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ba.udn.com/nba/story/8885/4021017
星度不足、配置戰力落差 美國隊奪冠之路岌岌可危?
2019-08-31 13:03 NBA台灣 / monmo
早前隨著庫茲瑪(Kyle Kuzma)傷退,美國此次世界盃的最終12人名單,某程度等於「被
決定」,事實上此次美國隊的遴選,也確實一波三折,最早的20人名單,到最後僅7人留
下,且星度鉅幅衰減;中間還歷經各種球星傷退婉拒(大牌球星尤其迅速)、從靶子隊徵
招,然後連靶子隊找上來的球員也退隊,幾乎可說是自然退訓退到只剩12人,撐久了美國
隊了就是你的。
諸如熱身賽尾聲才剛傷歸的史馬特(Marcus Smart)、對澳洲左眼受傷的懷特(Derrick
White),或許不是未曾考慮傷退或可能被淘汰,但事已至此,就算帶傷也只能繼續打了
。
放眼整個世界盃(前稱世錦賽)歷史,即使相對奧運原本星光就較為黯淡,卻也是自夢幻
一隊成軍以來,堪稱最平凡的一次美國隊陣容,也難怪受到諸多看衰,塞爾蒂克小將泰托
姆(Jayson Tatum)就曾表示:「外界言論好像我們這批球員是從街上找來一樣。」
在美國隊最終12人名單中,僅華克(Kemba Walker)上季入選第三隊,亦只有他、米道頓
(Khris Middleton)與洛培茲(Brook Lopez)曾入選全明星(3人僅入選5次,華克一人
三次,米道頓上季首次入選/洛培茲更是6年前的事情);從國家隊經歷來看,其中亦只有
巴恩斯(Harrison Barnes,2016里約奧運)與普拉里(Mason Plumlee,2014世錦賽)曾
參賽,但也都僅止於板凳末端,其他人則都是首次代表國家出征,經驗當然也貧乏。
事實上,12人陣容一字排開,固然不乏未來球星潛力股,至少目前為止,算上全明星資歷
者,多數球員在陣中皆非頭牌(頂多華克與米契爾Donovan Mitchell稱的上球隊王牌),
甚至不乏角色球員,遑論沒有任何一人能在自己位置上排進聯盟中美國球員前三名。
說遠點,過去你能想像美國隊中的頭號球星,可能在該屆賽事所有NBA球員中,排不上前
三嗎?公認美國隊現在的老大是本季入選第三隊/黃蜂隊主將的華克,此次世界盃中別說
安戴托昆波(Giannis Antetokounmpo)與約柯奇(Nikola Jokic)兩位MVP級別,多數時
候的NBA球員評比亦還不如法國隊戈貝爾(Rudy Gobert,上季同入第三隊,但同時拿下最
佳防守球員&防守第一隊)。正因星度實在慘烈,挑剔與批評才會水漲船高,這股聲浪更
在早前熱身賽二戰澳洲敗北時,攀至新高。
先天星度不足,後天又遭遇波折連連的選訓過程,不僅憑添磨合的難度(人員不斷有變動
),也讓最終陣容落入「被迫接受」的窘境,畢竟官方真的沒什麼選擇餘地,人數就退到
差不多了。
比如原先亦期望羅瑞(Kyle Lowry)為這支年輕球隊,鞏固領導核心與經驗,終究傷退;
又比如從靶子隊拉上來後表現不錯的福克斯(De'Aaron Fox),不久後也自請退訓;熱身
賽三分最穩定的庫茲瑪,在這支極度需要外線支援的球隊中,應該大有可為,又是一個傷
退。如此情況頻繁發生,真的也怪不得陣容組合不夠理想,
最終入選的球員們能力夠不夠好是一回事,但對這支美國隊而言,構成本身就是挑戰。
(一)名單呈現側翼與後衛海,但實際上熱身賽看來,有切入突破、扮演Playmaker能力
的也就主控華克跟米契爾兩位,因此教練團早早挑明米契爾亦會分攤一定控衛時間,而除
了以上兩位較為均衡,其他後衛都有明顯使用限制,整體後場並且偏矮;也因為有能力組
織攻勢、串聯團隊者不多,磨合有明顯不足,熱身賽進攻不時流於單打,端看球員個人能
力。
(二)Playmaker稀少,加上人員天賦集中在側翼後場,短期國際賽事中,禁區球員本來
就因配合難度較高,不易使用,過去幾屆星度更高都已如此,遑論現在這支。
偏偏既有禁區組中,除了透納(Myles Turner)比較能配合既有球風,洛培茲空有一手內
外線進攻,沒能善用其強項,場上就顯得緩慢而格格不入;機動力好的普拉里則有貧攻問
題,陣中最優質長人策應能力,亦因缺少球權與球隊打法,顯得無用武之地,結果就是佔
了3席的禁區組,熱身賽每一場加起來都還頂不到一個中鋒該分擔的40分鐘。
為了快速上手與極大化體能優勢,美國隊拉側翼頂上大前鋒甚至中鋒打小球可以理解,只
是就凸顯禁區球員選擇有待商榷。
(三)如同往昔,側翼球員依舊甚多,一如NBA當代趨勢,問題是以往此位置總是球隊精
華,此屆卻成了相較過去戰力落差最大的區塊。
過去幾年間人才濟濟,信手拈來就有詹姆斯(LeBron James)、杜蘭特(Kevin Durant)
、喬治(Paul George)、巴特勒(Jimmy Butler)、德羅展(DeMar DeRozan)、伊古達
拉(Andre Iguodala)以及國際賽之王安東尼(Carmelo Anthony)等頂尖球星,但本屆
熱身賽打下來,除了近期較為穩定的巴恩斯,都僅差強人意,米道頓彷彿延續東區冠軍戰
的多場迷失,顯得缺乏存在感。
被寄予厚望的泰托姆在國際舞台失去了切入,也混亂了準頭;堪稱陣中僅存的三分射手哈
里斯(Joe Harris),或許受限於體能,表現亦平淡。
簡言之,過去美國隊的最強戰力,今年彷彿換成一群角色球員,還可能得扛更多禁區活,
對澳洲一戰,很顯然整個美國前鋒群,就被老經驗的伯加特(Andrew Bogut)與英格斯(
Joe Ingles)牽著走。
不過無論如何,誠如加索(Pau Gasol)所言,美國就算是這般二、三線陣容,依舊是本
屆體能天賦最好的球隊,最現實的賭盤,迄今也還是冠軍NO.1候選,連世界盃戰力榜官方
的評語,都意有所指:也許敗給澳洲只是波波維奇(Gregg Popovich)的又一次計謀。
縱使跟其他對手差距拉近,王者領跑依舊,哪怕持續直來直往的體能碾壓球風,一樣沒有
哪支球隊敢言必勝。而就筆者觀點,美國隊本屆是否能續保奪冠,關鍵將繫於防守與側翼
群是否能力圖振作。
磨合需要時間、高度劣勢已是事實,美國隊速成的方式就是靠體能拼防守,這點三位隊長
華克、米契爾跟史馬特都曾提過,防守是此次主帥波波維奇在團隊中最強調,也花最多工
夫佈陣的環節。
除非意外,3位禁區組上場時間仍將不長,主力以側翼與後場們的小球機動性與彈跳,力
拼輪轉防守、爭搶籃板,並試圖打出更多攻守轉換,以極大化體能優勢,在此防守策略下
,側翼群是否能奮起,尤其重要。
不只防守,放眼世界盃假想敵們的身材與球風,即使華克與米契爾已是教練團欽定主攻手
,就筆者看法,真正遭遇強敵時,國際賽後場終究頂多為球隊保底,關鍵還是得看側翼群
能否有人跳出支援。
塞爾蒂克雙探花是我眼中最有可能爆發的人選,布朗(Jaylen Brown)或許是陣中結合身
材與體能最吃香的一位,熱身賽雖仍有其一貫不穩定、有時會腦衝的問題,數場打出高命
中率也是事實,可見其體能在國際賽場更鮮明的優勢;而泰托姆的天分與球技就擺在那裏
,否則不會被視為綠衫軍的未來,就看他能否及時找到自己的節奏、走出手感低潮,畢竟
原先他也是球隊設定的進攻主力。
而參考熱身賽,這支走小球風格的美國隊,團隊發揮也與三分外線息息相關,所以即使現
在看來並不起眼,當庫茲瑪已不復在,哈里斯或者也將在某些賽事中,扮演突圍的重要角
色。
雖然挑戰重重,美國隊的金牌之路,仍有值得樂觀之處。熱身賽敗給澳洲雖然面子掛不住
,對於奪冠卻或許敗得及時,球員們除了將更繃緊神經、反省檢討,受訪時也表示更加深
了他們想粉碎外界不看好的鬥志決心,這當然是好事。
再者前兩輪的晉級難度不高,每屆美國隊也都有以戰養戰、逐場進化趨勢,加上優秀的教
練團,比起一週前負於澳洲,現在的美國隊或許就已截然不同,如果再給他們兩週的磨合
時間呢(24隊擴大為32隊的好處,前提自然是保持健康)?列強來得及在美國足夠強大之
前將其淘汰嗎(退一萬步言,奪金毋須全勝)?
正賽即將開打,究竟是這12位Underdog完成救贖成功奪冠,亦或者睽違13年美國隊再次從
王位跌下,連場好戲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monmo
一言以蔽之,終生爵士迷。愛寫冷門球隊&獵奇主題的怪僻NBA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