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為何組間休息都說要越短越好?30秒?

作者: shadow329 (青椒)   2014-08-04 12:40:00
不同訓練目標會有不同的組間休息
原則上應該是可以好好完成下一組為原則吧?
但為什麼總是有人說30秒?
若是訓練的強度是用非乳糖的ATP-PC系統
不是應該用更長的休息時間嗎?
作者: kobeinverson (萬年試教員)   2014-08-04 12:47:00
就像你說的不同目標有不同方式,休息短主要是肌耐力與線條,如果你要最大肌力,當然就要休長一點,乳酸系統也是一種無氧能量來源
作者: surf1979 (Wayne)   2014-08-04 13:31:00
簡單說就是對肌肉刺激程度問題~
作者: fukyou (狂野的餓狼)   2014-08-04 14:04:00
30秒它的訓練目的是增進能做得次數 它的確是有生物能量學的因素 你說用更長的休息時間→那是對爆發力爆發力的品質是在什麼範圍情況最好? 疲勞的參數完全消除!30秒剛好是ATP-PC乾掉的範圍嘛 就是耐力(次數) 印象是這樣兩個極端訓練書我平板裡面沒有 忘記這練法的整段說明
作者: shadow329 (青椒)   2014-08-04 14:25:00
法大,用ATP-pc不是會休更久嗎?好像可以瞭解樓上大大們的意思。請問肌肥大越短越好,敘述是不是不太恰當?
作者: surf1979 (Wayne)   2014-08-04 14:30:00
時間還是依個人狀況調整,若是下一組做不到一半表示休息時間要延長一點組數~重量~組間休息~身體狀態~肌肉能力環環相扣
作者: fukyou (狂野的餓狼)   2014-08-04 14:33:00
atp-pc範圍 它要恢復到80%以上 我記得你手上有nsca的書 它是需要好幾分鐘來恢復 並且消除隱性疲勞的參數 30秒你一定會想到ATP-PC的支撐時間對不對 但是這個練法是另一個極端磷化物的循環 依然要靠有氧系統來恢復http://www.jappl.org/content/82/1/329.full 稍微瀏覽就好什麼是耐力?就是有氧能力 活著本身就是有氧 而這個練法增進它到底增進什麼? 不要去想ATP-PC 它提升的是「最大代謝率─肌肉表現 而後靜止代謝率的連動」 靜止代謝率必然就是有氧「最基層」的表現 當我們做最大代謝率時 有氧範圍會不會增加?一定會增加 因為挑戰「恢復」 通道也就是血管 發電機也就是線麗體 都反應出迫切需要加強的需求要練爆發力 就是要休夠久 等隱性疲勞都清掉 耐力呢 相反只要夠迫切 就能加強它 耐力=持續做功的能力 次數就會增加它是一個很簡單的原理 30秒我不太確定是不是有什麼研究 因為我沒仔細看 不過它就是夠短就是了要休一分鐘也可以阿 越短對耐力越迫切就是了要練爆發力 反而要休個很長時間 記得是四分鐘要篩選出耐力的素質 就是去挑戰恢復 耐力本身就是活著的能量基層無氧運動 金字塔的中端 爆發力就是頂端了 時間的參數也拉長如果組間時間拉得很長 那對耐力的貢獻一定小 反之盡量挑戰恢復系統我現在GOOGLE不到30秒它到底是從哪裡GUIDELINE...反正夠短就好我知道確實MD雜誌很多課表都有這練法就是了 BB網站也是為什麼蜥蝪它可以衝 卻不能衝很久 老鼠卻可以? 因為牠底層經得起迫切的挑戰 能持續做功蜥蝪就不行 只能久久來一次有氧能力不好為什麼小羊能擺脫小豹? 因為最大有氧代謝能力好 小豹只有上兩層好 但牠經不起迫切的恢復我還是找不到 我不找了XD 抱歉課本搞不好有 你翻一下一堆REF.我都沒看
作者: justastupid (= =)   2014-08-04 15:04:00
這推文太猛了吧 可以直接回聞了文
作者: shadow329 (青椒)   2014-08-04 15:52:00
我懂我懂,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感謝法大詳細的解說!休息比較短是不是有點像是在訓練恢復能力,偏向有氧一點?所以才會有人說,如果是重訓要比較有減脂的效果,要大重量休息短,來提升代謝,有點類似HIIT的概念?sorry一些專業用詞沒辦法很精準
作者: surf1979 (Wayne)   2014-08-04 16:03:00
訓練恢復能力也不能說偏向有氧,畢竟有差異恢復能力好,可以延長肌肉的使用時間
作者: shadow329 (青椒)   2014-08-04 16:06:00
有氧閾值耐力?就是可以更快在組間讓身體恢復的感謝樓上大大們的解說,小弟真的是突然豁然開朗!!!
作者: surf1979 (Wayne)   2014-08-04 16:19:00
甚麼樣的訓練方式?看個人的訓練目標而有不同
作者: fukyou (狂野的餓狼)   2014-08-04 18:07:00
沒有沒有 我一直覺得您思想很慎密 很高興跟你討論^^surf大說得有道理 它的基本圖像 從15:59的連結 我們可以知我眼花了...眼鏡太髒 14:36才對我們可以知道 雖然從那個磷化物的連結 粒線體跟氧是恢復的根本 但是最大有氧代謝率(有氧系統運轉達到個體極限) 是在氧來不及參與 也就是會藉無氧系統的膜電位做進一步的支撐時它往往是從能量通道的拓展下手 因為高強度 在工作單位 一定有臨近或達到缺氧的情況 這時候反應的不是發電機本身 而是工作機器(也就是肌纖維)需要增加通路(微血管)的訊息「心血管」 它對氧是「間接增加效率」的效應我們常說肌肉 肌肉本身不是一個單位 它大體是三者的復合體線麗體 血管 肌纖維所以說有無氧閾值耐力 也有有氧閾值耐力 前者它是血管貢獻還有纖維類型的演變16:00 它這句短句 是包含了兩點內容比方說 我舉一個一百公斤的小豬 我往上舉一次要休息一分鐘抱兩公斤的狗狗 舉100次只要休息十秒 下次就可以舉九十多下我們一定可以找出能量化的最大值 與可行性但市跟10公斤的小鹿玩飛高高 我一個月裡經常練習 那麼一定會進步的 「進步」有相對理想的訓練的處方 機體能越來越強一起琢磨 兩者都兼顧HIIT 它的機轉是複雜的 包含EPOC 還有能量的空運轉 像是高強度會一次CALL比較多能量 造成無效的底物循環 回去加磷酸根要多耗ATP但我覺得你的問題是原理性的 就是掌握概念就好 然後訓練的實行跟感受 我覺得 只能用感情去承受15:59跟16:00 有一點是15:59它是作功能力 16:00的HIIT 它的機轉是GAS理論跟EPOC這兩個是有線性的關係 但又不是那麼吻合到可以一致但我覺得 不用管那麼多 因為這是別的問題了作功的持續能力 跟HIIT的能量空運轉、超高強度本身的耗能都確實是能增進能量的消耗
作者: LosGatos (TACO)   2014-08-04 19:23:00
你可以另外開篇文
作者: fukyou (狂野的餓狼)   2014-08-04 22:29:00
我知道原po他受得了xd開玩笑的^^ 沒有不尊重的意思有機會小弟也想好好回一篇...下次再一起討論^^
作者: shadow329 (青椒)   2014-08-04 23:04:00
哈哈其實我看的很開心><
作者: fukyou (狂野的餓狼)   2014-08-05 00:08:00
如果你喜歡動物 還有能量的話 有一本書 它是最好的 有故事性 非常的好看 http://ppt.cc/tZ1w 它有比較各種動物的有氧能力 它看起來會有點像偵探小說的感覺 對演化推理 非常的大膽而且細膩 貓頭鷹出版社現在還在翻譯作者非常的猛還有一本也不錯 因為感覺你很喜歡生物 有一個人他寫得一本書 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好看的書之一它這個讀起來很有趣味 http://ppt.cc/ykAE 書局都有 可以站著讀看看喜不喜歡 我覺得你應該會喜歡這方面 地球上沒有人比這個作者優秀它也是充滿了故事性 比教科書好讀太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