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廁所比例多寡問題居然也有人要抱怨
小弟我真是大開眼界
以前沒法規要求公共場所男女公廁數量時
我都記得我去去外面餐廳吃飯或觀光
女生廁所永遠大排長龍
永遠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尿完上車沒得玩的標準典範
甚至衍生出女性外出少喝水、常憋尿的奇怪現象
考慮到男生多半只要拉拉鍊尿尿而已,只有少數人要脫褲子大便
但是女生尿尿、大便、換衛生棉,全部要脫褲子脫內褲擦衛生紙的情境(比男生花時間)
,加上婦女帶兒童(男、女)上廁所往女廁跑也很常見的情況下
使用次數頻繁、使用時間長,捷運廁所數量順勢增加以消化大量使用者,
這樣也很合情合理呀
而且上次人口調查,台北市、新北市性比例分別是台北市 92.23、新北市 97.06
台北市是全台灣女性最多的地方
配合幾年前的法規修改
捷運女廁數量增多,就某些人而言,這法條是錯在哪?
我真得看不懂呀
男生廁所數量又沒相對縮減、變少,除非小便斗或馬桶壞掉、集體食物中毒
男性根本不至於排隊上廁所吧
至於廁所內化妝的女生,不都是在洗手臺前化妝嗎?
這應該不是廁所大排長龍的主因
這要仇女也仇錯方向了吧
跟女廁塞爆大排長龍的現象,造成我和女性親友出門得等她等到天荒地老相比而言
我覺得松山線這樣弄很值得鼓勵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