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BBTN] Do High Salaries Lead to High Ticket …

作者: dufflin (怨憎會 愛別離 求不得)   2009-01-18 19:22:45
: 但如果要倒過來說票價上來,未必會帶動薪水上漲,則(絕)非如此。門票收入
: 越多,老闆口袋越飽,球員也越有機會拿到高薪;Bonds、A-rod等超級明星姑且
: 勿論,Derek Bell或Pat Meares之流也能滿載而歸。
: (待續)
以上是新場館的部分。但別忘了,'91到'05之間沒有生出新場館的那十二支球
隊,票價同樣調漲了平均將近50趴。顯然票價持續竄升還有啥別的因素支持呢,
使得球迷有意願(也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票價來看棒賽。
或許有人會說,「啊就棒賽的需求上升呀。」但近幾十年來,棒球的吸引力相
對於其他運動而言其實是衰退的呢。'01年的時候,只有12趴的成人覺得棒球是
他最喜歡的體育活動,排行第三,但百分比可是遠遠落後美式足球跟籃球。還好
運動這行整體來說是向上走的。芝加哥大學Allen Sanderson的研究指出,這行
的營收、票價都是持續攀升,其中大學足球跟籃球尤然。
這某程度上要歸功於'90年代的經濟榮景。特別是段期間有賺到錢的人,又剛
好是運動這行鎖定的對象。Sanderson的研究認為,過去二十年裡頭,所得分佈
落在前百分之五十的人們混得挺不錯,其餘則未必如此;而後者又正恰好並非親
臨現場觀看球賽的主力客層。
'79到'97年,美國家庭稅後年收入的中位數增加了3,400,然而家庭稅後年收
入前百分之一的那群,平均則是增加了414,000。再加上'80年代大幅減稅,最高
那級的稅率從70趴一口氣降到35趴,球迷拿著退稅的支票,正好可以花在那些新
推出的球場套房或是包廂上頭。
結果呢,現場看球變成越來越奢侈的消費。'90年代跟'80年代相比,現場看球
次數有變多的,只剩下家庭年收入超過50,000的這一群。經濟學家John Siegfried
以及Tim Peterson在'90年代末期,曾經花了十五個月的時間分析親臨現場觀看
各項體育活動人士的收入水準,發現這些人的平均收入,幾近全國平均值的兩倍。
這裡所謂的親臨現場,還沒有把公司企業買的票以及套房包廂之類的算進去喔。
也就是說,實際的落差可能還要更大。
事實上,收入偏低的球迷正逐漸從球賽現場消失。而當球團熱衷於推出新場館
的同時,也意味者球團是把他們的客層鎖定在花的起的大爺身上。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