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校工會發聲:教育部如果思維不變 扭曲h

作者: cradredtade (☆☆☆☆☆☆☆)   2017-12-28 15:05:26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繼「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於11月23日在行政院會通過後,教育部又強制公布包括「全校新生註冊率」、「休退學人數」等多項大學「退場」指標,似乎有很大的決心要在3年內把大專院校「過剩」的問題解決。然而,如果從71項退場指標及「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觀之,整個大學退場機制都是扭曲變形的。經過10多年教改失敗的慘痛經驗,教育部如果仍然執迷不悟,思維不改變,那扭曲的大學退場機制最後只會落得雙輸的下場。
針對教育部列出的70多項大學退場指標,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產業工會 (私校工會) 秘書長諶其騮認為這些「退場」指標可以參考,但不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得出這所學校是有問題的;例如學生註冊率、休退學的比例……等等,這些都只是一些數字,沒辦法看到背後真正所代表的意義。他說:「除非是針對這些數字做一些分析,否則家長沒辦法從這些數字去判斷這所大學是好還是不好。例如,是不是因為學校品管比較嚴格,而導致休退學比例比較高?反過來說,會不會有一些學校因為管理比較鬆散,所以不容易有休退學的問題呢?」
不過,退場指標只是大學退場機制的旁枝末節,重點是整個退場機制的精神。私校工會副理事長陳秋瑩表示:「先撇開指標不談,從剛通過的《私立大專院校轉型退場條例》草案看起來,我認為主管單位最後還是會找一些專家來研究,然後進行輔導,在整個過程中政府介入蠻多的。問題是究竟主管單位會找那些「專家」來評估?是不是他們一直在找的那一群專家?是不是像《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一直都在負責評鑑大專院校的那些專家?那些評鑑指標有些表面看起來是不錯的,但我本身也當過系主任,也曾經應付過這些指標,了解到很多數據都是可以做出來的。然而老師為了
這些數據,變成要做很多紙上作業、拍照上傳,耗費很多時間,結果是放在學生身上的時間反而變少,影響到老師研究教學及照顧學生的時間。如果這些評鑑是由同一群人負責,如果這群人的思維不轉變,他們看這些指標都會用以前的思維去看,不會看到背後的意義。因為他們很多都不是我們教育現場的人。這一群專家有一些是公校的老師、有一些是私校的主管、有一些可能是教育部的人,他們都不是第一線的教學人員,但唯有第一線的老師,才知道學生休退學的真相,現在由校長呈報上去的數字,可能是經過修飾的,所以單看數字恐怕也看不到真相。我們會出來指出這種
不合理是因為我們已經跟教育部反映過,但顯然他們並沒有聽進去」。
諶其騮認為少子化主要衝擊到後段班私立學校,而當私立大學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老師就會被壓榨。就現實面來看,公立大學的老師是比較有保障的,礙於法令問題,不太容易讓公校老師退下來,所以政府的立場傾向於讓公立大學保留下來。現在如果單從數字來看,私立大學的確是過剩,應該要讓一些學校退場,但諶其騮認為背後真正的原因是私校經營者覺得私校變得不好經營,所以那些校董寧願讓學校結束掉,然後去處理校地,搞不好會更好賺,所以這些校董也存在壓力,希望能讓學校退場,把燙手山芋解決掉。
私立大學為什麼要轉型?50億基金要怎麼花?
雖然每家私校的情況不太一樣,想法也不盡相同,但諶其騮認為他們至少有一個觀念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政府不要管太強多、不要監督,讓他們學校在退場之後,校場可以自由轉型,在自己掌握之下轉到想要的領域。但是,這樣想法合理嗎?
回顧台灣私立學校的發展,諶其騮指出,因為早期台灣學校不足,所以政府的態度是鼓勵私人損資興學,由於是損資,所以資源應該是公有的,而不是私人開的店。可是另一方面,政府又對私立學校有所補助,然後又在法律上放寬,例如免稅、及在土地取得上比較方便,可以用很低廉的價格去租或是買。因此,私立學校變成是很好賺的事業,因為不僅有各項優惠措施,又在各方面得到政府保障(例如政府限制私立學校的數量,讓市場中不會有太多競爭者)。在學生來源固定,又是先付費的情況下,與一般商業行為比較,私立學校是很好賺的。但是,因為理論上這些私校的財
產是公共財,所以受政府監督是很合理的。
如果從不同角度來看,私立學校該退場就是退場,為什麼還要輔導轉型?因為這些私學一開始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公益而辦學,並不是為了營利。如果現在辦學的效益已經消失,那辦學的階段性任務已結束,該退場的就退場,把校地捐給政府,剩餘校產轉為退場基金,用以支付教職員欠薪、資遣費、及協助學生轉學等等必要開支,這樣是最合理。可是,現在草案規劃是以上所提退場支出要由政府準備的50億退場基金支付,而退場基金很大部分是教育部編列的預算,那筆者不禁要問:為什麼私校退場後剩下的校產要留給學校轉型,而退場的必須支出則要由納稅人買單?
而且,陳秋瑩認為,如果私校在政府協助下轉形,不管是轉到什麼產業經營(例如文化事業或是長照中心…),都會嚴重干擾目前的市場機制,對市場中現有業者並不公平)。
公私大不同 教職員被壓迫最嚴重
其實,就目前私立大學退場機制來看,受衝擊最大的不是學生也不是學校經營者,而是私立大學的一群教職員。
諶其騮認為只看大學數量太多而要學校退場,角度不夠全面,因為其實老師數量是不足的。他說:「早期台灣的生師比例比較合理,但後來生師比越來越高,即每個老師要教的學生越來越多。這主要是因為私立大學為了降低成本,所以一直縮減老師的數量,才把少子化問題弄得這麼嚴重」。生師比主要是看編制內的專任老師與學生的比例,如果生師比太高,那照顧學生的狀況便不會很理想。
陳秋瑩指出,從國際高教的生師比來看,美國的生師比是15.8、英國是19.9、法國是15.6、日本是10.4、甚至中國大陸也只有17.3,而台灣現在是32:1,雖然教育部希望可以降到27,但還是比國際高,所以其實還是有調降的空間。「但私校就是不願意,因為這代表學校要多聘老師,亦即會增加成本。所以其實有時候訂那麼多指標是沒有用的,還是要去看裡面的內容,不然學校如果有心就會去玩數字遊戲。像是聘請成本較低的專案教師(只保勞保)來取代專任老師,省下退休金的開支。而且這些專案教師採一年一聘制,時間到了隨時可以不續聘」。 
諶其騮認為監督私校品質比壓迫私校退場更重要,是一個更需要立即處理的問題。「像少子化問題是被誇大的,流浪教師其實是政策錯誤所造成。學生變少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剛好可以降低生師比,但過去這些學校習慣賺那麼多錢,一旦少賺當然不願意,所以就會減少聘用老師以降低成本支出,教學品質也會隨之下降」。
陳秋瑩說:「有些學校的確是撐不下去,少子化多少有一點衝擊,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後段斑,特別是偏遠地區。但現在很多情況是老師需要學校,而不是學校需要老師。學校倒是希望趕快清一清然後退場,但老師卻沒辦法馬上轉業。所以我們工會有一個立場,就是除了退場機制,還要有完整的配套,就是私立學校法72條中所提到的『學校法人於解散、清算開始前,本於教職員工聘僱契約所積欠應支付之薪資、資遣費,應最優先受清償』。像私人企業如果要資遣員工,會有資遣費,但私立學校卻沒有這方面的規定。現在私校老師的資遣費是用退輔基金來支出的,這等如是拿老
師自己的錢來支付。對於老師資遣的配套措施,工會已經跟教育部建議過很多次,但教育部都聽不進去,只是急著要弄退場,因為教育部整個幕僚都是公校的思維,根本沒有站在私校的立場去考量」。
其實原本法條規定私立學校老師的薪津是比照公立學校的,但後來教育部放鬆了解釋,變成是本薪比照公立學校,但在各種加給的部分,改成交由各學校自行決定。諶其騮說,原本老師的本薪與加給的比例約各占一半,後來放寬解釋後,就變成加給的部分沒有保障,而比較差的私校就開始扣老師加給,而年終獎金則變成要看學校財務狀況,從原本的工作獎金變成績效獎金,這是政府該管的反而不管。
諶其騮表示,私校對其財產其實只有管理權,沒有所有權,但如果管理權不被好好監督的話,管理權就會變成等同所有權。 而陳秋瑩則認為,公立跟私立的資源分配明顯不公,公立學校老師薪津福利都比私校好,但卻不見得比私校老師認真。「所以在這一波應該好好思考,讓末段班真的撐不下去的私校好好退場,而針對剩下的大學,教育部應弄出一套好的辦學指標,不僅是針對私校,也同樣適用於公校。這套辦學指標應包括教職員與老師的比例、生師比、老師福利、學校管理這些項目。像目前72項指標並沒有納入這些,可以說是很失職的」。
諶其騮指出,教育部一些評鑑作業都是外包的,像成立一些委員會來進行,而找來的人都是地位很高的學閥,他們都習慣用量化指標,最後結果是什麼都看數字,但對問題卻不痛不癢;另一方面接受評鑑的人也可以用數字在應付。
筆者認為,如果教育部堅持用扭曲的機制處理大學退場問題,最後只會落得雙輸的下場,不過,輸的不是教育部也不是私校經營者,而是許多身為納稅人的家長及私校教職員。對家長來說,他們不僅無法確定留下來的就是品質比較好的大學,也不曉得如何協助孩子選擇學校,而且還要間接為私校退場買單;至於私校教職員則是很明顯被犧牲的,因為對私校經營者及高層來說,他們並沒有剩餘價值,但是,這些私校老師的教學品質就一定比公校老師差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