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Architecture 看板 #1Bmme8tY ]
作者: ssdot (銀河) 看板: Architecture
標題: [演講] 「從台大說台灣建築故事」導覽紀實(下)
時間: Mon Apr 12 19:54:47 2010
http://tinyurl.com/y6nmobo 圖文網誌版
農業經濟推廣館
這幢房子本來叫做農業經濟推廣館,興建的目的跟農陳館不一樣,農陳館沒
有辦公空間,可是這裡原本設定就是要辦公、研究的地方,所以裡面有演講廳什
麼的,是一個小型的研究機構,也因為這樣,這個房子設計沒有農陳館那麼自由
。當時的設計是這樣,他們還是想要用張肇康使用的語言,但是那個洞對於一個
辦公室來講的話太暗,作為展覽館的時候光線不能太強,所以他們把洞弄小,但
是作為一個辦公室的話,那個洞又太小,所以他們就想了一個怪招,就是把洞做
成一個喇叭孔,讓光線進去比較多,這兩幢建築很大的區別在這個地方。另外琉
璃瓦用綠色的大概是想做一些區別。
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部份,不曉得是沒學到,沒看懂還是忘了學,他們讓這個
帷幕變成是落地的。在農陳館帷幕牆是沒有落地的,所以有懸浮感。沒有落地的
所以有一個輕巧的感覺,但是這邊帷幕落地之後就變成一種厚重感,這跟女孩子
本來是穿迷你裙,後來變成穿長裙,變得沈重的意思一樣。所以這房子給人的感
覺就是封閉感很強,等於是一個堡壘啊!用這個牆把所有跟外在的關係都隔開,
反而變成在中間的部份的穿透感變強。也就是說,農陳館最主要的展現是一個水
平向的展開感,可是這個房子重要的並不是這個展開感,而是在中間部份的穿透
感。所以你們可以看到,當帷幕牆往下放,變成一個厚重的關係時,這個玻璃窗
到那個玻璃窗中間的穿透,再加上這個雨披到那個雨披,就形成一個連續的空間
,也就是擺一個方盒子,從中間的地方穿過去。我覺得這部份的張力是滿成功的
。可是除了這個部份外,你進到裡面就覺得比較失望,長方形平面的用法就變得
呆滯。中間是一條中央走廊,兩邊就是大小的房間,所以這樣的穿透感開始轉到
走廊去的時候就什麼都沒有了,那個本來很活潑、很有張力的表現就突然都消失
了,最後剩下的是,從每一個窗戶裡面所看到的那些洞的漂浮感還在,其他的部
份大概都不存在。
在整個造型上,雨披,尤其是另一個雨披的懸飄是做的非常的大膽,在台灣
戰後建築裡其實很少看到有人敢做這麼長的雨披,然後沒有做柱子。我上次看到
施工圖才知道那個是鋼做的,不是鋼筋混凝土做的,所以這是故意的,他們很有
意識要做一個很長的雨披,因為很想把這個方盒子穿透。
我們進去看這個樓梯,細部跟農陳館的一樣,可是他的板都太厚,因為薄的
就容易壞。可以看到在細部上處理的都還滿不錯,縫都還在,這個空間裡面的穿
透性是滿好的,樓梯的細部也做的滿不錯的,一樣可以看到這地方都會收一個倒
角,然後樓梯的扶手不會直接釘在樓梯上面,會先墊一塊,然後才拉上來,所以
形狀到這邊就變的很活潑,一樣很簡單的構造,可是因為有做過細部的處理,所
以形就變的很漂亮。這邊他用一塊銅做收頭,是一個很細緻的感覺,可是只要離
開空間就沒有了,不過窗戶的感覺大概還是原來的,我們往上走。
另一種現代性
上面這個空間就是剛剛講到的穿透感,可是到了三樓就都沒有了,這部份很
可惜。這是中央走廊,就是一個排排站的空間。你們進來看這個天花板,跟農陳
館很不一樣的是這個房子除了清水混凝土,還用了很多的空心磚,空心磚用在兩
個地方,一個是隔牆,走上來的時候可以看到他的牆壁用了很多的空心磚,這裡
牆壁有兩種,一種是平滑的,那是用混凝土灌的,另外一種上面有很多線條,是
空心磚的隔間牆,是不承重的,他們用空心磚來表達不承重,而用混凝土來承重
。其實這個房子在語言上還是非常的清晰,也包括窗戶的用法,今天有冷氣所以
窗戶不會這樣使用,可是他們是在一個沒有冷氣的時代。上面的是氣窗,叫做
Division window,沒有冷氣的時候這些窗戶怎麼開都是很重要的,現在大概不
會到春天就要打開上面窗戶,到了十一月的時候就要關掉,因為是冬天。這邊的
窗戶開上面時,另外一邊的就要開下面,對流是這樣的。以前沒有冷氣的時候隨
時都要注意,這是窗戶的開法。
另一個特色是天花板,天花板上面有空心磚,為什麼呢?大概有二十年左右
的時間,台灣很多的公共建築,包括故宮博物院的樓板都是這樣做的,因為以前
台灣不生產水泥,大概要到1950年代的末期才開始有自己的水泥廠,在那之前所
有的水泥都是進口的,縱使台灣有水泥廠後水泥還是價格非常昂貴,我記得小時
候家裡有破洞,那就去五金行買十塊錢的水泥棒,用一個紙袋裝一點水泥,十塊
錢,那時水泥是很貴的東西。現在的學生去買水泥都買五十公斤裝的,然後打開
只用前面一點點,然後其他的就擺著硬掉實在是很浪費,我們小時候水泥是很昂
貴,所以他們就思考怎樣用比較便宜的方式把房子蓋出來。
在建築上會限定樓板的厚度,厚度跟承重有關,上面越重的話樓板就要越厚
,如果是圖書館的話樓板大概要設計到二十公分,可是普通住家的話大概十五公
分就夠了。那個時候很窮啊!但是還是需要這麼厚的樓板,不想灌那麼多水泥的
話要怎麼做呢?就是只灌這麼厚,然後下面用空心磚去載,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
子,這其實會有問題啊!像故宮跟我說他們的空心磚會掉下來,所以他們釘了天
花板,然後走過去的時候會砰砰砰的空心磚會掉下來,我很難想像那種情況,下
面都是很重要的寶物。但是這樣的構造,其實都紀錄了台灣另一個時期裡面不同
的生活條件,或者是今天講,是活在一種不同的現代性之中。那邊的地板就沒有
像張肇康的那種那麼高度的規律性,還是有規律性,可是沒有辦法做到像張肇康
那麼嚴謹。你看這以前的木工,都還做一個線板再轉出來,這作工在當時都算比
較粗的,可是現在看來都很細緻。這是我剛剛提到切在牆壁上的空心磚,那一道
牆就是承重的,這個就不承重,你們知道如果張肇康來做的話,牆邊會出現一條
縫,可是這裡的縫已經快看不見了。
張肇康的部份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就是會鑲進一些紅色的壓克力板,其實是
要讓中國建築那種紅柱子的感覺出現。他希望在外面讓你看到一些紅色的部份,
進到裡面的時則會有有紅柱子的感覺,比如說你今天你去太和殿好了,那個紅柱
子在光照的時候會閃出一種光線感,他希望房子裡面有這種光線感。至於為什麼
這裡沒有壓克力板?我想他們大概不喜歡這個細部,太煽情了,像我覺得滿過分
的,因為這就是個研究機構,不需要這麼多的表現。可是一樣還是要維持帷幕的
規格,你可以看到帷幕和裡面的窗戶是配套的。這種規律性後來還是有掌握到。
文學院──複雜的流動感
文學院是一個方院的空間,剛剛說過的日字型的平面。這裡是中間的一條,
會產生兩個院子,這是其中一個,像這個院子的空間,和我們剛剛看到的完全不
一樣,中間是封閉的。這裡講話要比較小聲,剛剛就不用,因為兩邊要創造的空
間氣氛是完全不同的。這房子特別的地方在中庭,這是個過渡期的產物,從封閉
到開放的中間時期,日治後期的建築其實已經開始現代化。表面看不出來,但從
空間關係來觀察,其實正創造出一種流動感,在這個安靜的方院。
文學院和洞洞館的空間是不同的,假設你把這些裝飾都忘記,這裡空間的層
次還是比較複雜,第一,從外面進來時覺得進入了一個比較低的空間,事實上沒
有比較低,而是進門這裡被墊高了,也就是說,在農推館從室外進到室內的墊高
,在室外就完成了,但在文學院到了室內才完成。在外面平的,進來才開始墊高
,這是一個語言的問題,什麼重點先講,什麼後講。所以你進來會覺得到了比較
低的地方,然後準備要爬高。所以站在這裡,你會發現整個空間的方向是斜向上
的,所以你登上了第二層的高度。第二層是一個「廳」的空間,又分成兩層,用
四根柱子就把一個連續的空間分成前和後兩層,而後面這一層,因為柱子是連續
的,又跟旁邊這一圈連在一起,在中間就創造了一個靜止的空間,外面則是流動
的。當你從廊走出來時,會順著柱子的方向流動,而中間的地方就是可以停留的
。
第二個,所有的細節都被嚴密地控制,在張肇康的空間裡,控制的方式是使
用格子,控制的是人們使用空間的方法,這裡並不是。這裡首先處理了台柱,很
重要的構建元素。他們是用台柱來調整空間的關係,當台柱做的越低的時候,就
代表牆體降得越低。當台柱做得越高,比如台北火車站前面的國立台灣博物館,
從大廳進去,台柱的高度做得很高,你會覺得自己好像在地窖裡頭。可是這個房
子沒有要創造那種崇高感,所以把這東西放得比較低,但還是創造一部份崇高感
,在這個角度看他還是高的。但是在張肇康的房子沒有這個部份,這是只有在古
典建築裡面才有的,用台柱來調整空間的特色。
另外,你會看見一個收頭,圓拱的部份,他們把所有空間可以收頭的地方都
收起來了,從這裡看這個廊就有被收頭,每個部份都有被照顧到。如果在張肇康
的房子裡就只會是平的牆,什麼都沒有,不收頭。文學院是一個很好的空間,讓
你慢慢繞上去。整個空間很流暢。
當你到了半樓的高度時,你可以回望下面,很棒的空間感。然後才繼續走,
這個樓梯設計的很精采。台灣只有另外一幢房子有這麼精彩的樓梯。不是總統府
,是中山堂,你們如果去中山堂,走那樓梯非常有趣。其實剛剛提到的總統府也
很有趣,總統府那種樓梯其實是要華麗要氣派,可是到了他們一九三幾年,受到
了現代運動的影響,要講究如何用樓梯創造空間的流動感,像這裡空間到了上面
就很複雜,人走到一半,這裡的牆拉起來,然後下一個人又走上來,還可以看到
人和人的關係。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在總統府就沒有這種轉彎。在而中山堂裡面
表現得更好。也不能說更好,文學院在這個地方作得非常好,可是中山堂的條件
比較好,因為他是一個大會堂,很多人要走來走去,所以可以把空間演繹的更好
。
日據時期的重要建築師──井手薰
設計文學院的建築師叫井手薰,是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科畢業的,他大概二十
七歲畢業沒多久就到台灣,進入總督府營繕科工作,一直當到營繕科長,營繕科
長就是日據時代台灣建築的最高長官,沒有人高於他。當時的權力比今天更大,
因為日據時代所有重要公共建設都是由總督府營繕組設計,所以說台大的房子像
文學院,和總督府就是井手薰做的,他一直在台灣待到退休,回日本沒幾年就去
世了,他把一輩子花在台灣,對台灣建築的影響相當深遠,可是今天談到他的部
份並不多。我覺得他的設計滿精采的。你看這裡空間都配合都很好,簡單的做到
空間的區分和配置,包括細部,不要小看這些地方,這些都是用手磨的,有磨過
就知道,這邊大概要花一個月手磨。這是當時最進步的工法,人造石,今天叫做
洗石子。
這也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日本來台灣統治並不想把台灣日本化,他們想把台
灣歐化,因為日本人那時不喜歡日本喜歡歐洲,當時的口號就是脫亞入歐,所有
的關於亞洲的事物都是落伍的。所以蓋房子要像歐洲,可是歐洲的房子是用石頭
蓋的,台灣沒有。他們困擾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有一陣子是用磚,就像總統府
,但是他們一直覺得不夠永久、氣派。所以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發展一種技術叫人
造石──怎麼樣用人造方法做出石頭,也就是說在歐洲這裡用一塊石頭打出形狀
,在台灣用水泥做,然後用手去磨出形狀。
所以你看地上全部都是使用人造石,仔細看都是不同的人造石。這看起來很
複雜,這裡一種,這裡一種,這是貼磁磚,這裡又是一種,非常精緻。這其實是
台灣建築的一種特色,日據時代使用人造石洗石子用得非常徹底,可以做成任何
東西,注意看,這些細部都非常的漂亮。(導覽結束)
====
想知道更多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的故事
歡迎參加4/14(三)「張肇康,那一代」建築講座
報名請至http://tinyurl.com/y2pm7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