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名校的社會扭曲價值省思

作者: zhaomine801 (暴龍推事)   2014-06-29 03:26:39
這個議題我之前有零星推文發表意見,這裡特地用一篇來完整表達及論證我的想法如下:
先把相關問題整理起來,可能比較容易觀察問題所在:
1) 何謂名校
2) 何謂名校情節
3) 為何大家想進名校
4) 進入名校的機制=程序為何
5) 非名校出生=人生失敗?
6) 未成年人有形式上以及實質上的自由意識嗎?-代結論
1) 何謂名校:
單就高中這階段來看,似乎就是我們在報章媒體上乃至於親朋好友以及老師家長所謂的:
「對名校大學的升學率高」的高中;但問題在於,此時又要在定義何謂大學「名校」,這
是一件很弔詭的事,因為當我說到大學「名校」,我想大家應該腦海中剎那間所想到的就
是鄉民愛稱的台大等學校吧?但仔細去想,台大=名校這之間的因果鎖鏈為何?又發現一
個問題,那就是何謂大學「名校」的實質上定義。
若我們在指涉某所高中是「名校」,依據我上開的定義,其實可以利用過去歷史資料,運
用「加法及乘除法」(這裡根本不需要什麼高深的統計學等原理去處理)去得到比率上最
多進入台大等大學的學生數」。此時大家或許很容易地回想起來,每當大學放榜時總會有
報章媒體報導某某中學以及某某女中上台大等「名校」的比率;以及印象中非高中「名校
」的學生考上台大等大學「名校」,並且很愛強調「創校以來第n位」考上大學「名校」
。因此,我這裡提出的「弔詭」是,我們這裡是用上大學「名校」最多的高中,去回推
理何謂高中「名校」;但詭異的是,此時我又要如何定義「大學名校」?拿到五年500億
?拿到教學評鑑優良補助金?體育賽事校隊常勝軍?有特殊的學系的學校?
我想要說的是,如何定義「大學名校」根本沒有絕對標準,反而是具有主觀性的;但是因
位「某些因素」(詳後述),導致我們的確可以定義何謂「大學名校」。
2) 何謂名校情節:
人對於未知的事物容易感到恐懼,因此我們有時會依賴所謂「慣習」來做為當下以及未來
行為的準則基礎。
然而,根據慣習而行動是否可以稱做「不理智」,我是覺得要看在哪種領域以及討論何種
事務而定。例如常常依賴慣習的法律實務,在A案件的結果逆推事實可以導出a、b、c三個
特徵;在B案件中若我想要主張這案件也要倒出與A案件同要的結果,我必須說服B案件也
同樣具備A案件中的a、b、c三個特徵。這種方法稱作「比附援引」。
說起來好像很合理,只要符合a、b、c三個要件就比照A的案子所得出的結果來辦理;但難
道C案件它的特徵是a、b、c'它就沒辦法導出A案件的結果嗎?難道D案件它的特徵是a、b、c
c就一定可以導出A案件的結果嗎?
我們是人,社會結構與實踐並不是完全的機械邏輯關係。
假設根據「慣習」,甲君考上台大法律系,他具備了:a、爸媽是公務員 b、生活優越,
不須煩惱金錢問題 c、K中畢業。
我是否可以馬上透過「比附援引」的方式,推測乙君考不上台大法律系,那是因為他缺乏
甲君的某些特徵,例如乙君並非c、K中畢業,進而再逆推一個結果-乙君念的F中非名校?
因此,我這裡指出的「名校情節」定義是:「以純粹進入被大眾媒體稱作大學名校比率較
高的高中,作為一種『虛擬』的要件推測某人進入大學名校的可能性」如此不理性的想法
,同時這也是來自於人對於未知的恐懼紓解焦慮的方法之一。
3) 為何大家想進入名校:
綜合以上兩個問題的暫時解答,第一為「所謂『高中名校』,是指進入『大學名校』比率
較高的學校」我這裡提出兩個問題:A、何謂「大學名校」之定義?B、若根本沒辦法定義
,怎麼可能逆推導出何謂「高中名校」?
第二為所謂「名校情節」,是指:「以純粹進入被大眾媒體稱作大學名校比率較高的高中
,作為一種『虛擬』的要件推測某人進入大學名校的可能性」我這裡的問題是,這種定義
是種邏輯上條件句式的關係嗎?
以上的問題將在4)論述中得到一些解答。簡單的說,為何大家想進入名校,其實是用一種
歸結導向的想法,從結果去逆抓構成結果的可能原因之一,儘管那原因與結果間的因果鎖
鏈脆弱如生鏽鋼鐵般一碰即碎,但還是盡可能將那些原因歸入自身,而發想如此就可以考
上所謂「大學名校」。
4) 進入名校的機制=程序為何:
考試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會依據我們主觀怎麼去想而改變對於「考試」這制度的本質
與想法。它可以是零和遊戲又可以不是零和遊戲;它可以有對手又可以不用有對手。為何
說考試機制是零和同時又非零和遊戲?因為我們知道高中考試並非採「及格制」,而是透
過考試程序所得出的結果=分數,根據選填志願不斷比較後得出所念學校為何(當然也有
能全部沒上),此時產生一種奇怪的東西叫做「最低錄取分數」,奇妙的,自「最低錄取
分數」公布前,其實考試根本沒輸贏;但有了「最低錄取分數」後產生了「輸贏現象」,
換而言之,考試機制從非零和遊戲=大家有學校念,轉變成零和遊戲=我們上哪一間以最
低錄取分數為基準的競爭關係。
根據「最低錄取分數」排出高低學校之別,進而產生一種「階級差」。假設今天有a、b、
c、d、e五所學校,依據「最低錄取分數」排出:c>a>b>e>d,通常我們稱c學校為第一志
願;不幸的,要念大學需再透過一次聯合考試,而這考試機制的運作程序根本與高中的考
試機制別無二致。假設今天有A、B、C、D、E五所大學,再依據「最低錄取分數」而定出
高低如:E>A>B>D>C,此時又產生一次「階級差」。爾後c高中考上E大學的比率最高,依
據上開定義被稱作「高中名校」。
如此解釋或許某種程度上可以解決我提出的問題-所謂「名校大學」根本是以考試機制的
結果=「最低錄取分數」較高的來定義;並且同時也可以在逆推得出何謂「名校高中」。
再以此為基準,不理性地有了「名校情節」。
問題的根本或許在考試機制。
5) 非名校出生=人生失敗?
沒有比較,哪來的「名校」呢?a、b、d、e高中的學生難道就失敗了嗎?A、B、C、
D大學的學生難道就失敗了嗎?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我的結論是絕對不是失敗的,失敗的是身為「大學制度」仍將
「分數」最高的大學當作假想敵,想要在相同的項目上與其拚高下,結果大半是輸的情況
之下,在校學生反而被定義成是「失敗的學生」,再逆推回去那些學生所念的高中多半是
「失敗的高中」。
怎會這樣?我的想法在於-聯合招考剝奪了大學往獨特領域發展的可能性,進而影響到高
中來。
我們都知道國中要考的科目大抵上還是:國、英、數、社、自;而大學指考頂多泛泛分作
三種類組考科不盡相同,加上現在越來越多大學科系可以指定指考某幾科,我想這是一種
超大的進步之一;但是,更好的做法難道不是「各校系獨招,但要考那些科目各校系自己
決定」例如德文系我可以加考對於德國文化的申論;歷史系我就考對於歷史觀的申論,而
不是泛泛地考國、英、數乙、地、歷。
如此,我稱作「篩選自治」,我認為可以論證成是大學自治的一環;但教育部剝奪了這項
權利。
名校出生的人很有成就→我非名校出生→我沒有成就,這之間推論是否太過機械呢?因為
「考試機制」製造出「階級差」的假象,讓人有非名校出生=沒前途的想法。消滅所謂名
興學校(廣義)或許是解決上開問題的方法之一,但我認為根本不是最小可以達到目地的
手段。根本的原因難道不是放手讓各大學自由發展,學生在高中的時候必須要盡快了解自
己的強項及興趣去發展,在每所大學系所都各有獨自的特色的情況之下,高中本身也必須
去改良它的教學設計以及師資乃至於課程安排,在消彌了傳統上國、英、數、社、自的安
排課程設計後,多元化發展之下,各高中自然而然也會有各自獨特的發展。
6) 未成年人有形式上以及實質上的自由意識嗎?-代結論:
資訊不對等某種程度上可以連結到不正義。究竟有誰在國中的時候知道大學的機械系大概
在教甚麼,念完之後可能具備的能力是甚麼,就業環境及選項等是甚麼呢?除了透過「機
械」兩字作無限文義聯想外,就是透過「資訊」加以理解。
為何我下這個標題,那是因為我自己就是適例,雖然高中、大學的選填是透過「我」自己
去畫卡送交的;但實際上背後的「手」是來自於我的家庭成員以及親戚,更甚者是大眾傳
播媒體的干涉下所作出的結果。
我當時並沒有「自由意識」,應該是最佳的詮釋結果。
因此我提倡賦予這些國中生乃至於高中生形式上以及實質上的自由意識!所謂實質上的自
由意識,是必須強調自己在作出「決定」時,是透過自己深思熟慮,並且知道後果而須自
我加以承擔,並且知道救濟方法的過程。而形式上自由意識,是指須給予學生足夠客觀的
「資訊」給予獨立判斷,例如各大學系所的課程、雙修輔系乃至於轉系轉學等資訊。
未成年人有自由意識嗎?現在的體制來看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說有的原因是我可以
考試前就先進行自我探索,但問題是在「階級差」的概念下,「選校不選系」某種程度上
應該算是種主流選填校系的方法;說沒有的原因是準備考試實在有夠累,等考完成績出來
,依據歷史分析「最低錄取分數」再考慮念哪所校系。
我的結論是,「聯合招生考試」造就了「明星學校」;同時抹殺了各校獨自發展的可能性
,而各校被迫在同一種標準下互相廝殺,誰得利?我想是沒有;誰失敗?我想是大家乃至
於這個國家與人民全盤皆輸。
以上論證供大家參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