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316005953-260405
為了運送甘蔗與興建電廠的工程材料,埔里曾經是個鐵道重鎮,但隨著天災與公路開闢,
埔里的鐵道幾乎消失,文史工作者與民代16日會勘遺跡,認為埔里鐵道文化具有獨特性,
值得復振發揚,希望更多民眾與相關單位共同來關心維護。
埔里鎮雖然是內山盆地,但早在日治時期,為了將台糖株式會社的甘蔗原料及成品送到西
部,借重鐵道來運送,主幹道是從現今埔里郵局總局至小埔社,全長約6公里多,除了載
送甘蔗也載人,行經的車站包括糖廠、籃城、眉溪、四角城、廟前等地,許多老一輩人還
記得,小埔社因是路線終點,曾經是繁華的小村,單單茶室就有3間。
但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帶來嚴重災情,眉溪鐵道橋被沖毀,僅留橋墩,潘樵指出,當時全
台開始施設公路,鐵道被大批拆除,或被埋在地下,而日治時期為興建萬大電廠、日月潭
電廠、引水隧道所設置的纜車、電車基座與軌道,也隨著竣工而拆除,如今只能找到幾處
古隧道及舊橋墩,見證埔里曾經有火車、電車奔馳穿越市鎮的歲月。
潘樵指出,位於眉溪上的鐵道橋墩經常被民眾傾倒廢棄物,水利單位疏浚或進行堤岸工程
,也有可能危害到遺跡,這是埔里鐵道文化的損失,應當好好規劃成為埔里的文化地景。
南投縣議員廖志城表示,會邀請文化局人員前來踏查,初步應豎立解說牌,讓更多人瞭解
埔里鐵道史,也會聯繫鐵道行經村落耆老提供影像,舉辦老照片展,讓文化復振的工作能
有個開始。
(中國時報 2016/03/16)