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ukhachevsky (蘇軍第一副總參謀長)》之銘言:
: 台灣光復之初,日人在中國政府未正式接收前,大量發行「台灣銀行流通券」,到1945年
: 10月中國政府成立前進指揮所時,發行總額已增加兩倍多,同時間物價僅上漲3.9%.....
: .然而對光復初日人濫發通貨,形成物價上漲之潛在壓力實未予以應有的評價。
: 《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P.213
: 然而,為了避免貨幣供給額成長過快,總督府卻又加強推行國民儲蓄運動,試圖降低一般
: 人民的購買力,1944年全台灣的儲蓄額已經高達5.85億元,是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的2.78
: 倍。
: 短短一個月不到,市場上多出了幾乎1/3的通行量的貨幣!同時,還有相當於通行量的1/3
: 是沒有兌現的儲蓄。
雖然這篇文章已經很久了
但還是有些問題想請教大師
文篇內文寫到日本撤退前多發行了一倍的貨幣
讓市場上的貨幣量增加到34億元
所以日本才是KMT占據台灣後通膨的元兇..?
但是我在某篇文章中看到
KMT在占據完的三年內共發行了5270億的舊台幣
http://ppt.cc/QHxE
5270億是原先貨幣量的155倍...也就是15500%
這樣通膨的元兇到底是KMT還是日本
有沒有人可以幫忙回答一下??
順便講個小八卦
當初日本從越南撤退時也被KMT占據
不過KMT大概嫌那個地方太落後
就把他拱手讓給本地的越南人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追查一下越南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