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起源概念就是沒錢蓋捷運,我就用公車達到捷運的效率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巴西 Curitiba的介紹
只是大陸BRT也發展的很好
台灣大部分民眾以私有車為主義的觀念太根深蒂固
忽然要讓一條車道給他們眼中的普通巴士用,當然跟你翻臉。
跟之前一樣,看到北高蓋捷運,每個政治人物都吵著要。
後來中央說沒錢,你們又沒那個運量。看到台中蓋BRT,又不用太多錢又開始吵著要
結果計畫失敗,市長又剛好選舉選輸。看到都嚇到,心理以為原來BRT這系統那麼爛
最近輕軌開始試營運,這些人又吵著要輕軌...心裡真的覺得莫名其妙
台灣政治人物眼光就是那麼短淺又沒魄力。
我真覺得台中BRT計畫失敗,那就高雄來做看看。
做得好不就證明不是BRT這交通系統不好,而是當初台中市政府規劃的太爛
我反而覺得台灣才最應該發展BRT,中央哪來那麼多錢給每個縣市蓋MRT、LRT
不過我也覺得台灣人有種迷思,明明輕軌也會佔據車道,可是大家反而卻能接受。
大概覺得輕軌比較潮,公車比較low
所以目前就兩個縣市比較有可能發展BRT
一個是台北,還有現成的公車專用道。但是台北運量夠,要蓋應該就直接重軌
倒是可以蓋台北比較郊區一點的地方試看看
另一個就是高雄,路夠大條規劃的也不錯,之前也有在喊,還有特地去找議會施政報告
連規劃都出來了,剛好好死不死那時候BRT剛廢掉,要不然感覺都快定案送審了
只能等待哪個政治強人說要蓋然後成功以後
我看不久每個縣市又會開始退而求其次的喊說要蓋BRT.....
作者:
kutkin ( )
2016-03-13 20:36:00讓出一個車道比跟中央要1000億還困難。就是因為私家車壅塞,才需要立體化的路線提供一替代方案高雄之前做了評估,現在看起來也是不了了之。
臺中還是很多地方可以試啊,只是在臺中要把車位取消掉我覺得比較困難,因為臺中人實在太愛開車了……
抱歉 我很討厭輕軌 不要以為高雄真的每條路都中山一堆路小的要死 再蓋高架或平面是想逼死誰以本館路跟五甲一路為例 平面蓋下去要嘛徵收旁邊的店家住家不然整條路給你平面跑就飽了如果要徵收 光是抗議 就可以讓政府停滯2~30年了吧
作者:
ben108472 (ben108472)
2016-03-13 22:16:00徵收什麼的都不用談了,現在沒100%同意很難徵收的
所以一堆鍵盤高雄人 一直以為高雄輕軌就好完全不知道 高雄能蓋輕軌的 就那幾條大路其他不搞地下化 根本蓋不出來在加上現在大家都會捍衛自己的權力真的要搞徵收 50年後再來看看有沒有機會吧
作者:
mkiWang (mkiWang)
2016-03-13 22:38:00輕軌二期蓋好就會很多民眾會抱怨了一期是正好有舊鐵路才看起來那麼好
和台中比,高雄路算大條了,星期五去台中就知道什麼叫做停車場
你可以找一下 現在預計蓋輕軌或BRT的一堆路都很小 高雄不是每條路都是大路高雄路會被說大條 主要是大家都只看到舊市區的路總合來看 前鎮 鳳山 鳥松 仁武 楠梓 一堆小路....
台中在五都路算大,車算少了,棋盤式道路很適合公車,台中除了台灣大道能看其餘只有雙線道,車是高雄的兩倍,台北路雖然較大,但是車更別說了至於要蓋BRT的路線,我只能說,挑路線的人有問題台中BRT當初優改道就不會塞在火車站的舊商圈那了
作者:
Lsamia (samia)
2016-03-13 23:15:00要改哪個道(?
BRT最大的挑戰在專用道上面 而台中的轉型卻讓專用道
只要是平面 基本上只能找大條路 不然無解 特別是現在不可能徵收
活了下來 雖然其他的子系統有妥協 但是算成功的例子君不見嘉義垂楊路的專用路權死掉了 其他卻不用妥協
作者:
bw212 (borand)
2016-03-14 00:30:00台中不只放射 而且聚落區很分散 所以大家跨城鎮都開車騎車
認命是指不要蓋嗎? 不論是輕軌 還是BRT地面上的 幾乎都會蓋不起來原因我上面說過了 只要路不夠大就等著跟人民對著幹了現行狀況 不如等我們都死了 再看看有沒有機會吧
高架也一樣要跟人民對幹,甚至地下也是。因為為了自償率得搞土開。為了機廠車站得徵收。
所以才說別管自償 捷運是大眾運輸 不是拿來賺錢的然後地下化大家會比較容易接受不考慮自償 可以拉高徵收價格 地下化補償 阻力會小很多
不考慮自償的下場是大家沒得蓋....因為中央預算有限,都市卻一大堆人人想凹錢。
限制台北未來30年不得蓋新線然後把大眾資源集中在桃中高 台南就由高雄延伸我之前也說了 依照高雄繳的統配款 只要拿回8成高雄8年兩條MRT不是問題重點就是 自償率請打掉 不然真的沒機會蓋你用低於市價徵收 是逼人民跟你抗爭但是不徵收 幾乎動不了地下化的話 徵收的地就會較少 阻力也會少少了自償率問題 政府也比較方便跟被徵收居民談條件不然就等我們死了 看有沒有機會吧
自償等於是設個篩選標準,希望效益太差的不要來跟效益好的案子搶錢。當你連提案都過不了,也不用擔心民眾反對因為根本沒錢蓋。
你去看看本館路 蓋地面怎麼讓其他車走就是沒自償 才能蓋好嗎 大眾運輸本來就不是營利去算營利 那偏遠地方也不用大眾運輸了你用地下化 徵收的只有部分 你搞路面你幾乎整條路都要徵收 如果那邊幾千戶 那根本不用蓋自償率實際上就是阻礙台灣大眾運輸進步的元凶
算自償其實也沒有一定營利,有可能還是虧。只是虧的比較少 ,政府還負擔的起。
重點就是 自償率讓捷運蓋不起來 這也是事實獎坦白一點 今天你家可以賣1000W結果政府拿700W 徵收 你給不給徵收? 你爽不爽?你BRT蓋下去 事實上就是整條路都要徵收
你要怎麼蓋? 人家不給你徵收 你蓋什麼?減少浪費的路線? 這是惡性循環當路網不夠密集 大家還是只會騎車開車我就再說一次 本館路 五甲一路 不能蓋路面
那邊路小到蓋下去 就變專用道 你一定要徵收苗栗? 苗栗你看一下他錢花在哪好嗎那種智商沒過的地區 也不要太意外
所以我就說 自償率不廢 那就不用蓋了 因為蓋不起來
沒錢硬要搞社福 馬屁館都說了 優先給桃中高蓋新 南新靠延伸台北就未來30~40年不要蓋新線(可延伸) 來平衡
自償至少公平。人口少的也能搶贏人口多的路線。因為不只票箱,還包含了租稅和都市開發效益。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6-03-14 09:15:00看到台南由高雄延伸 這句話直接噓 這設計根本來亂的
結果就是拉高南北分配不均 惡性循環重點是台北的路線已經多道靠背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6-03-14 09:16:00當初不蓋高捷蓋中捷,也許高捷還能動工XD
台南靠高雄蓋上去的延伸 沒什麼問題忘了說 台南也是徵收問題 蓋不起來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6-03-14 09:17:00蓋一條路線跟台鐵有八成像的超長區間車幹嘛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6-03-14 09:23:00不用管財政的話 錢會先被桃園鐵路地下化吃光吧
大家是在同制度下各自爭取推動。臺中桃園也也會抱怨,幹嘛讓高雄有捷運。不如先把錢給我,大眾運輸比例較高...其實不顧自償也許還有一個做法。學臺中BRT模式=地方十成來蓋捷運,也不用算自償了,看要幾條幾千億地方自己舉債反正不用管財政嘛。
我也說了 要麻桃中高優先 不然就是統配款拿回來 我們自己搞那就不用上繳統配款 我們自己搞吧
即使只准桃中高蓋也不夠分。光是桃園就可以花光全國軌道預算。
蓋一條捷運要花幾兆的預算?你唬誰啊一條捷運平均兩千億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6-03-14 10:27:00一條捷運要2000億是怎樣算的
作者:
Hfy0920 (Hfy)
2016-03-14 11:01:00自償率打掉全部都成案 是想要步希臘後塵?
中央軌道預算一年就幾百億而已,是含鐵路。越多案子去分,平均每案每年拿到就越少。每個案子都不管自償,那只好改成BRT才夠分
作者:
RedCarp (艾瑞克紅)
2016-03-14 11:52:00何況為啥只准桃中高蓋捷運?其它還有一海票縣市也要啊,捨棄自償這門檻,那可以蓋的標準是什麼?還真以為我國有美帝級的國家預算可以花啊?
可蓋標準大概變成,我家要有,你家不需要。然後每個縣市吵架。中央要特別照顧我,別人不要來鬧啦。
那台北憑什麼蓋那麼多條?我也坦白說 地面上一定蓋不成 光是徵收就玩不下去如果真要如此 還不如廢掉統配款 反正高雄也忍受八年了
支持中華路BRT,看高雄政治人物有沒有遠見與膽識高雄輕軌先實驗大順路,那是最像BRT的地方如果沒啥大爭議,表示BRT也是可行的綠線倒是支持地下化
台北那是早期就蓋了,而且它確實養得起運量實在贏太多,要比自償不見的輸~統籌分配款頂多調整,但不可能廢也不可能獨厚高雄,國家有許多預算要編除非高雄自己獨立,都不要用到國家資源
所以我說 統配款如果不能拿回八成 不如廢掉上繳1100連600都拿不回來 根本處礙地方發展中華路BRT沒意見 那邊路夠大
那台北市就爽翻囉 國稅一年超過2000億 統籌款才多少
所以我之前就建議 走聯邦制 自己的財源自己找向台北那種得天獨厚的 不會爽 因為可以用法多收稅
高雄這八年也都這樣走來了 我當然敢大聲喊其他向苗栗那種就等死吧台灣的制度一直有問題 光看資源都在台北然後統配款繳了1千多 連一半都拿不回來就知道台北到時候真的走地方自治 也不會爽因為他必須為這幾十年獨佔資原付出該有的代價
高雄統籌款一千多? 你是說高雄市國稅總額喔?我前面說的2000是指台北市市民腳的綜所稅如果要算台北市國稅局國稅總額 大約6000億同樣標準 這樣算起來台北市分回來的 連一成都不到 XD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數字 XD
你看一下 台北這幾十年來 得天獨厚的資源1成不到 有差嗎?今天就是攤牌來說 你中央不給的我們地方自己找財源不然南北差距 只會一直擴大所以把統配款讓我們拿回8成 不然就是我們自己想辦法中央就不要再插手 也別在收納麼多稅 就這樣至於台北 因為要落實轉型正義就用專法讓他把錢吐出
高雄繳1282億國稅 北市繳6136億國稅 <=民國103年度
就因為他資源多 人口才會一直增加 公司才會一直開這是惡性循環難道不是嗎? 你看這幾十年來 台北獨佔多少資源北高捷運是同時期的東西 你看看雙方差了多少更別談其他縣市了 難道這不是獨厚台北?
同樣標準 台北市應該分到6000億的統籌款嗎? XD既然你覺得高雄應該把上繳的國稅都收回的話
去看看台北有多少國圖我都說聯邦制 自己財源自己找了除了台北外 其他都是如此 台北必須立專法逼他吐錢
聯邦制 台北市截留6000億國稅嗎? 同樣標準的話
千億以上 畢竟光市民的綜所稅就兩千億了 結果就是台北市
高雄一個國圖都沒有 也沒有國民育樂中心我上面已經提出方法了 你沒看到?還是你眼盲? 沒看到我說立專法 讓台北吐錢?而且台北有大多建設根本不是地方出錢
高雄中央八成 你是說鐵路地下化? 北市鐵路地下化是中央
所以m君的意思是只有高雄可以爽 台北市不行?m君好像被關水桶了? 想問一下"國民育樂中心"是什麼?有人知道嗎?
台北資源多不全是分配款問題,是中央在那因此國家級單位大部分在台北~從日本時期就是把台北首府,這是歷史造成台北地少人多,其實反而繳更多,拿很少但由於地少人擠,砸錢能比較集中…新北就慘了,地太大,人多但人均分配少
清末就在台北了 主因就是稅 清末新軍靠的是關稅 北部關稅最多 19世紀時不但進口有關稅 出口也有關稅的當年北部是茶葉與樟腦的產區 稅收豐富 所以首府設台北到日據時期除了專賣事業之外 最大收入是鴉片 台北煙鬼多所以鴉片收入最高
人家上百年起跳的首府積累,本來就立足點不平等,不可能六都升格自以為平等就立馬消除上百年的累積優勢看看50年後能否拉近,因為台北沒地好蓋了
如果走日本的路子 那會更一極集中目前日本的趨勢是都心回歸 一極集中日本地區核心都市保持成長態勢的只有福岡
不過台灣很小。日本的都市相等於我國數個大市。光是東京就搞7個副都心。
至於有人希望每個台灣都市都有機會發展像臺北。只能洗洗睡,來不及了,人口成長已停滯。
只能靠都市化吸收自身周圍鄉鎮的少量人口。嗯,三核應該是指一大二小之類。不平等的核除非來個大屯火山爆發等世紀黑天鵝事件
所以北北基都沒有科學園區啊 就是為了區域平衡有興趣看一下國科會的科學園區基地一覽就知道囉
作者:
owenx (歐文)
2016-03-14 16:42:00日本明明就有東京大阪名古屋三核心啊...................另外樓上,內湖科學園區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喔?XD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6-03-14 17:00:00現在的狀況是北北基桃竹苗甚至是台中都快連成一片了,新的就業機會都集中在那邊也就是說應該讓大肚溪以南的縣市拿前給大肚溪以北的縣市(當然台南稍微例外一點)
台中BRT哪有失敗,根本就還沒做好還沒開始,就被某市長直接砍掉
內科只是普通的地方政府劃設工業用地而已跟新莊化成路三重光復路並無不同日本是有多核,問題是像台灣大的九州,只有福岡一核而已而且日本的地區中心都市地位在下滑中
現在也還是啊,變廠辦是因為2001年開放工業區做商業登記理論上你在內科開某些工廠也是合法的,只是地很貴開放工業區做商業使用是經發會結論,現在全國各工業區基本上都可以蓋廠辦,當辦公室租不租得出去令一回事以新莊中正路來說,沿線廠辦一堆,本質上與內科無不同
就同汐止的大湖科學園區 愛怎麼取名都行 本質上是工業區
作者:
FuYen (赴宴)
2016-03-18 20:38:00台中文心路蓋BRT完全適合 中港路不太行但都蓋起來了真的不知道黑龍在砍什麼碗糕文心路MRT蓋了也是蚊子線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