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募集] 核能情報大募集,大神們該出手了

作者: Okak (Okak)   2014-06-04 01:57:13
※ 引述《ifaduke (一發)》之銘言:
: ※ 引述《zx198507 (晨星)》之銘言:
: : 身為一個公民 基於自己住在台北對於核能的憂慮
: : 我也想問一些常識性的問題
: : 但核能終結者的網頁,我真的看不下去,可能是我程度不足吧,只看到一些謾罵這樣。
: : 不知道有沒有人能給我個安心的解答
: : 1.核災真的發生時,台北到底要怎麼疏散?
: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疏散未必能夠達成拯救生命的目的,以日本福島疏散的例子
: 來說,經過疏散預期可以拯救免於罹患癌症的人數經過計算約在245人左右(透過
: 線性無閾假設計算),而至2012年3月底,因為疏散造成的延誤就醫、交通意外與過勞死
: (不包含自殺)共570人,因此,究竟疏散能否拯救生命,是值得思考的。
: 所以這個命題是對疏散效果有錯誤認知提出的假設性問題,事實上,放射性物質外釋
: 初期,掩蔽會是較佳的選擇。疏散則是對於預期可能會超過500mSv等效劑量地區,
: 不疏散可能會出現急性輻射症候群(ARS)的情況者才適用。
對,疏散可能無法拯救生命,但問題的重點不在於這裡,問題的重點在於人性
真的要發生核災,人就是會想跑,你告訴他們就地掩蔽是沒有用的,因為人都
是自利的,跑了可以減少自己的風險,他幹嘛不跑?
你要人不跑可以,你可以選擇實施宵禁和交管。問題是,這些都需要軍警來執
行,你確定到時軍警都忠於自己的職務,不會自己先跑?
所以你不可能沒有疏散計劃,而且即使有了,也很難執行,結果就是出現核災
時,成本遠超過你想像,因為你沒考慮人性
: : 2.畢竟台灣是由兩大活動板塊所構成,所以我們到底要如何保證,
: : 發生大於核能防護臨界點的地震海嘯,等於零?
: 板塊、地震與海嘯發生機率是否為零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災害的預期規模。
: 在初期的電廠選址,將廠址選在巨大的岩盤上,某種程度上就有一定的減震能力。
: 再者,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建築物需要具有足夠的抗災能力,以核四設計上可以耐受
: 0.4g至0.66g的PGA,這已經耐受震度7的地震(震度不等同地震規模,請勿誤解)。
: 震度7已經是中央氣象局定義的最大震度了。
: 所以,這個命題也是有錯誤認知,因為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能保證能夠找到不會發生
: 地震或海嘯的地區,但不代表我們不能興建建築物,這正是土木工程一直以來面對與
: 克服的問題。而核能電廠只是其中一種建築物。
然後呢? 請問你要怎麼確定建築物會依照設計耐受那些災害? 不要跟我說測試就
可以。如果測試是百測百靈,設計也萬無一失當然可以,問題是很多東西可能根
本測不了,設計有問題可能也事先想不到,請問你要怎麼推論核電廠有辦法承受
那些災害?
: : 3.看那些核工專家說核災是機率問題,但憑我自己的常識,
: : 我會覺得,歷史上的核災,怎麼看都是因果問題,而不是機率問題,
: : 這種,彼此在認知上對於機率的了解,截然不同的理解,是為什麼呢?
: 我想你需要多花一點時間搞清楚機率與因果之間的關係。
: 機率確實是會影響因果關係。例如,賭博的輸贏是會影響你的人生,
: 賭博是機率,但是贏了錢跟輸了錢對於你的人生,就變成了因果關係。
對,很多事情是機率,但是機率估計總是建立在一堆假設上。當你核電廠設計施
工都有一堆問題時,請問你要怎麼確定你的假設是對的? 尤其是這種小機率的事
件? 你根本沒得估計!
: : 4.小弟學過一些數據分析,我想這也是理工科實驗入門,非常基礎的常識,
: : 用這常識作為判斷,我想應該不為過,
: : 我想請問核工專家擅長用來估計風險的【風險概率分析pra】中
: : 到底是如何計算誤差傳遞(ERROR PROPERGATION)的?
: 透過故障樹(Fault tree)的故障資料庫(或稱為維護法規資料庫)。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不同事件機率和因果關係的模型。問題是: 你確定你的模型
對嗎? 你得先確定你的模型涵蓋了所有一定以上機率的事件,且你了解所有此
類事件的因果關係,你確定你真的做得到?
敢這樣說的人,絕對是太過自負!!!
: : 台灣這麼多聯考頂尖的核能能人,把pra轉換成我們平常孰悉易懂的誤差分析
: : 應該不難吧?
: 當然是難的,機率組合(cut set)中並不能適用交換律,我真的不覺得這種東西可以
: 用很容易的方式讓大家理解,聯考分數只能代表考試的人有理解,不能代表有能力可以
: 讓其他人理解,我想你應該可以明白你的預期跟實際的差異發生在哪裡。
: : 比如說:含尿寶特瓶和有裂痕的錨定螺栓,該如何將這兩項瑕疵的誤差,
: : 所造成的誤差傳遞,算進最後的風險概率裡,
: : 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很需要解答而且常識性的問題,
: : 因為同理適用於其他所有的CASE,並保證了pra的可信度。
: 透過測試結果的偏差,回饋至故障樹的故障資料庫,
: 在透過故障的機率組合結果,與事件樹(Events tree)結合,你所關心的誤差傳遞,
: 以及各類組件的失效機率(錨定螺栓與寶特瓶事實上影響的都是圍阻體功能,透過
: 洩漏率測試以及結構完整性測試,可以確定圍阻體的功能狀態),都可以考慮進去。
: 但是,這兩個事件並不會影響爐心融損頻率。
我只問幾個問題:
1. 你要怎麼測試估計? 例如: 你要怎麼測地震條件下的失效機率? 含尿寶特瓶
的影響和有裂痕的錨定螺栓的影響會不會因為地震而相互放大效果? 在地震條件
下,它們失效的共變係數是多少? 如果你都無法有效估計,請問你要怎麼考慮?
2. 你怎麼知道不會影響爐心融損頻率? 1.裡面的只有兩個事件的情況你可能都
無法估計了,何況更多事件的情況?
: : 5.核廢料最終存放的問題,我記得是用高密度水泥封存起來
: : 但像是我家頂樓所鋪設的水泥,經過太陽的輻射
: : 以及雨水的沖蝕,鋪設後沒幾年就粉化、風化、脆化了,
: : 如果這問題套到核廢料的乾式儲存的模式的話
: : 數十年甚至百年之後,是否也會造成水泥體內外同時粉化的危險
: : 畢竟這些鍵結被打斷之後,根本不可能自我修復阿
: 所以核廢料處置最重要是地質條件,使用混凝土做為瀝濾材料的是低放射性廢料,
: 一般來說至60年後通常就可以進入免監管狀態,300年後放射性的強度會降低至比
: 天然背景值還要低,所以混凝土的作用主要是將放射性物質安定化,但真正阻止
: 洩漏則是透過人工障壁(如壕溝、膨潤土填充物等)以及天然障壁(穩定地質條件
: 與無地下水流徑)。
那高放射性廢料呢? 重點是: 都那麼多年了,至今沒有永久存放的場所,你怎麼
會確信未來找得到?
如果過去事件可以推論未來事件發生的機率,那我只能說: 你還是想想找不到的
情況比較實際一點。
: : 原諒小弟只是個普通的公民,對於核能資料及數據完全的外行
: : 只能提出一些常識性的質疑
: : 希望就算李遠哲出來反核,也都能打他臉的核能的專家能幫忙解答囉。
: : 謝謝
: 不客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