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ls]Stellaris 50HR+ 感想與數據點評(長文注意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6-05-14 10:43:28
  作為非常喜愛Paradox各作的廢人玩家,有新遊戲就拼命玩這也是理所當
然的。到了50hr,主要遊戲雖然沒統一但沒難度(畢竟除了Fallen Empire都太
弱,而且我有一定量附庸不怕被圍毆),然後反覆的開了幾局新遊戲試試看
不同特性、政體與嘗試摸新事件之後,有些感想與對遊戲內數據的一些評價
想跟大家分享。(文非常長...)
  首先是結論:這遊戲可以也非常需要大量DLC,坐等Paradox出;然後在
本質上它是個有策略性的運Game:起始你的鄰居、母星地塊、母星系資源、
起始範圍內星系資源、可直接殖民星球、科技、領袖還有事件,全都看臉。
  而遊戲過了大約最多40年,如果不打仗,那探索、殖民、內政與科研的
反覆操作其實作業感非常強,就算加上戰爭,那也只是要操作的東西多了個
艦隊運贏。
  但就在這麼多的隨機性跟後期大量作業的情況,我個人還是覺得這遊戲
非常棒,有我這麼投入的價值,也值得推薦給任何對太空4X遊戲有興趣的人
玩。
  接著我想按著建國到發展跟終盤,提到什麼就講什麼,比較混亂還請多
見諒。
種族特性:(依正/負向與字母排列;可選最多四個,起始點數2)
Adaptive(2)-還不錯,不過如果起始沒有加Happiness的東西就很不划算。
Agrarian(2)-前面加快生人,後面一顆星球依大小可以省一或兩格這樣,除
      非會強制移民去新星球,不然太貴。
Charismatic(1)-多元大帝國後期還不錯,在那之前基本無用,而且你可選擇
       奴役所有外星人或所有人就是了。
Communal(1)-以種族特性的數量來說不划算,不是要全力疊的話別點它。
Conformists(2)-未修正Ethics Divergence效果前,它就是垃圾。
Enduring(1)-相對省影響力與延長高等級buff不無小補,而且便宜。
Extremely Adaptive(5)-呃,RP向或單種族全銀河殖民用?不然沒用。
Industrious(2)-礦其實一直都很重要,所以很有價值。
Intelligent(2)-個人偏愛科技碾壓所以大推薦。
Natural XXXX(1)-看偏重,社會學比另兩個好用,可跟Intelligent堆疊。
Nomadic(1)-不會強制移民的話沒有用,移民速度重要性非常低。
Quick Learners(1)-本來以為很強但Leader cap Lv5讓我現在覺得不好用。
Rapid Breeders(1)-不會強制移民填新星球的話,多給點食物就好啦。
Resilient(1)-高難度下有機會用到,不然艦隊壓到敵國首都是萬解。
Strong(1)-都到陸戰了,你覺得可以1v2很有意義嗎?
Talented(2)-因為比Quick Learners貴,所以也比較沒用。
Thrifty(2)-錢是萬物之源,所以很有價值。
Venerable(4)-讓你可以扮演單統治者到破關的特性,另外高等級Leader可以
      一直用下去讓它有這麼貴的價值。
Very Strong(4)-不是為了扮演特定種族就不該選的特性。
Decadent(-1)-玩全奴隸帝國的話沒差,不然有一點點痛。
Nonadaptive(-1)-雖然適應性跟幸福度沒那麼重要,不過刻意去降也不太好。
Repugnant(-1)-適合種族淨化者;是說這會有外交減值呢。
Sedentary(-1)-個人最推,不過會強制移民的國家用它很吃虧就是了。
Slow Breeders(-1)-前期影響大,後面地大人多的時候就無所謂了。
Slow Learners(-1)-看在科學家需要等級的份上,不要選比較好。
Solitary(-1)-有需要的話可以點,不然跟Nonadaptive一樣,升沒用但降不太好。
Weak(-1)-現在是按扭戰爭的年代了,白斬雞不會比六塊肌沒用的。
  個人覺得Intelligent、Industrious/Thrifty、Sedentary、Weak的組合最佳,
如果要拿掉Sedentary的話可以把Industrious/Thrifty換成Enduring或Natural系
。不過這種玩法就是科技+物資碾壓,坦白說玩過就會覺得個性玩法應該
會更有趣。
  然後前面提到適應性(Habitability)跟幸福度(Happinesss)的問題,
我個人的看法是:坦白說調整值區間太少也太小了,而且以遊戲機制來說
,除非刻意保持,不然多種族可各自去不同星球是很正常的,所以基本上
要嘛就是放著不管,不然就是要全力把兩者「一起」堆高,但後者太辛苦
,而且回報太少,所以我建議是放著不管就好。
起始星球:
  個人開了這幾局的感想是,其實星系/星球的配置第一看臉,然後你
選什麼起始,那種星球就會相對地少,但整體來說,大致上感覺出現機率
是以下列層級排列的就是了。
  最常見-極地(Arctic)、乾燥(Arid)
  普通-海洋(Ocean)、熱帶(Tropical)
  罕見-大陸(Continental)、沙漠(Desert)、凍土(Tundra)
  然後各種類的地塊加成似乎也有傾向,不過一來差異有限,二來我覺
得那跟分布機率一樣是我只玩了幾場,樣本數太少的錯覺,所以就這樣帶
過就好。
社會思想:(最多三點,極端要兩點)
軍國(Militarist)-和平(Pacifist)
  只有科技跟領袖影響艦隊這點本身很棒,不過這讓軍國看起來實在是
一點都不強,不過敵對影響力加成這不壞;反過來說和平看起來真的一副
只要不打仗就好棒棒的樣子。但是對武裝類科技卡出現說不定有差?目前
wiki上只確定影響武器研發速度。
  兩者會各開一系的政體,前者當然是軍事系,對艦隊費用等關於戰爭
有實際幫助;後者是道德...我比較喜歡說是聖人系,當然就是內政加強。
集體(Collectivist)-個人(Individualist)
  坦白說,集體在前期跟使用奴隸的情況下很不錯,但也就這樣,減少
食物耗費主要是在前期跟你臉黑地塊都不給食物加成時用的(都是食物是
另外一種臉黑此處不論);個人給錢,中盤開始大概就看得出用處了,至
於奴隸容忍跟岐見?前者不用就好(反正沒點出容忍度本來也就不給用)
,後者現在影響太差不用在乎。
  對選政體來說集體會少掉『間接民主』;個人會少『獨裁帝國』。
唯物(Materialist)-精神(Spiritualist)
  其實說穿了就是是科技跟物資產出的差別。個人比較喜好科技,畢竟
簡單好理解而且船比較厲害就可以不用維持或生產那麼多,某種程度上省
資源也算變相增加收入;但其實幸福度如果真心想堆,+20%地塊產出這
其實很強,只是這樣路線很容易就是固定(畢竟還要加適應性),所以我
比較不喜歡,但玩一次還是不錯的。
  兩個也會各開一系政體,科技治國跟宗教治國,兩者都很偏科但在主
要領域很強力。
排外(Xenophobe)-開放(Xenophile)
  主要是扮演用,雖然外交上有差,一來一往算起來不少,不過,嗯,
比起來真的沒那麼重要,想破關的話都沒差,而且還不影響政體。
  個人推獎極端唯物+個人,加收入加科研就是比較好用點;不過整體
來說我認為「唯物-精神」跟「集體-個人」比較有點到極端的價值,而
「軍國-和平」有點可以選政體就好,「排外-開放。」其實沒必要點,
但如果想要玩外交手段,那開放很重要,排外只能算集體的替代選項。
政體:(獨裁-共合-民主)
Military Dictatorship-效果是越晚期船艦越多就越有用,超大船艦在前期挺
         不壞的,不過後期還是看科技跟數量比較有用。
Military Junta-看似很強但意外不實用,造艦費雖然在中期開始礦燒很兇,
       但是升級就還好而已,所以加算起來不是很划算,特別是
       如果你礦電有加成,其實沒那麼缺的話。
Military Republic-坦白講選了軍國就不太怕戰爭多,陸軍維持費也實在是
        很難高到哪去,只有AI會有大量生陸軍的需求。
Divine Mandate-大奴隸帝國專門,反正異教徒都不是人,信徒都該樂意為
       神犧牲奉獻。非常反智但是不影響科技,所以非常好用。
Theocratic Oligarchy-說不定是現版本最廢政體?沒什麼好多說的
Theocratic Republic-看在核心星球+2的份上大勝樓上。
Despotic Hegemony-加研發跟探索在整場遊戲都用得上,所以也因此沒加
         多少,特殊部隊雖然強力但是真的好看用。
Science Directorate-開場就科技4選1很不錯,適合手氣不好的人多點機會,
         除此之外乏善可陳,不是很好用,畢竟沒延命的話多
         領袖就是多花影響力,而那東西認真用很缺。
Direct Democracy-表面上看起來只加核心不怎樣,但五年一度雖然很煩,
        可是當選者的政見要是有達成會給不少影響力,算隱藏
        buff;但是蓋東西的政見可以同址蓋四次拆四次就算是
        完成,真不知是否在反諷。
Enlightened Monarchy-加值是個影響力坑洞但是特殊建築超棒(免維持費!)
Peaceful Bureaucracy-完全就是刷領袖首抽用政體大概是無用第二。
Moral Democracy-完美無暇聖人國大家都好棒棒,配一下可以開場就幸福
        滿點,全境+20%地塊產出,然後問題就是怎麼刷適應性
        ,Extra Adaptive很貴很貴。
Despotic Empire-加值跟特殊建設意外的讓你只想拼命農不想打仗,要也是
       等人來打你,反正國人轉奴隸也沒差。
Plutocratic Oligarchy-有錢屌就大政體,錢礦有多重要就不多說了。
Indirect Democracy-一樣是定期選舉,但是加成都在領袖上,所以也很無用。
  到這邊國家就只差領袖外型(選舉類的換太快所以種族選了就好不要微
調,反正很快就會換)、各種名稱、船艦都市外觀與旗幟;雖然都很吃時間
但與遊戲數據無關就不多說了。
  但我想抱怨一下,同樣臉型為什麼女人類束髮跟長法看起來差這麼多?
一個是還可以看一個根本長毛猩猩!
  然後就是遊戲開始。
  開場先造一艘科學船我想會成為所有有看板上文章玩家的定石?因為真
的早期開圖很重要,所以一個探自家範圍一個出去找外星人,有找到就研究
,反正早早研發完殖民船科技你也沒礦生。
  科技的話社會學必選殖民船,錯過下次不一定有;物理如果是雷射武器
那藍雷射優先,不然的話有護盾最好,動力源跟研究站也可以,再不然有能
蓋Power Hub I的也好,畢竟那後面有用但容易錯過就看不到或跟更重要的排
在一起;工程類如果是投射或飛彈那就是對應武器最好,不然二級礦場最好
,研究站也還可以,想玩的話可以選機器工人,Betharian Refining雖然會出
稀有資源但前期用不到,有前面那些就先選,反正稀有資源雖然很有用但不
用其實沒關係。
  然後探索出的資源以礦為主蓋太空站,科研其次,能源等快缺了再補就
好,反正前面花不了多少錢,但有余力還是勢力範圍內都盡快蓋滿比較好。
同時間看看母星的狀況清個空地蓋個建築(通常是農場加快人口),等時間
算算差不多了就開始存首艘殖民船的礦。
  這時就是邊探索邊等殖民,通常船好了你也應該找得到最少一個,通常
是二三個的可殖民星球,挑個大的,差不多就看地塊,然後把船派出去。要
注意的事,因為起始點之後會生成行政中心,給上下左右的食物礦物能源生
產建物加成,然後複數資源蓋建物一定會壓掉其他物資,,所以選擇時盡量
多注意,能有一食一礦二電最好,但通常是沒有。
  開始殖民後,就是一邊等進度條一邊探索然後生船,目標是破百戰力,
可以的話破150會更好,為此就算暫時停止建設母星跟太空站也沒關係。
  因為殖民完成後會出海盜,至少我開局必遇,如果出了它們會去拆你的
太空站,而起始三艘護衛艦是完全沒可能打過的。打完還可以去撈殘骸賺點
科技。
  接下來就是探索、農田、研發、擴張,準備好了就打仗,然後就完了。
(大誤)以下按隨興分類說一下個人經驗跟看法。
  另外先說一下我認為遊戲大概以30年左右為分界,分為前中後終期四段
這樣,前期就是農,擴張跟研發是最重要的,武力只要不要輸太多到會被宣
戰即可(不過早戰的AI國基本沒有),畢竟前期就算硬衝巡洋艦也會因對應
武裝等級不夠輸給小船海。
  中期基本上就有科技生好船,資源也勉強撐得住,可開始考慮武力擴張
了;再說農了三十年就算全快速不暫停也是近兩個小時,換換口味也好,就
可以挑個對象開打,不過要是沒有好目標,再努力農也是可以的。
  後期的話,基本上以可生產戰艦為基準,此時武器要嘛5級要嘛已有進階
武器,裝甲護盾能源晶片引擎雷達應該都有一定水準,地雖然可能還有空間
,但再這樣和平下去領土會越長越奇怪了,所以是開戰的時候了。
  終盤基本上就是把科技補一補,然後把殘敵掃蕩掃蕩,就算想和平的全
殖民,要40%其實也是要打的。
探索&事件:
  基本上開局一定會一出勢力範圍的星系就有AI國船艦跟最少一個事件用
太空生物或採礦機器人,所以你家科學船會一直在躲避敵人,但就讓它跑回
來再去別星系也無妨,不然一不小心撞上去,言語不通的外星國艦隊跟NPC
都是會攻擊的。
  而太空生物基本上就是遇到給你二擇-觀察看看或我們的艦隊能解決這
問題;只要事件都選觀察就會有打牠們拿殘骸的任務,而這些任務解了會給
你武器模組;但是除了太空透抽(Amoeba,好我知道不是但有的真心看起來
很像)因為戰機科技比較後面出之外,只要你專心研發且出武器卡就不輕易
放過的話,通常入手時都有同等武器了,變成好處只剩撈殘骸附帶的一些些
科研點數。
  除此之外基本上只要問你是不是要成立某某任務來研究,你都可以選要
,畢竟它都不限時,而且多半都有大量經驗跟科研點,雖然有些會中斷研究
,但細算起來其實合算的比較多,只有武器類很虧,希望之後會改。
  至於科學船探索星系的時候遇到的異常現象(Anomaly)絕大多數都是
讓該現象所在星球增加產出,少數是取得船艦(早期很強力,後面沒用)。
  而要研究異常現象,科學船上的科學家必須要符合要求等級,高於會加
成功率,不過加產出的很少會失敗,失敗也不一定會死,死了反正再建一艘
船找個新科學家上船探幾個星系就又升級了。
  扣除上述這些的事件基本上都算是稀有事件,遇到就算運氣好。(這是
為何我覺得該坐等DLC,因為一般事件必出到煩,稀有事件又真的太稀有)
  另外有交戰基本上必有殘骸,可能的話盡量不要漏,因為其提供的通常
是某科技百分比完成度跟額外點數,就算你用不到對手科技,拿免費點數也
好。而且真用不到的話,打到一半撤退再打一次可以算兩次,科研百分比加
成可能會因為這樣沒有,但點數可以拿兩倍呢。(不過敵人規模太小或個體
太弱不適合這樣作)
內政&外交:
  內政基本上就是星球上蓋房子,星系蓋太空站,可殖民的好地方殖民,
不能殖民又想要的地方放哨站(Frontier Outpost)。
  不過在之前要先講勢力範圍內的概念,你的勢力範圍是由固定值的哨站
與隨人口增加而變大的殖民星球決定的,重疊不管,但原本有的地方失去了
影響(例如哨站被拆),就會脫離控制。
  你正常能建設的東西,除了哨站跟蟲洞站(如果是用蟲洞進行超光速移
動),都必須要蓋在勢力範圍內。太空站就是有啥蓋啥,盡可能蓋好蓋滿就
對了,最多是礦太缺只能選著蓋的初期前半以礦為主,後半以科研為主。
  行星地塊的話,在不強制移民的情況下,剛殖民就是衝糧食產量等人口
到五蓋出行政中心之後,再來看情況建設,基本上建議是尊重地塊加成為主
蓋好蓋滿,複合的電>礦>食,但前提是食物要夠滿人口。
  特殊建築因為除了花園跟特殊電廠外都很耗電,其實不一定非蓋不可,
但是要蓋的話盡量以有全帝國性加值的為主比較好。
  積極擴張的話,星球很快就是過上限,紹站也很容易讓影響力月收暴跌
,此時就是劃分星區的好時機。
  星區會上交所有科研與特殊資源,保留一定比例(預設50%,但可調)
的礦電進行建設,其他也是上交,所以星區的缺點除了建設不可控之外,礦
跟電收入可能會減少;另外有需要的話,你也可以給予星區電礦讓他們建設
或支付維持費。
  而星區的好處是:1.總督的能力影響轄下所有星球;2.因為星區只會有
礦跟電,沒有影響力,所以把紹站給星區管就不吃影響力了!而且你還是
在星區轄下星球建設太空站、生產陸軍或船艦。
  只是星區劃分一定要直接相連,哨站建設又太耗影響力,不然一路蓋
一路劃給星區,想想就很美~ XD
  內政的最後是法令、帝國政策跟星球政策,星球政策最好懂,就是星球
第一頁右邊那些基礎以10年為期的效果;帝國政策與法令在左上旗幟第三頁
,上半法令下半政策。法令決定能不能用奴隸、遷移、進化等等;帝國政策
則是常駐性的全帝國影響效果,代價是影響力月收下降。政策起手很少但會
隨著事件與科研(社會學)增加。
  不過說真的,影響力在領袖沒延命、未有科技加成前,就算設幾個敵人
也很缺,所以很少有機會用到就是了。
  外交其實單人局重點就三個-1.誰設你敵人或預設關係太差的,只要你
認為打得過就設他敵人賺影響力。2.大使館可以很有效加關係(最多+100)
,但限三個,最好是拿來阻止強敵討厭你,其次是拿來親上加親(?),再
不然就是討好墮落帝國,其他都沒啥用。3.宣戰。
  主動宣戰的話,要先選擇目標:讓對方從屬、讓對方交出某地、讓對方
某地獨立等等,各有分數,加總不能過百。其他的後述。
科研與領袖:
  講到科研就要講吃領袖比重最重的科學家,然後就要讓我解釋一下先前
為什麼覺得領袖經驗等級加成沒那麼好的原因了。
  首先,正常人生沒意外,除了將領之外都能上五級,而每級的加成差異
實在是非常有限,五級往往不如一個好特性。而且所有領袖就只有科學家在
事件或異常現像要求等級,但科學家又是最好升級的,所以領袖等級真心不
太重要....當然能早一點封頂最好,所以也不該刻意延緩,但主動拿加成加快
升級在有別的更好的選擇時,實在很沒意義。
  總督類的選什麼都不錯,加食物與減建築費在發展期好用,加快樂或產
出的在有一定建設與人口之後很棒,壽命也很有用,只有加經驗跟減歧異度
的不太好用。
  科學家的話,研究型當然是+10%全科技,+5%全科技次之,特定領域的
不能說差,但總共12種領域,就算特定學科主要是某『4』種領域,其中又
有一種可以不要(例如靈能或軍事思想),要抽到好卡還是真心很難;當然
再怎樣也比科學船用特性好多了。
  要上科學船的話,加異常現象成功率跟探索速度是最好的,其他都差不
多一般般沒用,不過如果急需,經驗加成是難得有用,但通常沒這機會。
  科研的問題是,如果不看社會學,物理跟工程剛好差不多平分船艦設計
與裝備,但社會學不但是最容易停擺解事件(主要是外星人溝通),而且各
種殖民相關、加影響力、加艦隊上限都在那,非常卡....
  所以可能的話,盡量衝高社會學科研產出,其次是對應武器的學科。  
船艦&軍備:
  船艦一共有四級,不同等級有不同的區段數、佔用上限量與基礎血量。
護衛艦(Corvette)-區段1、佔用1、基礎船體300HP
驅逐艦(Destroyer)-區段2、佔用2、基礎船體600HP
巡洋艦(Cruiser)-區段3、佔用4、基礎船體1200HP
戰列艦(Battleship)-區段3、佔用8、基礎船體2400HP
  從這看得出來,大船其實本身沒有額外優勢,它靠的就是格子多跟打同
佔用數的小船,小船會一艘艘爆掉但它可以撐到最後....理論上是這樣的。但
先不論之後會提到的武器相剋,實戰上小船海在分兵調度跟會戰強度上都意
外的有優勢。
  而上面提到的區段,是可以改變來調整格子配裝,例如護衛艦可以有三
個S武器也可以是1M1S,在船艦設計的船隻預覽圖上方可以變更,雖然
變更的用處不明,畢竟以同武器來說,上述兩者的傷害幾乎完全相同,只能
推測武器的S、M跟L有傷害力以外的其他效果。
  除此之外,設計一艘船分三個部份,上方武器;下方動力、裝甲、護盾
與防衛系統;右方固定四格是超光速引擎、電腦、引擎、感應雷達,分別決
定超光速航行效率、攻防加成、一般移動速度與迴避、索敵範圍。
  講到超光速航行先來提一下好了,曲速(Warp)優點是簡單方便直白易
懂,就是單純移到空白處飛到臨接星系這樣一路飛到目的地;缺點是每一次
只跳一個星系,每次跳完都要停三種方式中最久的時間。
  超空間(Hyperspace)優點是便宜遠距無CD,跳一次跑很遠;缺點就是
啟動時間有點長,不好跑,而且超空間路線跟星系連結不一樣,地圖越大就
越複雜,很麻煩。
  蟲洞(Wormhole)的優點是不用船艦耗電跟動力速度也快,但缺點是,
你要先蓋蟲洞站,先吃一筆礦,還要維持費,而且雖然可以滿世界都蓋(如
果你付得出錢的話)但是只要中間幾個被打掉,就會完全失聯....
  武器是-投射類(實彈)擅長破盾、雷射擅長穿甲、飛彈高傷硬吃;反
過來就是裝甲剋投射、護盾擋雷射、定點防禦系統防飛彈。但是到了後期都
在用進階武器的時候,雷射基本上有能破盾也有能穿甲的,大概算是對前期
超爛的回報吧,不知道其他是不是也有就是了,這方面因為我玩到後期的種
族用的是雷射所以沒有其他類的資訊,wiki也沒有。
  裝備的話動力是第一優先,動力最小要是0這船才能運作,而其他東西都
吃動力,所以科研基本上最好在有基本裝甲護盾之後努力升動力。而裝甲跟
護盾的先後順序就要看不同人的設計思路跟要面對的敵人了。
  喔,講到這邊我想到我的主要國家似乎是靠打水晶一直打到出水晶裝甲
可以加血量,非常好用,所以水晶也可以打的樣子。
  我個人的設計方式因為更新太花時間,所以都以汎用為主,武器有的破
盾有的穿甲(約1:1.5~2),裝備在動力夠的情況下,血量裝甲護盾算均分,
電腦都是強化火力為主。
  另外,船艦或艦隊的戰力(Military Power)是單純的攻防數值加總,並
不能用來判斷戰鬥結果,5k打3k,5k全滅,3k艦隊還剩一半也是可能的。
戰爭:
  對我來說,目前為止戰爭只有三種-A是眼下力量就能獲勝、B是需要
控兵或時間才能獲勝、C是GGWP。
  A的情況很簡單,不要管什麼星球、什麼騷擾艦隊、什麼蟲洞站或是自
家的戰損,把艦隊堆在對方首都軌道上,對方就會拼了命的來救援,連科學
船都會上來送死,等到你發現對方一次只剩一兩艘小船來送死的時候就表示
你已經把對方艦隊打光了,那就看你接下來是要直接佔首都還是想分兵亂打
一氣玩死敵人。
  B的話很麻煩很累,通常來說會有這種狀況表示農太開心艦隊生產不夠
數量,或是沒升級更新換代。這樣的話除了趕快暴兵,分兵引誘對方追打或
是分進合擊,一次次抓掉對方騷擾艦隊造成戰況逆轉。
  畢竟AI帝國非常堅持分兵,彷彿星系也有補給上限一樣,結果兩邊全力
一戰可以勝的兵力,都會被分兵一次次吃掉,落到戰敗的地步。
  C的話....如果你沒調難度,那恭喜你,你可以玩新國家了,而且可以更
投入在上面以進一步了解這個遊戲....
希望追加:
  更多的事件!更多的事件!更多的事件!而且機率最好調過,能夠有著
針對不同思想、政體、甚至造型的事件,還有分歧多重亂數事件串,同選擇
不同後續之類。
  然後強化一下非制式科技,可以不要那麼隨機,但也不要那麼爛;並提
升一下end game科技數量,我本來還很期待生物化戰艦或是相位裝甲、架空
武器之類的呢。
  然後是外交希望可玩性再多點,如果能加間諜系統更好....戰爭AI以前到
現在不能說變化不大但看起來只能那樣了就不勉強。
  感謝大家有看完或至少選End的人。這篇打完我大概這週末就能好好休息
下週開始就可以正常的玩不要那麼瘋狂投入了。 :)
作者: THC13 (惡魔黨頭目)   2016-05-14 11:04:00
推詳解
作者: Yshuan (倚絃)   2016-05-14 11:06:00
幫推
作者: nanshinner (白河)   2016-05-14 11:15:00
大推,非常棒的心得加攻略文,幾乎把能說的都說到了
作者: speedup1104 (Confederate)   2016-05-14 11:24:00
剛剛看到推文有人還抓到可以產卵生蟲蟲艦隊的后蟲
作者: lueur (「軟綿綿」微阿光)   2016-05-14 14:05:00
飛彈也有能破護盾的~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6-05-14 14:29:00
魚雷系列那個是直接無視護盾 非常好用還有武器大小打不同艦種命中率不一樣飛機只能被S打到 護衛艦用S打最好 M不好 L射不到驅逐適合用M打 L打不太到 巡洋和戰艦就照單全收還有我發現飛彈的100%命中率是真的100%命中率 戰鬥結果命中的那個部分飛彈都是100% 只能被打下來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6-05-14 15:18:00
感謝分享~
作者: AN94 (AN94)   2016-05-14 15:28:00
沒有補給上限 但是你的顯卡有啊 100k的戰鬥超卡
作者: bloodrance (血色蘭斯(角度))   2016-05-14 15:38:00
Ethics Divergence是有甚麼問題嗎@@?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16-05-14 15:52:00
軍國不是研發快 是武器科技卡比較容易出來那是weight modifier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6-05-14 16:47:00
我的配備30K就很卡了 QQ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16-05-14 16:48:00
我打fe的時候也是很卡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6-05-14 17:31:00
樓上發篇分享打FE的心得吧,試了一下沒有成功.... 0.0a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16-05-14 18:17:00
營運 拉盟友 抓AI烙單分隊 打一波修一波
作者: winterelf (ne pleure pas)   2016-05-14 18:32:00
拖到大後期 你的船就跟FE有九成像(咦?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16-05-14 18:42:00
感覺科技還是不太一樣 探殘骸也沒探到東西FE建築很變態
作者: seaEPC (沒看見,我沒看見 >_<)   2016-05-14 20:04:00
http://imgur.com/qRmrj7n 真的很變態,1顆星就產了444能源殘骸要看科技,我第一次打FE的時候科技輸不少,對方艦隊留下來的殘骸幾乎都能讓我3~4個武器科技生不少.等後面科技更進步後再打其他FE,殘骸就研究不出來東西了
作者: gtr8188 (笨蛋與傻瓜)   2016-05-15 00:36:00
想問 ENERGY可以用在什麼地方..一直爆量
作者: TheFaith (信念RELOAD)   2016-05-15 00:38:00
甚麼都要用啊,殖民殖一殖工廠蓋一蓋就沒了
作者: gtr8188 (笨蛋與傻瓜)   2016-05-15 00:44:00
蓋工廠只有扣 credits 吧? 想問的是 storage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6-05-15 00:50:00
所以會爆Energy表示你建物蓋太少,船跟軍隊太少....或是你蓋得太偏,可以把一些電廠轉成礦場或科研站
作者: gtr8188 (笨蛋與傻瓜)   2016-05-15 00:55:00
感謝,因為我剛剛做了一個Prince text任務,我選還書他一口氣送我700多energy我在想要怎麼花他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6-05-15 22:51:00
能量太多可以爆直轄上限阿 等能量不夠了在劃Sector就好
作者: TheFaith (信念RELOAD)   2016-05-16 00:39:00
你也可以超額殖民把能量花一花阿
作者: LI40 (WanNiang)   2016-05-16 01:47:00
話說要怎麼把直轄行星增多?
作者: bloodrance (血色蘭斯(角度))   2016-05-16 01:58:00
科技一個+1 政體有個+2的
作者: albertx (zzas)   2016-05-16 18:45:00
sector會上繳所有的科研嗎?我把產科研的礦站劃進星區後科研的點數就消失了...
作者: sevenny (青色的雪菲爾)   2016-05-16 23:03:00
sector 不需科研點數 所以會全部上繳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6-05-16 23:34:00
個人感覺目前要讓Sector AI最不容易出包就是選擇科技專精
作者: sharhelund   2016-06-03 11:16:00
直接民主的政體開場就是7直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