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5學年度 第二學期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林沛群 教授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機械系 系控組知識領域選修
先修科目至少包含動力學、工程數學、自動控制等,Ch6 電路系統部分若曾
修習電工學或應用電子學會更輕鬆。
δ 課程大概內容
Ch1 Introduction to System Dynamics
Ch2 The Laplace Transform
Ch3 Mechanical Systems
Ch4 Transfer Function Approach to Modeling Dynamic Systems
Ch5 State Space Approach to Modeling Dynamics Systems
Ch6 Electrical Systems and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Lagrange's Equations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滿分!!!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System Dynamics - William Palm III
Lagrange's Equation 部分使用自編之講義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大部分都是純板書,除 Lagrange's Equation 因為課程時間不足+老師要出
國,故以如同自控時錄製影片的方式自行回家觀看。
教學風格就如同老師給人的感覺一樣,非常地認真、充(扎)實,幾乎每次都上
滿三個小時;筆記量非常大,以本人的寫字習慣大約每次上課都會抄約3~5張
B5活頁紙雙面(我是小字),雖然老師的習慣是先抄到一個段落會停下來等一下
再開始講解,但通常我的情況都是老師已經講解完開始擦了我還沒抄完(汗),
如果有跟我寫字一樣慢或者是沒辦法一心二用邊聽邊抄的人可能要注意一下,
可以考慮先專心上課之後再跟同學借筆記,免得錯過老師的精華,只得跟本人
一樣回家自己領會zzz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Midterm Exam 15% *2
Final Exam 20%
Homework 25%
Final Project 25%
扎實,但稍偏甜一些,可以看得出來老師把考試的配分降得很低,盡量拉高作
業與 Project 的比例。我期中一次低於平均、一次全班最高,期末高平均約
15分(快接近一個標準差),作業助教給分很甜,都接近滿分(班平均也都有9
字頭),Final Project 沒有公佈成績,期末拿 A ,大概是這樣。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Midterm Exam:
就......很沛群老師風格的題型,題目幾乎都從上課筆記出,尤其是老師筆記
中例題的延伸( If考慮摩擦力、阻尼? Force-current analogy? ),老師在上
課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提點一下,要特別注意^^
Final Exam:
筆試+上機,前一個小時筆試,後一個半小時至系計中上機。
筆試內容與 Midterm 類似,為 Lagrange's Equation 的推導,時間結束時收
回;上機則提供筆試題目系統之運動方程式,使用 Matlab 進行該系統之動態
模擬,在考卷上繪製 Time Response 並標註極值點與穩態值等,最後繳交答案
卷,不收.m檔或圖檔。
Homework:
共四次,兩次模擬作業、兩次實驗作業,2~3人一組。
模擬作業內容為推導系統運動方程式,並使用 Matlab 軟體建模繪製動畫等;
實驗作業一次為設計測量物體轉動慣量實驗,另一次為雙擺實驗,可使用任何
方法探討理想模型與實際之差異。
Final Project:
選擇一個(或多個)動態系統進行探討,可包含但不限於理論推導、軟體建模、
實驗、實作等,於期末準備 10min 之 Presentation ,並小組互評。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不注重出席率(除 Presentation 當天外)。
加簽情況有點忘了,不過印象中是全簽,因為此門課貌似也是機械所控制組的
必修(?),大學部+研究所修課人數將近有70人。
Ψ 總結
十分推薦學弟妹(或同屆)修習此門課(即便從學長口中聽起來超硬zzz),
沛群老師在第一堂課就說此門課的定位在於銜接自動控制與線、數控,適合大
三下修完自控的人,不過前面提過此門為研究所必修,班上有非常多的研究生
,加上大學部大四的學長姐,所以實際上大三算是位在食物鏈的底層啦(笑) ,
尤其 Final Project 研究生都拿出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出來報的時候,我們還在
電路建模做實驗燒電容,明顯感受得出等級差異XDD;除此之外大概就是一門
常見的充實考試型課程,只要上課有跟得上、作業多練一下應該都是沒問題的
,至少在我看來,比起隔壁的機構設計,這門課真的是相對輕鬆又好拿分,同
時依舊收獲滿滿,推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