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生的工程車脫軌的異常事件,還是要對北捷的工作人員說聲辛苦了,
我想他們也不想讓這次事故拖延那麼久的時間,
只是昨天搭車時,發現北捷在相關資訊的正確性上還有加強空間。
昨天下午大概五點左右到小巨蛋準備回淡水,
台北捷運Go當時顯示有新店與台電大樓的車,
可是每次台電大樓列車快要進站就會馬上跳成還有十幾分,
既然昨天是採松山-新店與松山-中山的模式運轉,
為何還要寫出錯誤的台電大樓?
app上的終點站不能跟著列車實際的終點站顯示嗎?
而且車站的月台廣播也都是播新店,不知像是中山這類的臨時終點是否有納入月台廣播的
錄製內容裡,
個人認為像這種的臨時營運模式,
如果車站現有的資訊系統無法配合臨時終點進行顯示與廣播,
其實這時候應該善用列車離站廣播功能,
停靠個站均播「往XX」的四語終點站名,
這樣讓不熟悉狀況的旅客可以方便確認列車終點是哪裡,這樣搭車也比較安心。
還有就是車站內的廣播音量不足問題,這次也凸顯出來了,
尤其昨天剛好遇到附近的育達高職學生下課時間,
學生下課聊天的聲音早就蓋過車站廣播,
不曉得北捷的站內廣播為何無法自動偵測站內的音量自動調整?
記得以前看過工程總報告,廣播系統設計時,是有納入這個功能的,
面對車站滿滿人潮,平常的音量根本不構,聽起來就如同含滷蛋一樣,
根本什麼也聽不懂,不過這次也要肯定有些司機的表現,
用麥克風廣播可以把訊息用適當的速度講清楚,這是很棒的,
平常聽到司機人工廣播大多都是含糊帶過,
效果非常有限。
另外,經過這次事件,大家是否也覺得台北捷運GO應該要增加月台編號顯示功能?
雖然這對多數的車站可能不太需要,但這功能至少能用在臨時狀況的營運上,還有各端點
站,例如:
新店(二月台)
02分15秒。
這樣面對這類單線雙向運轉模式,乘客可以很方便知道要去哪裡搭車,減少大家找月台的
時間。
PS:本文為先在word打字後再貼上,如排版不佳請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