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台灣選舉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6-06-21 05:42:16
http://whogovernstw.org/2016/06/20/chenluhuei1/
台灣選舉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陳義彥/政治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
◎陳陸輝/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暨政治系合聘教授
本研究將檢視台灣選舉研究的蓬勃發展的原因、選舉相關研究的歷程分期、相關研究
的主題以及重要的討論焦點,對於台灣選舉研究作一個綜合性的描述與評估,並對於
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適當的建議。
(註:這一篇文章初稿曾在2009年政治大學與廈門大學共同舉辦的「兩岸民意調查學
術研討會」中發表,部分內容大約到2009年為止,後續並沒有持續更新。此外,文章
中出現的國科會,現在已經改名叫做科技部。)
壹、蓬勃發展的選舉研究
台灣政治學界過去二十年的重要研究主題,當首推選舉研究。由於選舉研究結合台灣
的民主化與修憲的過程,中央民意代表的全面改選與台灣省長及北高兩市行政首長甚
至總統直接民選的歷程,以及運用大規模的民意調查蒐集資料,使得台灣選舉研究成
為顯學。(吳玉山,2000:24)
整體而言,過去台灣選舉研究會有這樣一個蓬勃的發展,其關鍵因素可以分述如下。
首先,是早期政治學界重要學者的積極投入。自1960年代以來,鄒文海、蔡啟清、雷
飛龍、胡佛以及袁頌西等人,他們意識到選舉這個問題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
性,開始投入大量精力,從事選舉研究。持平而論,台灣整個政治民主化與社會開放
,其中重要的關鍵就是選舉,如果沒有選舉,也不會有政黨的消長、中央與地方執政
權的政黨輪替。所以這些學者開始並積極推動選舉研究,才有今天的成果。
其次,是國科會在研究經費上的大量挹注。在政治學的領域中,從事調查研究需要大
量的研究經費。而台灣選舉研究得以蓬勃發展,國科會長期大力的經費支援,實功不
可沒。在1983年國科會開始推動「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其中有一個主題是有關
政治的,當時政治方面的負責人是袁頌西,參與的有胡佛、曹俊漢、陳德禹及陳義彥
。從1985年以後,國科會長期性的支助政治學界,包括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從事選
舉調查研究,使得相關研究者有經費來推動相關研究。國科會並且在1991年主動推動
台灣民主化的五年期的研究案,這個大型的研究案由朱堅章總主持,黃德福負責聯絡
協調。該研究分從制度面、行為面與跨國比較三個層面來探討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在
制度面的諸計畫由曹俊漢負責規劃與推動、行為面由陳義彥規劃,而跨國比較面,則
由林碧炤規劃。這三個層面下又各有十個至十三個不等的子計畫,分別由各校不同的
教授負責規劃、申請與執行。參與的教授共有三十多人,跨學校與跨學科。這也奠定
了我們1990年代選舉調查研究更穩固的一個很重要的整合型研究計畫案。
除了研究人員的投入以及研究經費的挹注之外,選舉研究的快速發展與兩個研究團隊
的成立也密切相關。他們分別是在1983年左右,由台大胡佛、朱雲漢與陳明通成立的
「政治體系與變遷研究室」,以及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是由雷飛龍
創辦,陳義彥擔任首任主任。這個研究室與中心的設立,就使得台灣選舉行為的調查
研究有了兩塊基地,這兩塊基地能夠有計畫的邀請各校的同好一起來做研究,所以影
響所及,其他學校也紛紛成立民意與選舉相關的研究中心,譬如說中山大學、中正大
學、東海大學、成功大學、世新大學與佛光大學,甚至連師大、輔仁大學也都成立。
雖然有些大學沒有政治系,但是他們成立以後也都在進行有關選舉的研究。此外,政
大選舉研究中心自1994年起出版以選舉研究相關主題以及研究方法為主要內容的「選
舉研究」期刊,使得從事選舉研究的學者專家有一個園地可以發表以及分享研究成果

另外一個促使台灣選舉研究蓬勃發展的原因,就是自1990年代以後,除了1999以及
2003年以外,其餘每一年都有選舉。上至總統下至村里長,都由人民直接選出。尤其
總統自1996年以來改為直接由人民選出後,台灣的政治民主化有高度的進展。選舉問
題變成社會與媒體高度關切的熱門話題,更提供研究者絕佳的機會,發展以及驗證其
理論。
就研究的工具而言,電話民意調查的蓬勃發展,也使選舉研究更具效率。國內目前就
有好幾種民意調查的中心或單位,從事選舉方面的研究。第一種是學術界的,除了上
述的多所學校外,中央研究院也成立了調查研究工作室,進行各項主題的調查研究。
第二種是大眾傳播媒體,包括報紙、電視,他們在平時以及選舉期間所進行的各項民
調,提供社會大眾對於選舉議題以及相關選情的重要資訊。第三種就是市場民意調查
公司,他們一到選舉也都是從事政治選舉的調查。第四種就是各政黨,像民進黨、國
民黨都有自己的民調中心。第五種是政府,像台北市政府研考會與行政院研考會,也
都相繼成立民調中心。第六種就是政治人物私人的,有些像要選市長的政治人物,還
有立法委員、市議員,也有私人的民調中心。除了選舉之外,所有重要的公共議題,
也成為民意調查的重點,包括政府的施政滿意度、總統的形象或縣市長個人的形象及
公共政策等等。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政黨的提名候選人也都是以民調作為一個重
要的決定因素,這個影響很大,因為政黨提名時採用民調所顯示的支持率來做為提名
的重要決定因素,就是肯定了民調的功用,所以更助長了選舉調查研究之發展。
因此,重要研究者的投入、國科會相關研究資源的提供以及相關選舉研究機構的成立
,伴隨著幾乎每年都有選舉的各種因素,使台灣的選舉研究得以蓬勃發展。當然,民
主國家的政權合法性來源是透過定期、公開且公平的選舉而產生的,政治人物以及政
治學者自然關切民眾的投票行為以及決定勝選的因素。也使得台灣選舉研究在民主化
的浪潮之下,快速發展。以下,我們將簡述台灣選舉研究的歷程分期,並說明各階段
重要的參與研究學者以及使用的統計方法。
貳、選舉研究的歷程及參與者
選舉研究攸關一個民主國家的政權合法性,因此,一向是民主國家政治學門中,民眾
政治行為研究最重要的課題。而隨著過去十幾年來的民主開放,使得政治行為的研究
成為我國政治學的發展中最值得敘述的主題。當然,這個發展,也受美國政治學行為
主義發展的影響,使得我國政治學者企圖採用科學方法從事政治行為的調查研究,以
期建立或驗證經驗性的政治理論。
就台灣選舉研究這一主題的階段發展,我們可以依照時間的先後,分成以下四期加以
敘述。
一、萌芽時期(1964~1975)
這個時期主要有鄒文海(1964)作了一次台灣地方選舉的研究,為我國政治行為調查
研究之開端;其後,蔡啟清(1969)作了一個「台北市選民投票行為的研究」;袁頌
西(1971)於1970年作有關小學生與國中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魏鏞則於1972年作有
關政治文化之研究,而華力進(1973)與江炳倫(1973)分別針對政治參與以及政治
文化進行研究。胡佛與陳義彥在1975年也針對大學生的政治參與及政治社會化進行研
究。
除了台灣的學者之外,這一時期有二位美國學者到我國做政治社會化的經驗性研究,
一位是Richard W. Wilson於1969年作我國小學生的政治社會化,並在其後出書。(
Wilson 1970)另一位是G. A. McBeath於1975年作我國中學生的政治社會化全國性調
查研究。
另在這一時期,易君博於1963年在政治大學開設國內首度「政治學方法論」課程;
1970年代台灣大學的呂亞力亦著書「政治學方法論」,鼓吹科學的政治研究,貢獻不
可沒。上述幾位學者都是我國政治行為經驗性調查研究的先驅。
由於行為研究在我國政治學界剛剛萌芽,所以這一時期的調查研究方法,如抽樣方法
採非隨機(non-random)抽樣方式,統計分析方法也只採次數分配、卡方(
Chi-square)檢定,都僅是粗淺的分析,且也不盡正確,所以嚴格說起來,談不上是
高度科學化的研究。但總算為我國政治行為的經驗性研究跨出第一步。
二、關鍵時期(1976~1988)
這一時期國民黨政府處在國內外社會衝擊最大的時期,有中壢事件(1977年)、中美
斷交(1978年),美麗島事件(1979年)、民進黨成立(1986年)、開放大陸探親、
解除戒嚴(1987年)、開放報禁(1988年)、蔣經國過世(1988年)。國民黨政府先
是受到黨外組織的挑戰,接著要接受民進黨強有力的競爭。台灣的政治發展由國民黨
一黨獨大的局面,逐漸走向競爭性的政黨政治。由於這一時期台灣政治社會有相當程
度的變動,國民黨政府的威權統治也逐漸鬆動,因此政治學者對本土的實際政治問題
與現象,逐漸強化關注力。
這一時期政治學的發展也處在一轉型的關鍵時刻,這一時期選舉研究的主題,主要有
下列三個方向:
1、政治態度及政治參與的研究:包括
(1)胡佛、朱志宏、陳德禹於1978年執行的「政治參與的研究~內湖地區的個案分析
」。
(2)林嘉誠在1980年進行的「台北地區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研究。
(3)袁頌西、李錫錕、郭秋永在1983年進行的「台灣地區政治參與之研究」。
(4)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楊國樞、文崇一於1983年總策劃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其中政治學門由袁頌西主持,參與者有胡佛、曹俊漢、陳德禹、陳義彥共五人,主
要探討台灣民眾的政治價值、態度與參與。
2、政治社會化研究,有陳文俊於1982年執行的「台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
成因素~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
3、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在1983年左右,胡佛在台大政治系設立「政治體系與變遷
研究室」,雷飛龍在政大創辦選舉研究中心,開始結合各校同好從事台灣地區投票行
為之科學性研究。
這一段時期新投入政治行為研究的學者有:雷飛龍、曹俊漢、陳德禹、彭懷恩、林嘉
誠、陳文俊、彭堅汶、張茂桂、王甫昌、洪永泰、謝復生、徐火炎、朱雲漢、黃秀端
、黃德福、劉義周、何思因、吳釗燮、游盈隆、陳明通、廖達琪等等教授。此外孫得
雄(1978)也加入此一時期的研究行列。
這一時期調查研究方法比前一期有很大的進步,如抽樣都能採用隨機抽樣法(random
sampling),統計分析方法也採較高深的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迴歸分析
(Regression Analysis)。
三、發展時期(1989~2000)
這一時期台灣的政治環境有相當的改變,最主要是兩蔣(蔣中正、蔣經國)時代結束
,李登輝主政,戒嚴已解除、國民大會、立法院這些老代表還有老委員都退職了,威
權時代也慢慢轉到民主的時代;台獨議題於1989年的選舉中成為公開討論的政見,之
後統獨問題成為中央層次選舉的主要論題;有線電視紛紛設立,言論有高度自由,社
會運動如火如荼展開,社會呈現多元化;政治上呈現多黨競爭及消長的局面,尤其國
民黨的勢力逐漸削弱,終在二十世紀末結束在台灣53年的統治,而形成我國史上中央
政權首度的政黨輪替。影響所及,政治學者對於政治民主化、政體轉型、政黨政治(
包括政黨解組、重組)、兩岸關係…等等問題,投予高度的關注。
這一期投入政治行為研究的學者為數眾多,如黃紀、王業立、吳乃德、梁世武、陳俊
明、盛杏湲、游清鑫、郭正亮、何金銘、傅恆德、林繼文、黃偉峰、盛治仁、林佳龍
、黃東益、鄭夙芬、許禎元等等教授,成果豐碩。
除此之外,這一時期下列兩項研究,成果頗為可觀:
1、政治民主化與政治文化的研究(1990~1995)
(1)如本文上一段所述,在1991年國科會主動推動台灣民主化的五年期研究案,這
個大型的研究案由朱堅章總主持,黃德福負責聯絡協調。這個大型研究計畫,網羅中
央研究院、台大、政大、師大、中山、文大、淡大、東吳、東海等九個大學或研究機
構的政治學、社會學、法律學、新聞學、廣告學、國際關係、統計學等學科的學者作
科際的研究。這是奠定了一九九0年代政治行為研究更加穩固的一個很重要的整合型
研究計畫案。
(2)同一時間,胡佛、朱雲漢、徐火炎、陳明通、史天健、關信基、劉兆佳、湯維
強、Andrew Nathan等教授共同主持「中國文化地區的政治文化與政治參與:中國大
陸、台灣、香港三地比較」跨地區研究,規模亦相當龐大。
2、派系政治的研究
這一方面主要研究,包括地方派系、政黨內部派系的活動,也探討派系與派系之間,
派系與國家機關間的互動,以及派系的興衰及其與政治變遷的關係。重要的研究學者
有趙永茂、陳明通、高永光、黃德福、蔡明惠。
在這一時期另有一件大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台灣政治學會於1993年成立,至二十一世
紀初,歷任會長為吳乃德、游盈隆、黃默、陳明通、黃秀端、劉義周、黃紀,幾乎都
是國內研究政治行為的健將,對政治行為的研究更有推波助瀾之效。此一學會除定期
舉辦學術研討會及出版「台灣政治學刊」外,更設立「碩士論文獎」與「研究方法論
文獎」,積極鼓勵年輕優秀學術人才。
這一時期的研究方法及統計分析法又比上二期更深入與多元化。在資料蒐集方法上,
除面訪外,電話訪問方式被普遍使用,尤其是選舉預測、政黨的提名決定及選舉策略
的擬訂等等問題的研究上,電話訪問更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其次,本時期量化與質化
二類方法兼採並用,投票行為與政治文化以採量化調查方法為主,但派系研究則採用
質化的深度訪談為主。有些研究案則同時採用。本時期大規模調查研究的抽樣設計幾
乎都出自洪永泰的構思,高度講究科學性。
四、國際接軌期
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國政治學行為研究進入了國際接軌期,也就是說與國際學術機構
合作,使用共同的核心問題,進行跨國的比較調查研究。在二十一世紀初期,主要有
二個大規模研究:
一個是由黃紀主持的「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Taiwan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urvey, TEDS),這個研究案由國科會贊助,並由國科會設在中
央研究院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推動,政大選舉研究中心、中正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
及中山大學民意調查中心負責執行。負責規劃此研究案的學者有:黃紀(計畫總主持
人)、胡佛、朱雲漢、劉義周、徐火炎、陳文俊、黃秀端、吳玉山及陳義彥共九人,
並由游清鑫、吳重禮、張佑宗三位負責調查執行工作。此研究案與國際上由四十五個
國家所組成的「選舉體系比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oral System,
CSES)有合作關係。我國TEDS的問卷題目,絕大部分與CSES是完全一樣的,所以TEDS
的研究題目,國內學界可用來做跨國的比較研究分析,且這項研究資料是公開的。
另一個是由胡佛、朱雲漢主持的「東亞民主化與價值變遷:比較調查研究」。這是由
教育部與國科會資助的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的計畫,其他主要的參與者有陳德禹、
徐火炎、洪永泰、林繼文、張佑宗、胡克威、徐斯儉。這個研究涵蓋日本、台灣、南
韓、菲律賓、泰國、蒙古、印尼、香港及中國大陸等九個政治體系,並加入由五十五
個國家所組成的「全球民主化動態調查」(簡稱Global Barometer)的策略聯盟。
這一時期新加入研究行列的學者:有徐永明、陳陸輝、王鼎銘、劉從葦、陳仁海、鈕
則勳、蔡佳泓以及莊文忠等幾位學者,他們將是以後政治行為研究的主力學者。這一
時期的統計分析方法比前期又更深入,由於台灣選舉中的參選人或是重要政黨常常不
只兩位,因此,類別資料相關的統計分析方法也大量引用。目前主要採取多項勝算對
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以及順序勝算對數模型(ordered logit model
)等方法。此外,跨層次分析(Ecological Inference)相關的統計方法也開始在選
舉研究中運用。
因此,從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發現:跨校的合作以及與國際接軌,是台灣目前選舉研究
的重要發展趨勢。就選舉研究這個領域而言,由於多數學者皆自美國取得相關的研究
訓練,因此,台灣的研究主題,也深受美國所影響。
參、未來台灣選舉研究的努力方向
從上述的整理可以發現:台灣的選舉研究的成果相當多樣而豐碩。檢視過去的研究成
果,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向頗值得我們政治學界加以拓展。首先,是傳播與選舉之間
的關係或傳播對選舉影響的研究。就此領域而言,過去我們的研究較為不足,不過,
大眾傳播媒體在現代社會所扮演的提供資訊的角色,卻益形重要。如何結合大眾傳播
理論與選舉研究,是個可以努力的方向。此外,國外目前的選舉研究中,認知心理學
與選舉研究的結合日益密切(Niemi and Weisberg 2003)。台灣相關的研究卻並不
多見,這一方面的結合,也是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
而有關選舉策略的研究,相關的研究也並不多見。相關的研究發展自1990年代才開始
,主要的研究也以博士班或碩士班的學位論文為主,這個次領域也是值得發展的。
從本文上述的描述可知,我們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調查研究資料,因此,相關政治態
度的持續與變遷,也是一個可以繼續發揮的研究重點。特別是1990年代以來,累積到
現在的研究資料已相當可觀,由於調查研究經驗的純熟使得資料品質較佳,所以,未
來的研究或分析資料都須從跨時的方向去著手,並運用適當的統計方法,才能了解到
民眾政治態度持續與變遷的動力。
台灣選舉研究雖然開始甚早,累積的研究成果也相當豐碩,不過基層選舉的研究卻未
被重視。由於研究資源有限,因此,過去研究重視中央層級,有其原因。不過,基層
的選舉跟全國性的選舉有其本質上的差異,而傳統的社會關係恐怕是投票抉擇關鍵性
的影響因素。如何運用適當的研究方法找出適當的解釋理論,其實是相當具有挑戰性
。特別是中國大陸也開始基層選舉之後,是否可以建立一個適用於海峽兩岸基層選舉
與基層治理的解釋模型,是比較政治以及台灣選舉政治研究的學者,所應該努力的方
向。
延伸閱讀:
游盈隆 1984 「投票行為研究的緣起與發展」,東吳大學政治社會學報,第8期,頁
195-229。
陳義彥 1986 「我國投票行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3卷6期,頁557-585。
陳義彥 2003 「台灣選舉行為調查研究的回顧與展望:TEDS2001學術研討會圓桌論壇
講詞」,選舉研究,10卷1期,頁1-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