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為什麼大家很羨慕公家單位的?

作者: StevenAn (Steven An)   2016-04-06 11:35:18
小學時候下午沒課, 爸爸就帶我去機關辦公室,
吹冷氣寫作業, 看著爸爸跟同事泡茶聊天等下班.
小時候媽媽因為工廠惡性關門西進中國面臨中年轉業不順, 工作越換越差,還因為她是
老新人被欺負,親眼看到她在房間內哭.
求學時認識現在的老婆, 岳父是老師,岳母是公務員,隔壁親戚也是泛公務員,
當時還是女友的老婆,就已經立志要當公務員.
身為一名魯蛇,要退伍前的求職一直不順,甚至被激說「要不要再去洗個學歷」
因為受挫又不可能再躲回研究所裝死,只好求老爸給我補習費, 讓我去補習考證照
只為了想拿到師級證照,提升自己履歷的內容.
為了一張師級的證照我花了3年, 但是在放榜前半年, 我竟然先錄取國營事業
就在國營事業的那半年, 薪水跟嚮往的民間企業起薪差不多,但生活品質就差一大截
結果半年的薰陶下,我的野性、理想、夢想也消磨差不多,得知考取證照當下,我心情平靜
,只在想,這張證照應該不怎麼影響升遷吧.
主管得知我考取, 說辦離職沒關係,我的工作會找人來幫忙; 結果我說, 我應該不會走
因為待遇差不多的情況下,我為什麼要往火裡跳.
4年後,其實我有些後悔, 看看我的同學在業界,個個年薪破百萬,有的已經可以簽證當
合夥人,我看到的是當下天天工作16小時,但沒看到茁壯後,天天聯宜、俱樂部。
而我, 只是個職員,有穩定的假日及薪水, 卻沒有富裕的生活, 生活是過的去, 但是遇到
貴的東西,就還是會氣自己技不如人,薪水穩定卻不夠我消費. 雖然請假自由,卻也不敢
搞個10天自助旅行, 只因為生活品質佳的表徵就是住市區房子,仲使我跟太太都任公職,
但薪水就固定這樣, 必須存夠買市區房子的頭期款,一年至少2個人一起存50萬,可能也要
4年時間, 才能在市區買一間新3房或中古4房吧.
或許過去只是求職碰壁, 在職場上沒有真正遇到挫折,所以不懂奮發向上,
有機會到外地升主管我竟然以家庭為重拒絕,
但不是應該為了生活品質而去追求更好的薪水嗎...
這篇或許沒辦法幫到原PO,可是可以讓有機會選擇道路的人想想, 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
※ 引述《hong10 (yo~battle)》之銘言:
: 老實說,當初也是長輩推薦考進來的,
: 說大家都很羨慕公務員,於是進來也做6年了,
: 當初放棄科技業直接進來完全不相干的工作,
: 我真的不知道念大學到底要幹嘛,
: 但是周邊親朋好友都說公家好,
: 我不知道到底是出於真心還是客套話,
: 現在一年大概60萬,成長空間也不大,
: 以這種薪水到底要怎麼買從小想住的透天厝,
: 甚至百萬名車都直接放棄夢想,
: 這個連假我根本都在想這個問題,
: 該不該轉換跑道,但是現在又要換去哪???
: 還是要投資副業??
: 也想到用信貸去借款拼一下,
: 根本快樂不起來,朋友看我樂觀的外表,
: 根本不知道內心的痛苦,
: 連假也要過完了,開始上班又是無限循環,
: 理不出頭緒,有沒有人可以點醒我的
: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4-06 11:40:00
早年國營事業真的很爽,又不難進去工友,臨時人員靠介紹進去,有一家人都做臨時
作者: smallred433 (黑眼痘痘)   2016-04-06 11:41:00
如果遇到一次金融海嘯,被裁員之後,很多人薪資都重新開始計算,公家機關呢?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4-06 11:42:00
臨時考試轉正,考到最高,退休前還撈到個主管缺被裁多少有個人問題,做事很穩的人基本上待退休沒問題失業率3~4%,要當後面3~4%也不容易
作者: wave1et (百分百殖利率)   2016-04-06 12:06:00
那些年薪百萬的都很有競爭力和規劃力的~早就想好退路了~
作者: xiun0723 (忘記妳的臉)   2016-04-06 12:14:00
m大。 你那個%數應該是要每年計算,也不含自己走的,被逼走的,持續失業的。你只要被迫離開1次就夠搞死你了。若每年只要有1%的機會,工作30年會有30次1%的機會也就是30%的機會。。。。指逼退或資遣算1%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4-06 12:20:00
自己走,不就代表跟資方達成某種程度妥協嗎機率沒有人用相加,超過100年,機率有100%的嗎
作者: xiun0723 (忘記妳的臉)   2016-04-06 14:21:00
你爽就好(1-0.99的30次方)=26.03%但是你說的年失業率是3~4%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4-06 15:19:00
難怪有人會說複利效果比原子彈可怕,連失業率也通膨XD假如失業跟浮萍一樣,等比級數無限繁殖整個池塘會滿XD
作者: cutecoins (松綠配桃紅)   2016-04-06 15:43:00
誠心問為什麼大家身邊都一堆年薪破百萬?可不可以敘明哪間公司哪個職位? 也好讓看得人估算自己是什麼料有沒有可能跟他們一樣統計數據不是都說 台灣上班族平均薪資5 60萬嗎? 青年(30歲以下)月薪更慘 七成不到30萬 還是大家看數據都只看自己想看的?
作者: StevenAn (Steven An)   2016-04-06 15:53:00
朋友在台積電執小夜逛加班,有100初頭,另一位在奇美實業
作者: xiun0723 (忘記妳的臉)   2016-04-06 15:53:00
你自己扯年失業率的。30年至少失業1次就是這樣算。不然你以為失業問題很小?? 周圍沒有失業甚至資遣的人??前幾篇回應的那麼多人不是失業過。那麼多領失業給付的業務怎麼來的?? 再說大多企業無法撐過15年。 或者老闆故意解散不發退休。 不是你努力就能幹到退休的!! 啊不然不然你就自己講多少%的人能持續在私企做到退休。 你爽就好。
作者: StevenAn (Steven An)   2016-04-06 15:54:00
加上股利分紅有130,還有一位正職網管,副業開網頁工作室接近100,最後我最羨慕的是朋友成為事務所合夥人,300萬
作者: poiu1234 ( )   2016-04-06 16:15:00
樓上真佛心回某樓伸手牌 誠心不附束脩根本毫無誠意自己魯已為全天下都跟他一樣魯以
作者: xiun0723 (忘記妳的臉)   2016-04-06 17:33:00
c大.能100不是多數但也不是少數.至於朋友ooxx的也沒什麼朋友領過也沒什麼.我考試之前x年破100.也不用說接近而已最好每個公務員都能力強.如果配合修法每年fire 1%.到時候反對最大的一直都是公務員自己.1%少少的有什麼好怕真的嗎!? 我看連0.5%都有強力反彈.遑論ooxxabc公司每年都要想辦法淘汰10%的人. 要領100以上不會很難.但爽爽的閒閒的自由的領100就會有點難度.但也非做不到.留給想要做的人去做.反正私企大門隨時敞開
作者: jujubaby174   2016-04-06 18:50:00
說別人魯,自己呢?
作者: cutecoins (松綠配桃紅)   2016-04-06 23:42:00
給poiu 你要自稱魯沒差 在網路上習慣見人就魯來魯去的有事嗎?
作者: poiu1234 ( )   2016-04-07 08:37:00
@cute 你自己魯 沒拿過破百offer 就不要怕別說事實重點是伸手牌 沒附束脩 還謊稱誠心
作者: jujubaby174   2016-04-07 19:26:00
願者回答,沒人逼你。束脩?好棒棒!
作者: cutecoins (松綠配桃紅)   2016-04-07 21:53:00
光看你談吐也不像拿得到破百的 用不著自卑就在網路虛張聲勢 我"誠心"問樓主也不是真的想知道誰破百 只是像你這種鍵盤破百的人太多了 現實世界裡都不知道是什麼咖魯不魯只看年薪破百來鑑別 這可真是有志氣!再者啊,每天工時八小時我都嫌沒有自己的時間了 還真無法理解要靠加班輪班夜班去破百的價值取向 台灣人工時長世界前三 說到底也是勞工奴性 只要錢不顧生活
作者: jujubaby174   2016-04-07 22:02:00
樓上你這樣講也太過了吧?
作者: cutecoins (松綠配桃紅)   2016-04-07 22:10:00
也沒有要批評什麼 每個人有自己的偏好 自己設定成功目標就好 拿自己的價值取向衡量別人很不恰當 我提到工時的一段只是很訝異有人把加班也當正常薪資來看待台灣有這麼扭曲的就業環境也得要有相應的勞工來配合
作者: encoreg57985 (@@)   2016-04-10 19:29:00
有些機關加班還不給你報加班(領不到錢也不能補休)更扭曲 可悲
作者: FirzenEX   2016-04-11 00:44:00
c大所言實在有落差 基本上資本社會就是如此運作:將個人付出逼近極限 各國都一樣 犯不著把台灣講成這般
作者: chenpfu0394 (monkey)   2016-04-11 09:56:00
你身邊的人都賺很多 才會覺得賺很少 但是夫妻雙公職這收入不知道在前幾%了 何況整天辛苦工作買那些跑車豪宅奢侈品也只是給人家賺很大而已
作者: chachamaru   2016-04-11 21:50:00
滿多年薪200萬的八九點下班的 哪來1X小時 而且上班也沒每分秒都超充實 不過或許公務員得這樣安慰自己吧
作者: doublepoint (溫點點)   2016-04-13 20:04:00
謝謝分享心路歷程,很受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