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8-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歷史系 陳翠蓮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歷史系大一下必帶
δ 課程大概內容
從甲午戰爭到大約西元2000年的台灣史。課程安排大致與高中無異(108課綱前的舊課綱
),兩週一個單元。部分內容比高中再深一些,例如會較常提到朝鮮、日本的政治情況。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討厭國民黨的人★★★★★★★★★★★★★★★★★★★★
想了解「國民黨視角的台灣」的人★
看到投影片有錯字會發火或焦慮的人★
在意提出的論據要有嚴謹考證的人★
想混學分★★★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每週的指定閱讀會上傳至ceiba。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討論課兩週一次,無討論課的週次就由教授上滿三堂,有討論課就先由教授上兩堂講演,
再由助教帶一堂討論課。
教授會用充滿錯別字的投影片上課,偶爾展現歌喉(歌聲我覺得還可以),並不時業配他
的另一門「戰後台灣政治史」。
會發紙本講義,不過沒有更新,因此會跟投影片的內容有些差異。
x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甜度普通。評分內容有一次期中萬字報告、期末考、討論課表現(作業、討論、出席)。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考題是申論,可以看自己的筆記和指閱(指閱可以紙本或電子產品的形式攜帶入場,唯電
子產品不得查閱其他內容)。
作業每兩週交一次,約1000字,內容主要是摘要跟評指閱。
期中的報告是分組報告,要一萬字,主題可從日治到現今的時段中任選,須以報紙作為史
料。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教授人很好,算蠻親切的,可惜我覺得上課有點問題。
首先是投影片錯字真的很多,我不太能接受(射擊變涉及、內地變欸地、2000年變2020年
等);再來是教授有時候會講一些不知道從哪來的觀點,例如他說日記的出現是個人主義
興起,因為「我」的出現(但有人指出文藝復興時期的日記也有為了家族而寫的,不見得
是為了個人)。另一個例子是他說「台灣在國民黨嚴密的監控與壓迫下變成一個人與人之
間缺乏信任、重視私利且只追求物質的社會」,還有戒嚴造成台灣人功利、現實的心態。
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是不是符合對的,教授都沒說觀點的出處、相關研究或證據為何(何況
台灣社會以漢人移民居多,許多來台的漢人移民是為了「台灣錢淹腳目」和混口飯吃才渡
海,所以就算台灣社會追求物質,那也不一定是戒嚴造成的;而且想吃好穿好再賺點錢是
人之常情吧,這樣就說一個社會重視私利、追求物質好像也太過了,這兩個評語在這顯然
是負面意涵)。
最後是課程安排好像有點雙標。教授這次在課程中加入了戰後經濟,但她上日治時期卻幾
乎沒提到台灣經濟。教授的理由是想修正社會對國民黨很會發展經濟的看法。他在上戰後
經濟時格外強調外在因素(如美援)的重要性,想修正對經濟官僚的崇拜。可是教授在上
戒嚴體制時,卻強調蔣介石與國民黨的意志。照前面講戰後經濟的邏輯看來,是不是也應
該說戒嚴有其重要的外在因素呢?或是按照講戒嚴的邏輯,那是不是應該肯定經濟官僚的
貢獻、意志與能力呢?「個人意志與能力」與外在因素的互動,甚至是何者為驅動發展的
主要動力是歷史學很重要的問題,我認為教授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意識形態過於明顯,處理
得有點隨便。
此外,研究戰後台灣,國民黨與非國民黨的視角都是很值得探討的對象,可惜在這門課中
很難知道國民黨怎麼看事情。
Ψ 總結
喜歡翠蓮的學生很多,我大概會被消失或出征吧。就…我覺得是一門可上可不上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