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新聞媒體狂報松江南京很複雜,又有島式和側式月台,想请教和美麗島不是差不多嗎,台北應該不少人來過美麗島,不會太難適應吧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14-11-09 21:47:00如果跟美麗島一樣那就真的很複雜。一定會有人搞錯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4-11-09 21:47:00沒那麼多人 而且也不是那麼多人一定都在美麗島轉車XD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14-11-09 21:48:00至於高捷... 運量差很多,而且轉乘的人就更少了...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風)
2014-11-09 21:48:00就轉乘距離來講是比美麗島短 因為美麗島站是T字型 橘線部分的穿堂層中間還有非付費區走道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14-11-09 21:49:00美麗島的問題是指標不夠清楚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風)
2014-11-09 21:49:00就算真的走錯 更換月台的路徑還是松江南京站較短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4-11-09 21:50:00路型限制線型與站體外框....
因為我覺得被媒體講到這樣的設計好像台灣第一次有這樣的站體設計一樣....好歹高捷通車也快6年了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風)
2014-11-09 21:54:00#1JLS3T4Y [新聞] 美麗島站像「迷宮」 轉車有撇步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54:00因為美麗島站已經被批評過了....
捷運最大的迷宮是台北車站吧..台北人連那裡都走的出來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58:00北車會迷路但不致失去方向感 但松江南京是會失去方向感的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4-11-09 21:59:00方向感是可以慢慢建立起來的 多走幾次就好啦
在美麗島轉乘的人應該不會少才是.畢竟要去駁二.西子灣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風)
2014-11-09 21:59:00我是覺得通勤族多走幾次就沒問題 不熟的人就要靠指標導引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風)
2014-11-09 22:00:00這點還有調整空間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2:00:00所以才要那~~~~~~~麼多的指標來讓人保持方向感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風)
2014-11-09 22:01:00推文整個亂掉了= =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2:16:00穿堂層的設計就是差別所在松江南京是把兩側式月台的樓梯包在同一個付費區內美麗島則是分成兩個付費區 這是最主要差別
松江的島式月台付費區還能通往其中一個側式方向同時也是轉乘通道,美麗島的轉乘通道另外弄松江A付費區=往松山+4號線 B付費區=往新店+4號線C付費區=完整3號線其中4號轉乘往松山也是走A付費區內通道美麗島就是A+B都是紅線 C橘線往大寮 D橘線往西子灣至於紅線往橘線兩個月台又各別挖一個轉乘通道整體來說美麗島比較複雜就是了搭橘線旅客一定會遇到綠線其中一個月台在松江南京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風)
2014-11-09 22:26:00美麗島的A或B付費區一樣可以通往某一個橘線月台啊
A或B到橘線月台就要走轉乘通到松江南京B1到橘線月台的動線 後半段和轉乘共用B1-往松山月台-4號線月台 或是B1-往新店月台-4號線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2:30:00而且 美麗島站可惜的是其中一個橘線月台下面是連絡線導致就連想在兩橘線月台間挖地下道都不行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11-09 22:33:00聯絡線?
聯絡線在東北角,很可惜不能挖地下道所以現在都建議搭到下一站島式換搭對向
高捷班距搭去下一站太久了,直接刷出去再進來就好美麗島有15分鐘內可以進出的特殊計費方式
作者:
JCC (JCC )
2014-11-09 23:10:00有沒有人能比較一下美麗島跟松江南京之異同? 那松江南京為啥不用兩個島式就好呢??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4-11-09 23:12:00美麗島動線長很多松江南京短很多不用兩個島式跟用地或地形有關係
兩個島式一定要轉換層沒轉換層的兩島式,最極致的忠孝新生橘線月台,都只能硬塞兩個樓梯而已,更別說島式再窄一點或是交叉位置偏中間一點的話根本無法設樓梯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3:23:00交叉位置在中間的也是可以設樓梯 但月台還是要夠寬
忠孝新生橘線已經非常寬了,但是樓梯也只能設那樣啊而且樓梯的動線不能和月台垂直,否則會和排隊人流相衝忠孝新生是因為已經在月台底端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4-11-09 23:32:00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3:42:00站A與站B要90度交叉疊起來看....也就是穿堂層設在中心點 四方向設置直通兩線月台電扶梯
如果是島疊式的確也是可以無轉換層啦...不然怎麼畫圖,電扶梯都會和動線卡到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3:43:00穿堂層付費區這圖上沒把電梯畫上去 但電梯要設也是會設在中心點這就得要把中間的轉線樓梯再修改了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4-11-09 23:58:00這個年代的台北捷運沒有電梯(如同同時期的香港地鐵)
作者:
atb (Transition)
2014-11-10 00:01:00美麗島兩線的月台比較像T,松江南京就十字交會
作者:
CORSA (重型爬行獸)
2014-11-10 00:52:00美麗島還好阿 兩橘線月台與一個紅線島式月台相連 根本不迷~
本來就不迷,只是走錯路麻煩,但是這站閘門已經設計過可以離開付費區再進去不會被重新計費,很實用
根本不用離開付費區,走上松山線的穿堂就能換月台了。
美麗島紅線月台太偏東邊了 導致橘線中西側要換不方便松江南京橘線月台差不多在綠線月台的中間 所以兩側西邊 東靠橘線月台換反而沒有這麼遠~松江南京的綠線付費連通穿堂老實說也偏西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