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裡看著各式各樣的器材,我常常在思考著
啞鈴、槓鈴、滑輪等等不同器材,但是做相同動作會有什麼事發生
防疫期間讓我有更多時間做研究研究
我們在上斜方、前中後三角個貼上肌電儀(單位:uV)
https://imgur.com/8T0dakg
利用啞鈴、彈力帶、離心機、滑輪等器材測試側飛鳥
受測者女性啞鈴側平舉3公斤12rm
https://imgur.com/WjH7CeQ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數據採整數計算)
滑輪的重量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照理來說動滑輪配五公斤槓片
拉起來理應要2.5公斤但受測者只能拉三下((驚
雖然強度接近力量組但上斜方補償程度也不高
滑輪我給他10分!
離心機也是不錯居家訓練器材推薦給大家
居家訓練時很容易缺少器材或啞鈴重量分布不均
此時可以多準備幾條彈力來訓練肩膀
我們測試啞鈴前平舉1~8公斤
https://imgur.com/MpYP3bJ
彈力帶前平舉動作,長度控制是腳踩彈力帶
(彈力帶長度:2080mm, 綠:厚7mm, 紅:厚14mm)
https://imgur.com/0D5Y3Yr
啞鈴側平舉1~8公斤
https://imgur.com/bu7ov7V
彈力帶側平舉(綠、紅彈力帶)
https://imgur.com/RrdlXb6
啞鈴後平舉1~8公斤
https://imgur.com/GEiY1ny
彈力帶後平舉1~8公斤(綠、紅彈力帶)
https://imgur.com/C6USAfl
啞鈴肩推1~14公斤
https://imgur.com/vQ0FrpK
彈力帶肩推(綠、紅、黑彈力帶)
https://imgur.com/HFOok5b
使用彈力帶可以利用上列數據找到對應啞鈴的肌肉張力
例如:4公斤啞鈴側飛鳥=綠彈力帶少10公分或少20公分
雖然數據呈現一樣,但彈力帶是變動式阻力關係
感受最大阻力時僅有動作行程最後1/3左右
單純用彈力帶訓練上會有點空虛,建議好的訓練是多元且豐富
彈力帶就像肉燥而啞鈴就如同白飯一般
單獨只吃一種很平凡
兩種加起來才是美味肉燥飯
謝謝收看
NEXT:不同動作與角度的臀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