字是累贅,少一個字
意思就不圓滿,所以有貫的意思。攝是有攝受力,經沒有意思,它會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境
界不同,感受就不一樣。我們境界不斷提升,同樣讀一部經,你的體會、你的悟處、你的
感受都會不一樣,它會跟著你提升。我們很多人同樣讀一部經,或者聽一部經,經的文字
是一樣的,我們每一個人讀,各人的體會也不一樣。同樣的道理,一部經,我們大家一起
聽這部經,每一個人的體會、理解、受用都不相同。經為什麼有攝受力?因為它有無量義
。因此我們不斷的去接觸,就有新的意思不斷的湧現出來。所以經又有湧泉的意思,就像
地下的泉水,不斷的湧現出來。因此它有攝受力。
  這樁事情我們也不難理解,比如說我們常常讀《彌陀經》,天天讀,似乎我們天天讀
,每一天的感受都會不一樣,因此我們每一天讀也就讀不厭。如果世間一般的文字,像一
般報紙、雜誌,我們看一遍,大概就不想看第二遍。過去有人把經典翻成白話文,我也看
過《佛說阿彌陀經》有翻成白話文的,翻了很多,印了一陣子,現在好像就沒看到了。為
什麼很短暫的時間大家就不想去讀了?因為翻成白話文,他讀一遍,再讀第二遍就沒有意
思了。大家讀了這一遍,看意思就這樣,已經明白了,再讀第二遍沒有新的意思,沒有新
的體會,沒有新的感受。就像看報紙一樣,你看過一遍,不會想看第二遍,它的攝受力只
有一遍,頂多二遍、三遍,到第四遍大家就不想看了,這是白話文沒有攝受力。經是文言
,它有無量義,所以它有攝受力,這一點我們也務必要明白。所以現在很多人發好心,要
把經翻成白話。翻成白話,實在講浪費時間,人家看一遍,不會再看第二遍,可能連一遍
都不想看,何必去浪費這些時間、精神、人力、財力、物力?
  所以我們建議,要翻白話文,不如依照經的原文去作一個註解,《彌陀經》也有白話
註解,這個空間就非常寬廣。你看自古以來註《彌陀經》就一百多家,為什麼同樣一部經
這麼多註解?註解意思都不完全相同,但是也都沒錯。為什麼?因為它有無量義,看你從
那個角度去看。所以註解有註的比較圓滿,有的比較不圓滿,有的偏重在哪方面的,就是
我們通常講的見仁見智。好像看廬山一樣,側看跟橫看不一樣,都是看到那個山,但總是
不圓滿。最圓滿是什麼?經的原文就是圓滿的。這是講到攝。
  常就是永恆不變的叫常。我們世間法都是無常的,都有時間性,過了這個時間就不能
用。為什麼?它不是真的,是虛妄的。比如說科學家發現很多理論,他發表出來了;後面
一個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又把前面那個科學家的理論推翻掉了;後面這個科學家他發
現的,以後的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又把他推翻了。會被推翻的,這說明什麼?它不是真
的,他只是看到一個片面的,一個短暫性的。我們講出這些道理,如果不是真理,它就禁
不起時間、空間的考驗。比如說佛經,包括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講的經典,像儒家的四書、
五經、十三經,放諸四海皆準。不是說我們中國人是這個道理,拿到外國就不是這個道理
,不是這樣;是拿到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族群,它這個道理就是這樣
,這樣才能稱為經。所以經它不會因為時間、空間(就是地區性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為
什麼?因為它是真理。
  真的就是恆常不變。我們世間人講的,發表一些思想、言論、學說,都是短暫性的,
有的最長幾十年,甚至七、八年,他自己就發現他自己講的不對。這個過去蔡老師在講《
弟子規》也常常提到,現在很多人去買現代人寫的《教育心理學》,怎麼去教小孩子。過
了大概七、八年,他自己又寫一本書,說他之前錯了,十年前、二十年前寫的那本書,有
一些地方是錯誤的。但是錯誤了怎麼樣?他那個書已經流通了二十年,買了那個書,那些
人去看了,跟著他錯了二十年。這是不需要等到幾十年,幾年之間就發現不對了。因此孔
老夫子為什麼示現「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就相信古聖先賢的,為什麼?因為經驗的累
積。現代人你一個新的東西,你沒有透過實驗,你不知道它的可靠性,是一個未知數,也
就是沒把握的。古人的東西他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經驗累積,留下來的。我們「信而好古」
,相信古人的,轉述古人這些智慧、經驗給後人,這個就不會錯了,這是真實的。這是講
到常的意思。
  我們想一想,佛經它如果不是真理,為什麼每一個時代都有人依照這個經修行證果的
?有人依照這個經典修行證果的,他把他的經驗,實際上得到的效果他再告訴後人,這樣
不斷的傳下來。如果不是真的,不要說傳了三千年,恐怕三十年都有問題,就傳不下去了
。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因此我們淨老教授也常常勸我們大家,多看看古人的,今
人的做參考。這個態度是我們要學習的。
  經第四個意思是法,法有軌則的意思。如果我們依照法則,依照法的軌則來修學,就
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如果你不依照理論方法去修,自己要去創新,就達不到你要的目的
。先不要講了生死、作佛,比如說我們世間人,世間一般人所求的不過是財富、聰明智慧
、健康長壽,這三種果報在我們這個世間,不管那一個族群都在追求這個。但是追求這個
有的人得到了,有的人還是得不到。這說明一樁什麼事實?得到的人是不是用他的理論方
法得到的?這個也不一定;沒有得到的人,也是同樣道理,用他的方式。比如說賺錢,現
在世間教人很多賺錢的方法,這些雜誌、書也都流通的很廣,像經濟學這類的。這個我們
在書攤看,教人家怎麼去致富賺錢那個書太多了。但是實際上怎麼樣?我們去買那個書來
看,我們就發財了嗎?大家想一想,我們頭腦冷靜的想一想,不一定。有的人他是發了財
,但是多數人他還是發不了財。那說明什麼?說明世間人他發表的這些言論,不是真的,
它不是真理,它不是真正發財的正因。如果他這個理論方法是發財的正因,應該每一個人
去學每一個人都發財這樣才對,為什麼有的人他發了財,有的人他還是發不了,這說明什
麼?他的理論方法不是正確的。正確的在那裡?都在佛經。佛給我們講,你發財的正因是
什麼?財布施來的。不是你頭腦很好,你有很多好的辦法,那只是一個助緣,不是發財的
正因。因就像種子一樣,那些方法是一個助緣,如果你沒有種子,再怎麼好的助緣下去,
也長不出東西來。就好像你種水果,你沒有水果的種子下去,你天天給它施肥、澆水,又
給它陽光,它能長的出來嗎?長不出來。為什麼?它沒有種子,沒有正因在。你有這個正
因,再加上這個緣,它就長出果實。聰明智慧是法布施來的,不管世間法、佛法,你樂意
教人,不吝法,你就得到聰明智慧。聰明智慧也是很多方面的,有世間法、有佛法,你這
方面的布施多,果報就是得聰明智慧。身體健康、長壽要修無畏布施,布施一切眾生無畏
,你就得健康長壽的果報。這個就叫法。你依照佛講這個法,理論方法去修,才是正確的

  法在那裡?在經典。所以經有貫、攝、常、法四方面的含義,這是通題。「經」這個
字是通題。有關「經」這個字,意思也非常的多,我們在此地只是很簡單的,把比較重要
的意思提出來。本經《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這部經的經題,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人題,這裡是講「譯主」,就是翻譯這部經的主席,翻譯經的主持人,我們現在講主
持人,他主持翻譯這部經的。我們一般講經,經題介紹過了,接著就介紹人題。人題就是
介紹翻譯這個人他的時代,他的國籍、一些事跡,這個也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都知道,佛
教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印度的梵文要在中國地區流通,必須透過翻譯這個工作。因此這
個翻譯的工作,在古代都是國家在做的,國家非常重視翻經的工作。接著我們來看「譯主
」,就是人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摩譯】
  『宋』這個字就是指朝代,就是翻譯這部經的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宋朝,一個
趙宋,一個是劉宋。趙宋是比較晚,就是趙匡胤他建立的朝代,比較晚。這裡這個宋是劉
宋,這個劉宋是東晉時候的,就是南北朝那個時代,這個就比較早。
  「罽賓國即今之喀什米爾,獅子國為今之斯里蘭卡。高僧大德住山則虎患息,古時常
有此種感應事跡,如明朝時蓮池大師亦同。」這個法師的國籍不是我們漢族的,翻譯經典
的法師,有很多是不同族群的。在古時候,這個地方叫罽賓國,就是現在喀什米爾這個地
方,它是一個國家。我們在經典裡面也常常看到罽賓國這個名稱,在古時候它是一個國家
。另外一個獅子國,就是現在斯里蘭卡。這是講到法師他是罽賓國的人,他的國籍就是罽
賓國。
  『求那跋摩』是梵名,是梵文的名稱,翻譯中文是功德鎧,是劉宋時代翻譯經典的高
僧。他是北印度罽賓國的人,二十歲出家,並且受了具足戒,精通經律論三藏。一般翻經
法師,都必須要通達三藏,所以我們一般就講三藏法師,「故時人稱其為三藏法師」。
  「三十歲時,罽賓王薨」。在我們中國古禮《禮記.曲禮下》講的,天子死叫「崩」
,好像山崩一樣;諸侯死了叫「薨」。在當時附近的國家,也都尊崇漢地這個王朝,他們
有獨立的國家,國家比較小,就像我們中國周朝時代八百諸侯一樣,所以侯都稱「王」。
諸侯死叫做「薨」,大夫死了曰「卒」,就是士卒的卒;士就是讀書人,讀書人死叫「不
祿」(不要的不,福祿的祿);庶人死,庶人就是一般老百姓,死了就叫死了。所以古人
有分階級的,他的身份、地位,死的時候貼的就不一樣。我們也要明白中國這些古禮,看
到古書寫的這些,我們才知道是什麼意思。過去我也常常看到人家寫卒,一般人他也寫卒
,如果我們沒有看《曲禮》,不知道「卒」是用在那個身分地位的,是大夫,大夫就是做
官的。這是講罽賓王他過世了。
  「眾請師還俗嗣王位」。從這裡我們就知道,「求那跋摩」是罽賓國的王子。他二十
歲就出家了,三十歲他的父親死了,大家請他還俗來繼承王位。「師辭而不納」,他推辭
了,他不回去接受這個王位。「遂隱遁遠走獅子國弘揚佛教」。後來他就隱居了,遠走就
是到很遠的地方,到斯里蘭卡去了。
  斯里蘭卡現在也是一個佛教國家。在二OO四年南亞大海嘯,斯里蘭卡也是受創很重
。所以我們學會,淨宗同修大家也捐了一些錢。剛好一個斯里蘭卡的法師到台灣來,他來
學中文,會講中國話,講得還不錯,他來找我,我也捐了一些錢給他回去蓋房子,他也一
直想請我們過去。佛陀教育基金會簡豐文居士,前年一直給我講,說請我去斯里蘭卡。這
個法師叫強帝瑪,他跟他們斯里蘭卡的官方,關係也都很好,他說請我們去,他可以請總
統來接待我們。我就給簡居士講,這個信息應該給淨老教授講,他去了就比較有作用,可
以跟他們交流教育方面的大事。
  這是講當時求那跋摩,他有到獅子國去弘揚佛法。「後又至闍婆國」,就是現在的爪
哇,也是在東南亞這一帶,去傳道。到了「劉宋文帝元嘉元年」,就是公元四二四年,「
師經由海路至廣州」,海路就是坐船到了中國廣州。「見虎市山之形勢頗似耆闍崛山」,
耆闍崛山我們在很多經典都讀到過,佛有很多經是在這個山講的,像《無量壽經》就是在
這個山講的。他看到廣州虎市山,形勢就很像耆闍崛山,所以他住在那個山,就把那個山
改稱為靈鷲山。因為耆闍崛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就叫靈鷲,就稱為靈鷲山。「並在山中建
立禪室以習禪。山中本多虎患」,就是這個山的老虎非常多,「及至師居於此地之後,則
無有其害」,就是求那跋摩法師住到這個山之後,那些虎也就搬家了,就不會再出來傷害
人。
  到了「元嘉八年至建康,文帝禮遇之,敕住祇洹寺。未久,即於寺中宣講《法華經》
及《十地經》,法席甚盛。此外,師亦從事譯經工作,譯有《菩薩善戒經》、《四分比丘
尼羯磨法》、《沙彌威儀》、《優婆塞五戒相經》等。享年六十五歲。」這是他到中國來
之後,皇帝也建了一個祇洹寺來供養法師,請法師在這個寺院講經,並且翻譯經典。以上
就是翻譯的人題,我們就簡單的報告到此地。
  下面是「箋要主」。我們這次講解的課本,是採用蕅益祖師的箋要為主的。所以這裡
也把這個註解箋要的主持人給我們介紹了。這個是:
  【明沙門智旭箋要】
  註解給我們講,「智旭,明代僧」,就是明朝時代的人,是明朝末年出生的。他是吳
縣木瀆人,吳縣是在現在的江蘇省,大概在上海西側,當時是水運的中心。那邊有一個湖
叫太湖,也是很有名的,他就是這個地方的人。他俗姓鍾,他的名叫際明,字蕅益,蕅益
是他的字號,他的本名叫際明,俗家姓鍾。他這個字之外還有別號,中國古人有名、有字
、有號,別號就很多,可以取很多別號的,他有一個別號叫做八不道人。
  「少習儒學,以衛道為職事,曾撰《闢佛論》數十篇。十七歲時,因讀蓮池大師之《
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悟己非,取所著《闢佛論》燒毀」。這段話是講他年輕的時
候讀儒書,在我們中國從宋朝程朱闢佛,闢佛就是作些文章批評佛法,有很多讀書人受到
他們的影響,排斥佛法。蕅益祖師他也不例外,他也是讀書人,當時他也受到影響,影響
之後他就寫了很多《闢佛論》,就是批判佛教的這些論文出來了,他也是想要衛道,保衛
儒家這個道,這是年輕時候。後來他讀到蓮池大師的《自知錄》、《竹窗隨筆》,才知道
自己錯了,所以他就把以前寫的全部燒掉。好,今天時間到了,「箋要主」我們下一集再
跟大家來報告。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