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點犯賤。
在酥張臉書提問質疑、在公民板上又替他們辯護;
在帆廷臉書對砲轟他們的網友闡述廢死的主張、
又和廢死的朋友們討論死刑的必要性;
在公民板上檢討柯P的言行、
卻又跑到曾律師臉書上喊著要團結先扳倒最大敵人;
如果不是我一直以來都以論述取代意識形態
(儘管我的意識形態不小,反而很大)
可能我已經崩潰了也說不定。
還記得行政院那天晚上的事件,
在站上有一大群網友,大聲責罵魏揚。
「豬隊友」、「孬種」、「老鼠屎」
這些聲音(文字),我都看在眼裡。
當時我還在服貿板力挺他的行為,
我認為,本質雷同的加溫訴求,及負責任的態度。
這個是能夠被理解的。
你不能要求所有人統一行動,這很困難。
當時的群眾都是自發性的,而且醫療補給並沒中斷。
有人從旁協助、有人為事件負責,
即使他並未煽動群眾。
直到如今,現在的他已經深得人心,名譽海內外。
甚至登上美國知名大城市的舞台上演講。
當時那些誹謗他、輕視他的人,至今未有道歉。
而那些言詞,比起所謂的「陰謀論」被幹譙的程度。
我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發這文章到底有何意義?
被人貼上粉絲標籤、被歸類在不受歡迎名單、
被說是分化,兩邊不討好,裡外不是人。
文章中間借我稍微黑特一下。
我對酥餅動態下留言的某網友非常的反感。
人家公民板轉文的人,是因為支持他的說法。
而你的轉文原因,竟是以此拿來批評,自視清高。
批文章或推文論述就算了。
直接開地圖砲,把整個板囊括在內。
請問各大BBS站,豈是給你這種人利用的?
最近國城老師的動態,又有一堆人在找卦。
有毒的文,既然自己已經先有了成見。
那又何必集中起來相互品足批評,根本毫無意義。
再來談到酥餅。
我認為不相信他的論點,我能接受。
但要說他是紅或藍的同路人。
這點和一些他所說的內奸推測,理由同樣都不充分。
酥餅是第一位推廣《獨裁者的進化》的台灣人。
是在那本書出中譯版之前。
顧立雄、柯文哲等台北市長候選人之一。
都有上過深音網路廣播接受他的訪問。
基本上要說他是敵人,這就有些過度解讀了。
再來,談到和平協議的論述。
其實我看下來,某鄉民的推文說得很好。
公民覺醒板上大約可分為兩類人:
一、民主派
民主派的人是以導正體制內的缺陷為主。
廢除惡法、修補制度,是他們的目標。
而且是堅持以「民主」的路線來達到訴求。
不管會不會被統一,恢復民主體制是首要任務。
其它的,交由現階段的台灣人自行投票決定。
二、台灣派
台灣派的人又可稱作是所謂「台獨份子」
相較於民主派內,可能仍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這類型朋友的存在。
比起恢復民主體制的運行,他們更在乎台獨。
換句話說,如果為了維護民主;
而喪失掉能奪回台灣主權的機會,
那他們可能不會這樣做。
在反威權貪腐的路上,這兩派常常走在一起。
但是當議題涉及到台灣意識,或是統獨之爭時。
其中的矛盾,理所當然會浮上檯面。
其實先前對於和平協議的討論已有相當程度。
我本身見過袁紅冰2次、黃國昌2次、張國城1次、酥餅0次。
所以基本上我不擔心自己被說是誰的信徒。
或許,我自認更適合被歸類為「資訊的傳遞者」
有問題,我傾向於當面提,也會自行判斷資訊的正確性。
所謂信徒,是對一個人或一件事;
沒有自主的意見,而單純對其深信不疑。
我始終認為,絕大多數事情,都並非是單一結論。
而是透過不同面向,我們會得到不同的解讀。
通常,不會有全部都好;反之,也鮮少是全部都壞。
有疑慮的部份,我保留態度。
有論述基礎或資料來佐證的說法,我願意去檢討。
用百分百來比或有偏頗,我只要求60%的勝率,算悲觀嗎?
20%的勝率,是否同時等於80%的失敗率?且一輸全滅。
先檢查完骰子是否有灌鉛(小蜜蜂、講座等論述洗腦)
民主意識深化再來談,這也不會很極端。
比起「極端悲觀主義者」和「樂觀者」的對比更恰當。
我不否認,張酥二人的論述中或有其盲點。
例如公民參政這塊,鄉民對於實際操作;
而直接或間接的改變一些事物,影響不可否認。
再講白一點,我認為目前各派系的台灣人;
彼此之間掌握的訊息(情報)都只是片面的部份。
所以有時難免會產生誤判的情形。
滑坡謬誤,但不算是比較嚴重的那種。
為何我傾向接受論述,多半是因為張的智庫背景。
我認為他的確有管道能夠接收資訊。
就像公民參政後,無論是地方性的議員也好。
你有了地位,同時也將擁有那個位子獨有的資訊。
比起先前在體制外的茫然,倒多了幾分的效用。
況且張對於三一八以降的行動,
並非完全沒有實際見解。
事實上,他就有提過如何把運動的一部份;
轉化為政治談判層級、以及如何運用手邊籌碼。
例:要求馬前來與學生會面,
濟南或青島東,可以讓一條路出來。
一方面吸引媒體話題,另一方面把球丟回去。
又或是行政院事件當天晚上,
立法院場內不乏國際媒體,完全可以舉行記者會;
要求江院長到現場面對,就願意讓民眾撤回。
我想,這每一個論述觀點背後,都是一次的政治攻防。
而類似的看法,我在二五六四當天晚上。
在自由廣場前也聽到過有人提出的。
(補卦:那個人是改革派非台派,曾和張鬧翻過)
對於林飛帆的政治系本科,並不是很看好。
外界對於陳為廷的政治天分和評價,也多半比林高。
非分化,純討論範疇。
林本身反倒適合單純社會運動,
但並未具備政治研究所的國際情勢判斷或相關的知識。
或許又跟台灣社會運動的生態模式有關。
他被迫、或者學習的過程中;
較偏重社會學,非政治學。
好吧,前面扯了一大堆,搞不好有人已經END了。
今天要講的是和協議的疑慮,稍微整理一下主要問題:
一、馬如果要硬幹也會過,所以有修公投比沒修好
這我是真的不認同,如果馬像ECFA或服貿這樣來操作。
如此我們還是可以用兩岸交流並無有效法源限制。
純粹是只有行政機關等級的「辦法」、「規則」
對於國會橡皮圖章的黑箱決策,我們還能抵制。
實際上也造成了馬操弄黨意來過關的難度。
在國際上,我們拿這種種的論述,也能站得住腳。
反之,若是由人民公投決定過。
那作為最後防線的公投,就沒有後續的救濟方法了。
二、修審議委員會而不修50%那馬也會照過
正好相反,依照過去歷史數據顯示。
扣掉擋在審議委員會數不清(或說是無資料)的公投案。
其它所有的公投結果都沒有通過。
主因就是雙50%門檻太高,不再贅述。
修了審委會,代表國民黨往後就無法再操縱提案名。
而又因50%的門檻高,他想公投過和平協議也不會過。
急迫性的危機疑慮可暫時避免。
目前的問題是,修審委會上次提過,需再等時間。
這就是比較棘手的問題,但即是這部份人認為。
寧願等時間條件可以修了之後,來提這個案。
也不要因為修了50%,讓對方增加可使用的選項。
三、和平協議公投不會過?
這點我還是很懷疑。
很明顯的,國民黨操弄的方式,不可能直言不諱。
就類似馬在2008的那種說法,上當的仍一堆。
光看這次年底選舉,國民黨爛成那樣、千瘡百孔。
台派仍然不會太樂觀的想法就知道。
部份的人是有覺醒沒錯。
但是絕大部份人,仍分不清國民黨的謊言。
分不清和平「協議」等於國內法。
還沾沾自喜認為中共願意放棄武力解放台灣、
經濟讓利、促進兩岸貿易交流。
為何我會用那麼多的論述、花那麼多的篇幅當壞人?
最主要是我個人評估擋它通過的機率並不樂觀。
酥餅在批評公民團體牛衝紅布時。
諸如割闌尾的行動,我也是持相反意見。
國昌老師曾割過,理當知道其中的困難程度。
(要割成功的票數,需大於他當選那時的票數)
從行動中培養公民意識、訓練人才,甚至篩選人才。
這都未嘗不可,因為即使失敗了,也並無危險。
無論公民團體的盤算是什麼,這些理由我都能接受。
台派一直都是在用有限資源換取可能性。
(不只是立竿即見影的評估效能)
但和平協議不同。
對於部份的人而言,失去了抵抗一中框架的機會。
比起其它的行動,這是更需要去懷疑和阻擋的。
王奕凱臉書,已經寫的非常明白了。
在質疑這些事情的人,並不只是酥餅一人。
只是剛好板上不少轉他文的人,然後就被當靶而已。
說實話,
妖西、魏揚、王奕凱,甚至林義雄本人。
都沒少過被鄉民們批評指教。
我老早就對那些鍵盤們看人的眼光敬謝不敏了。
搞不好林絕食的那幾天,
我們在忠孝東路擋立委車的時候;
鍵盤們還在網上喊著豬隊友呢。
還有一個被提及的「反民主」觀點。
其實我認為放在這裡並不是十分恰當。
《獨裁者的分化》應該不少人看完。
裡面是否曾提到過,關於決策必須的不民主?
這個在決策圈檢討大會時有談過。
所以我不認為,在你所面對的目標極其重大時。
「民主」是手段或過程的必要性之一。
以此類推,用這個論點是不成立的。
我也同意對抗專制政府使用的黑箱決策(反民主決策)
因為結果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並沒有輸掉任何一場的機會。
當然,我承認這篇發牢騷的部份較多。
往後我會避免再提起同樣的話題,一切靜觀其變。
有論述、有資料,任何的觀點都很歡迎。
只是單純覺得誰誰誰如何如何,那種的我就不會想理。
另外該說幫打廣告嗎:
7/12(六)19:00 在台大校友會館3B會議室
有張國城教授所主講的【和平協議?!相關國際法與各國實例】
對此有相關疑慮的人,歡迎到場直接詢問張國城。
我想當面談清楚,是比較直接的做法。
國城老師在建中時就已在研究共產黨革命史。
對於中共組織分布、行事風格、行為脈絡有相當認識。
這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多作交流。
言盡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