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zahoward (Cheshire Cat)》之銘言:
: ※ 引述《hgfx123 (泥沼浮花)》之銘言:
: : 我認為這點台灣人只是有個模糊的概念,知道喔這個東西好我們要支持
: : 但實際上要如何去支持應該使用何種態度去面對卻一無所知
: : 所以造成這種落差的現象,並不是台灣人比較不重視安全的問題
: 錯了,台灣人確實是為了方便以及舒適會犧牲掉所謂安全
: 以全罩安全帽來說,去路上問大部分的人一定是"全罩很熱呢" "全罩很麻煩" "全罩很貴"
: 其實大家隨便都知道腦袋外面那層當然是越堅固越好
: 大家也都知道瓜皮這種東西稍微受點力就飛出去了
: 問題是為了"不熱" "方便" "頭髮不會壓到/妝不會花掉"大家會去冒這個風險
: 其實也不過是有一種僥倖的心態"一定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所以台灣人很愛酒駕不是嗎?然後有人還認為這種行為是對的?
: : 第二個原因則是人類價值觀差異的問題,
: : 我想要安全但我頂多願意為了安全帽付出1000元,但也有人願意付出3000元購買安全帽
: 所以我才說台灣人選擇時沒考慮過後面的成本,這也是我認為台灣人對於廢核背後產生的
: 代價根本還沒準備好,像是要一個認知懵懂的嬰兒去下決定
廢核和擁核都有代價 而且事實上擁核者也沒有準備好
因為後者根本不用準備 因為你已經死了.. XD
: : 你覺得他只花1000買安全帽很奇怪,但他看你花3000元買安全帽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 當他覺得不可思議就是認為安全不值錢阿....
: : 至於其他段的回應我認為其實很多人都會這樣
: : 就是都太過於侷限在自己領域的思維,而不願意接受另一方的觀點
: : 我了解科學一直在持續進步中,也支持科學,希望科學在未來能夠讓世界越來越好
: : 但問題是科學無法解釋所有事情,我跟你談無法解決的問題你就跟我談目前能解決的
: 什麼叫做無法解決的問題?
: 我陳述的整段事情就是說"有一群你不知道但是很努力的人們不斷在用科學以及理性邏輯
: 在阻止人類走進過去的災難中",當你們在大喊"科學並無法解決"的時候其實或許早在不
: 知不覺中透過一群人的努力躲過了某些災難。
科學不止無法戰勝自然 而且人的問題也無法解決
例來颱風來 科學無法阻止 一堆人濫墾濫伐造成土石流
科學也無法阻止 科學造出槍 你無法阻止有人會拿去亂掃射
: : 這不是文不對題麼?
: : 經濟學家學習的知識使用的方法都比以前進步,但社會貧富卻越來越擴大
: 有越來越大嗎? 其實目前的科技已經越來越能夠使得人們有接近的生活品質
經濟學在搞量化以後就愈來愈不準了 連明後年景氣都無法預測
光躲進數學的象牙塔裡 完全不想納入人的問題 因為它沒辦法處理
: : 這是科學能解釋的嗎?以邏輯思考,我們世界每天都在進步中
: : 理論上人類應該會越來越好
: 你現在隨便在路上手機一打就可以跟認識的人聯絡不就是進步的一種?
: 以往高雄台北往來除非花大錢買機票,否則不花個五六個小時到不了不是進步?
: 以往資訊只有少數權力核心的人可以窺見全貌,如今透過4G網路等等讓我們得到更多資訊
: 來揭破各種謊言不是種進步嗎?
: 我們每年透過氣象局嚴密的觀測減少了多少損失?
: 有太多太多你無感但是很多人努力而來的結果,而你持續的認為這些人的努力是無效的
醫學製造出的疾病和它醫好的一樣多
科學要發揮作用 就要進行系統式的運作
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頭腳被醫好了但是肝腎卻壞掉了
: : 但有些現象卻似乎不是如此,就是因為理論不能夠完全實用
: : 而為何不能夠完全實用,就是因為理論不能夠預測完全無法預測的事件
: 所以才有機率統計這種東西
: : 鐵達尼號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安全的遊艇阿,沒有人想過他會沉沒
: : 但不可預測的事情仍然發生了,事實上就是鐵達尼號沉沒了,美國雙子星大樓倒了
: : 我們認為只是個離群值的現象一再發生
: : 一只蝴蝶翅膀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的龍捲風。
: : 不過說到這裡我還是要說我要講的不是這些所謂零風險論的言論
: 擁核從來沒說過"核災不會發生",核災就跟搭飛機開車或是坐在家裡發生事故一樣,都是
: 有可能的,當然我們可以選擇不要承受這微小機率發生的風險,而去概括承受不要這風險
: 的副作用,但我的問題一直是:"台灣人準備好了嗎?"
: 目前的觀察下來答案極有可能是否定的,我目前看不出來台灣人願意為了所謂"安全"而願
: 意犧牲生活品質。
: 就像你說出飛機失事機率多少以後大家還是只會笑一笑繼續搭,而不會跑去搭船。
: 就像你說出各種安全配備可以減少車禍的發生機率以及損傷後,和泰2SRS的DVD特仕車還
: 是爽朗一個月破千台。
: 偏偏真正核災發生的機率都比以上兩者事故發生的機率遠遠為低,死傷人數也遠遠為低
機率又不等於期望值 是要說幾遍..... 建議黑天鵝效應這本書趕快翻一下
: : 我要說明的是,核能我認為是個非常重要且重大的問題,必須用最嚴格的標準去檢驗它
: 的確,目前核電廠的確是在用最嚴格最高規格的安全等級去面對阿
: 其安規等級可能比飛機還高
: 我不諱言核四確實需要監督,非常非常嚴格的監督,可是監督是要糾正,而不是一味去反
: 對。
: : 有人會說我們幹嘛不拿這套標準去對待其他事物
: : 但可能其他問題是我們願意去承擔的風險或著普遍反彈沒那麼高
: : 但核能問題是多數人不願意承擔的風險因此才會積極發聲阿
: : 理組遇到問題可以去做實驗得到回饋,但這個社會可無法讓你做實驗
: : 核四不是可以讓我們先使用等發生問題後再去處理的東西
: : 我們只能夠在開始前去做預防,設想所有可能情況
: 是的,核電的安全性一直在進步,不管是流程或是設備一直在進步當中,而其中台電也一
: 再強調預防性的處理方式,寧可犧牲掉電廠也不願核災發生
: 而各種模擬操演、各種防護措施大部分也都是基於防患未然的概念來制訂
: : 我們沒有學過科學無法談論高深的理論或提出強大的數據
: : 我們只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 : 學問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 : 在我們學習學問的時候,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更貼近人的生活
: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逃避的說法。
: 當我們不斷在爭取真相真理時,揭破政府的謊言、打擊政府扭曲的政策、抗議當權者的不
: 公時,我們常常訴求人民站出來追求事實;換個角度回來,為什麼公民們碰到這種稍微需要
: 點邏輯判斷但只有更明確的科學議題時,就可以矇起眼睛說我們只需要感性的訴求?
: 當你劃分著只有理組可以判斷數據時,你可沒有忘了你手上擁有的權力,而同時你也汙衊
: 了更多努力的學者們用著數字將他們的理念發揚光大,甚至你也侮辱了古老的哲學家們,
: 因為他們對數學的貢獻至今仍是教科書裡面的基本教材。
因為人類社會的重大事件幾乎都是感情衝動造成的 這叫黑天鵝效應
沒有感情衝動其它很多事情都做不成 理性只能當作感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